第187章 大舅哥装死中,火器手回家(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钢铁的洪流滚滚向前》最新章节。
马长功点头应下,随即招手叫来两名守在院外的战士。
两人抬起依旧“昏迷不醒”的王屠户。
马长功这才对泪眼婆娑的小翠说了句“跟我来吧”,
便引着他们向专门安置家属的帐篷区走去。
钟擎看着他们出了院子,也转身回屋去了。
......
苍狼山坳深处,磁炮窑村静卧在虬龙河干涸的故道旁。
塞外三月的风沙掠过,吹打着顺玄武岩脉开凿的一孔孔窑洞。
这些窑洞的屋顶并非寻常茅草,而是用红黏土混合马粪反复夯实的厚层,
一如《九边考》所载“北地屋舍覆战粪,经冬不裂”的古法。
这村子世代以烧造陶炮闻名,匠户辈出,曾为九边将士烧制过无数陶火药罐、震天雷。
村东头那三座瓮形竖窑的残骸,窑壁内侧凝结着青紫色的琉璃质疙瘩,
正是《宣大备饷录》中“磁炮窑焰起,琉璃结甲”的实证。
沟壑间散落的黢黑陶片,雨天便会露出带螺旋凹痕的陶弹残坯,默默昭示着往昔的技艺。
然而朝廷新政频更,火器多用铜铁,这专精陶炮的村落便渐失看重,终究是没落了下去。
如今只余些许老人守着祖业,荒芜侵吞了昔日的作坊。
一阵马蹄声踏破了山道的寂静。
赵震天与李火龙二人骑着马,引着数名辉腾军弟兄,
正朝着这片生于陶火、葬于传奇的故土行来。
赵震天不自觉地扭了扭肩膀。
这一身行头穿了一整天,虽说轻便保暖,可他总觉得哪儿都不对劲,
布料摩擦着肌肤,束缚着动作,让他这个习惯了宽大衣袍的汉子浑身不自在。
旁边的李火龙瞧见了,咧嘴一笑道:
“老赵,你这是咋了?背上长虱子了?
瞧你这股拧巴劲儿,从出发到现在就没消停过。”
赵震天叹了口气,扯了扯胸前那件带着各种口袋袋、摸起来粗粝结实的作训服:
“唉,就是这身衣裳… …还有这帽子,箍得脑袋紧梆梆的。
好东西是好东西,可穿在身上,总觉着不是自个儿了。”
他这话引得旁边几个同样装束的辉腾军战士笑了起来。
一个年轻战士拍了拍自己头上那顶看起来奇形怪状的“铁盔”:
“赵哥,你可别小看这玩意儿!我拿刀背试过,结实着呢,
还不是铁打的,戴着一点不冷,风沙也灌不进来!”
另一个战士也兴致勃勃地插话,指着自己脸上架着的两个圆片:
“还有这个!大当家叫它‘风镜’。
方才日头毒的时候,这镜片自个儿就变深了,看东西不刺眼。
这会儿天阴下来,它又慢慢变清了,比咱们以前用的纱罩方便不知多少!”
“就是就是,”又有人附和,扯了扯自己身上那件颜色斑驳、几乎要和周围土坡融为一体的衣裳,
“这‘花皮’也神了,往地上一趴,隔远些真瞧不见人。
还有背上这个包袱,看着不大,可能装着呢,口粮、水囊、火药家伙什儿全塞进去也不显沉。”
李火龙听得两眼放光,也忘了调侃赵震天,忍不住摸了摸自己战术背心上那些插得满满的弹匣袋和手雷袋,
咂咂嘴道:“大当家带来的这些,真是… …真是天兵天将的宝贝啊。”
赵震天听着同伴们七嘴八舌的赞叹,再看看自己这一身,那股别扭劲儿似乎也消散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