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惊魂未定 百密一疏(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钢铁的洪流滚滚向前》最新章节。

几人合力将昏迷不醒的尤世功安置在担架上,

动作尽量放轻,抬出了帐篷,朝着伤兵休养的区域走去。

帐篷内顿时安静下来,钟擎望着空荡荡的帐篷,又瞥了一眼桌上那本染血的《明鉴》,

微微摇了摇头,低声叹了一句:“这叫什么事儿啊……”

然而,这句叹息并非全然是懊恼。

一个念头如同黑暗中擦亮的火柴,倏地点亮了他的思绪,

并且迅速以燎原之势蔓延开来,灼热得无法扑灭——既然这“天书”对尤世功的冲击如此巨大,

那么,若是让明末那些“鼎鼎大名”的人物,

比如朝廷衮衮诸公,比如那些自诩清流的东林君子,甚至……

比如关外那些野猪皮的的头头脑脑们,也让他们亲眼看看这本《明鉴》,

看看他们是如何将大明江山折腾得乌烟瘴气、最终让神州陆沉的,

看看野猪皮的后代是如何踩着汉家百姓的尸骨建立起二百多年的黑暗统治,那将会是怎样一番光景?

这个想法一经出现,便在钟擎心中疯狂滋长。

与之相伴的,是更多具体而“别致”的计划开始在他脑海中生根、发芽,轮廓逐渐清晰。

他仿佛已经看到那些人在铁一般的“史实”面前,信念崩塌、惊恐万状的模样。

(在这里,作者先跟看官们小小的剧透一下。

在本书的后续剧情中,钟擎一样会像别的明末穿越小说那样,

激情四射地与野猪皮、与蒙古鞑子、与流贼,还有与大明朝堂上那些衮衮诸公死磕到底。

尤其是对待关外那帮野猪皮,那手段……咳咳,反正大家以后就会知道,绝对会“别开生面”。

钟擎不会仅仅满足于用武力从肉体上消灭他们,那太便宜他们了。

他会用另一种极其变态、极其残暴的方式,从精神到肉体,一点点地折磨、摧垮那帮家伙!

要让他们在无尽的痛苦和悔恨中,诅咒他们的祖先,

为什么不好好地在西伯利亚的冰天雪地里做他们的野人,非要削尖了脑袋跑到辽东来祸害华夏!)

钟擎微眯眼角,眸子中的冷意透露出这个家伙想法有多么的恶毒。

他伸手,轻轻合上了那本已然掀起惊涛骇浪的《明鉴》。

钟擎轻轻摩挲着《明鉴》封面上冰冷的压印,心中暗忖:这书里的记载,也未必句句是实。

就拿“贼将刘宗敏率重甲骑兵冲门,守城太监曹化淳献枢”这段来说,简直是一派胡言。

曹化淳那老家伙,早在几年前就上疏乞骸骨,回天津卫老家颐养天年去了。

听说如今每日里不过莳花弄草,含饴弄孙,闲来还跟着几个老伙计打打门球,做做钓鱼佬,

没事再看看直播,打几把王者......那小日子过得不知多自在。

难不成北京城的城门上还装了电子锁,非得刷他曹化淳的老脸才能打开?

这老太监也不知前世造了什么孽,竟被后人编排成这般模样。

还有那位被传得神乎其神的李岩李公子,什么“李信岩”,

分明与杨家将的故事一般,是后世文人杜撰出来的人物。

正史野史皆无明载,不过是为了话本传奇好看,平白添了个“牛金星第二”罢了。

不过么……钟擎转念一想,既然诸位写书的同好都乐意请这位虚公子登场,我这部书自然也不能免俗。

非但要写,还要写得别开生面,让这位“李岩”的形象比别家更加血肉丰满些才是。

当然,腹诽归腹诽,钟擎心里清楚,《明鉴》大体上还是顺着历史脉络走的,

至少比大清那部篡改得面目全非的《四库全书》要诚实得多。

至于《四库》之弊,钟擎懒得赘言,各位看官若有兴致,

不妨自去寻个见识广博的神秘小程序问个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