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意外之喜:档案里的匠人(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钢铁的洪流滚滚向前》最新章节。

李铁蛋手里攥着一摞硬纸卡,另一只胳膊夹着几张糙纸档案,脚步匆匆掀帘进了钟擎的帐篷。

硬纸卡边缘整齐,是辉腾军统一用的身份卡。

档案纸上的字迹歪歪扭扭,却是他按钟擎教的格式一笔一划填的。

“大当家!”他把东西往桌上一放,

“那群‘兵马俑’的绿大衣都发完了,合身得很,没人挑挑拣拣。

身份卡和档案也都弄好,编号全标了‘劳工’,您过目!”

他又想起正事,

“对了,芒嘎队长让我捎话,外头篝火都堆好了,驴肉也炖烂了,就等您出去宣布晚会开始呢!”

钟擎正埋首在案前,闻言抬头笑了笑,指尖还沾着点铅笔灰:

“知道了,辛苦你跑一趟。

你去告诉他们不必等我,该开始就开始吧,我把这点东西理完就来。”

李铁蛋应了声“哎”,退了出去,临走还不忘掀帘瞅了眼外头的篝火方向,显然是惦记着那锅驴肉。

帐篷里只剩钟擎一人,案头的烛火跳了跳,照亮了摊开的一张图纸。

纸页顶端用炭笔写着三个遒劲的大字:辉腾城。

城墙外侧标注着“钢筋混凝土”的字样,还用虚线画出纵向钢筋的排布间距。

墙体中间留着一米五宽的空心层,旁侧用小字注着“暗道:

宽一米五、高两米二,连通四个城门,可容两人并行送兵”,

甚至连暗道里的照明灯座的位置都画得清清楚楚,显然是钟擎规划已久的根据地蓝图。

他伸手把桌上的身份卡和档案拉到跟前,先拿起一摞硬纸卡翻看。

按辉腾军的规矩,身份卡只印关键信息:

正面是姓名、籍贯、出生年月,背面印着编号,眼下这些新卡的编号栏里,全规规矩矩写着“劳工”二字。

有的卡上籍贯栏写着“哈喇慎部某牧地”,有的出生年月只模糊标着“万历某年间”,

显然是这些前俘虏自己也记不清具体日子。

翻完身份卡,他又拿起档案纸,重点看“特长”一栏。

大多写着“牧羊人”“牧马人”,偶尔有两个标着“弓匠”“毛毡匠”,虽有用却不算稀缺。

直到翻到最后一张,钟擎的手指顿住了:

特长栏里赫然写着“铁匠、皮匠”,字迹虽浅却工整,显然是本人亲手填的。

他赶紧往下看这人的信息:

达尔罕,年龄三十二岁,出生年月写着“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七月”,籍贯是“哈喇慎部兀鲁特分支”。

钟擎眼睛瞬间亮了。

铁匠能打造犁铧、锄头这类农具,还能修理马刀、弓箭的铁部件,

更能制作营地里要用的马掌、水桶铁箍等器械,将来辉腾城建设需要的筑城工具(铁锹、凿子)也得靠这手艺。

皮匠更实用,能修修补补破损的皮袍,还能做战士的防护皮甲、战马的鞍鞯马具,

连日常要用的皮袋、皮绳等用具也能打理,这俩手艺正是眼下建设坚城、补充装备最缺的!

他靠在椅背上,忍不住叹了口气。

阿速部当年也是中型部落,虽有会打马掌的铁匠、缝毡房的皮匠,

却在林丹汗的突袭中死的死、逃的逃,最后只剩几个会修马鞍的半吊子。

永谢布部更别提,匠人们怕被林丹汗抓去当奴隶,早跟着部落残兵躲进了阴山深处,找都找不着。

这阵子他画辉腾城图纸时还愁。

没想到这五十八个俘虏里竟藏着这么个宝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