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期中试炼:暗流与锋芒(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我的医途,从复读开始》最新章节。

生物化学最先出分。当学习委员将成绩单贴在教室后面的公告栏时,人群立刻围了上去。陆宇深吸一口气,挤进人群,目光从上到下快速扫视。

陈浩,96分,毫无悬念的第一。

紧接着,他看到了自己的名字——陆宇,92分,第二名!

他心中一阵激动,这个分数在他的预期之上。他继续往下看,刘波78分,赵俊75分,都还算不错。孙鹏的名字排在中间靠后,73分。

接着,医学物理学和生物学也公布了成绩。陆宇分别得了89分和90分,都稳定在班级前五名。陈浩依然高居榜首。刘波和赵俊分数在七八十分徘徊,顺利过关。孙鹏的分数则都在七十分边缘,堪堪及格。

现在,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最重量级、也最拉分差的《系统解剖学》上。这门课理论笔试占60%,实验操作占40%。

周二上午,解剖学理论笔试成绩率先公布。陆宇,95分,全班最高!甚至比陈浩的93分还高了2分!这个结果让不少人都感到惊讶。陆宇自己也没想到,那份他付出了无数心血的试卷,竟然获得了如此高的认可。

然而,最终的排名,还要看实验操作的成绩。这才是最大的悬念。理论高分固然可喜,但如果实验操作得分很低,总分依然可能被拉下来。而实验操作的评分标准,掌握在严厉的秦教授手中,充满了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下午,是解剖教研室统一公布综合成绩和排名的时间。教室里的气氛几乎凝固了。连平时最沉得住气的陈浩,也微微挺直了背脊。刘波紧张得不停抖腿。赵俊看似无所谓地玩着手机,但频繁锁屏又解锁的动作暴露了他的不安。

秦教授拿着最终的成绩单,走上了讲台。他没有立刻宣读,而是用他那锐利的目光扫视了一圈台下惴惴不安的学生们。

“这次期中考试,是对你们入学以来学习态度和方法的一次重要检验。”秦教授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沉稳,“总体而言,大部分同学态度认真,掌握了基本知识。但也有部分同学,存在明显的短板。”

他顿了顿,目光似乎在几个方向停留了片刻,包括陆宇和孙鹏所在的位置。陆宇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下面,我公布综合成绩和班级排名。”

秦教授开始从第一名念起。

“第一名,陈浩,理论93,操作39,总分132。”

教室里响起一阵低低的赞叹,操作39分(满分40),这几乎是完美的表现。

“第二名…”

秦教授念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名字。

“…陆宇。理论95,操作36,总分131。”

轰!教室里瞬间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哗然!

陆宇,总分第二!仅以一分之差,落后于陈浩!而他的实验操作,竟然拿到了36分的高分!这远远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料,包括陆宇自己。他怔怔地坐在座位上,大脑一片空白,耳边是同学们难以置信的议论声和孙鹏那边传来的、明显带着挫败和不服气的低哼。

秦教授的声音继续念着后面的名次。刘波和赵俊都排在中等偏上的位置,顺利过关。而孙鹏,则排到了三十名开外。

公布完成绩,秦教授合上花名册,看着台下神色各异的学生们,最后说道:“成绩只代表过去。希望考得好的同学戒骄戒躁,继续保持。考得不理想的,要深刻反思,找出问题所在。医学之路,容不得半点虚假和懈怠。散会。”

人群开始骚动,议论纷纷。许多目光聚焦在陆宇身上,有敬佩,有惊讶,有好奇,当然,也有像孙鹏那样难以掩饰的嫉妒和不甘。

刘波激动地搂住陆宇的肩膀:“宇哥!牛逼!第二啊!我就知道你可以!”

赵俊也笑着捶了他一拳:“深藏不露啊陆宇!操作分这么高!”

陈浩走到陆宇面前,伸出手,平静地说:“恭喜,实至名归。你的理论功底很扎实。”

陆宇恍恍惚惚地和他们握了手,巨大的喜悦和一种不真实感交织在一起。他成功了,他不仅在理论上证明了自己,更在曾经被视为短板的实践操作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有力地回应了所有的质疑。

然而,当他独自一人走在回宿舍的路上,秋风拂过发热的脸颊,激动的心情渐渐平复后,一个念头悄然浮现:

这次期中考试,他确实脱颖而出,但这仅仅是大一上学期的中途。医学知识的海洋浩瀚无垠,未来的挑战只会更加艰巨。解剖学的成功,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临床技能、复杂的疾病机制、沉重的生命责任……这一切,都还在远方等待着他。

期中考试的锋芒初露,是肯定,是激励,但更是一个新的起点。前路漫漫,唯有继续前行。而此刻,他只想尽快把这个消息,告诉远方的父母,告诉他们,他们的儿子,没有辜负期望,正在一步步,坚定地走向自己的梦想。悬念已然揭晓,但更大的篇章,才刚刚翻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