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风沙藏古香,驼铃诉遗事(1/1)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长安香事:调香师的盛唐浮沉》最新章节。

夕阳把库车绿洲的边缘染成熔金,最后一缕光线掠过苏合香鬓边的碎发时,她终于看清前方沙丘下那片被黄沙半掩的遗址轮廓。风裹着砂砾打在骆驼鞍具上,发出细碎的噼啪声,阿罗憾勒住缰绳,指尖指向远处几截露出地表的木柱:“按当地向导说的,那就是唐代龟兹国的‘香肆坊’遗址,当年丝绸之路的商队,半数以上的香料都从这儿周转。”

萧策翻身下马时,腰间的佩剑撞到驼铃,清脆的声响在空旷的戈壁上荡开。他蹲下身拨开地表的浮沙,指尖触到一块带着浅浮雕的青砖,砖面上模糊的缠枝莲纹样还能看出盛唐工艺的精致。“这砖的烧制工艺和长安西市的一致,”他侧头看向苏合香,眸中映着残阳,“当年这里该是热闹得很,商队的驼铃、叫卖香料的吆喝,或许还有胡姬跳柘枝舞时的铃声。”

苏合香从行囊里取出软毛刷和绢布,蹲在萧策身边小心清理青砖上的沙尘。她的指尖刚触到砖面,就觉出一丝异样——砖缝里似乎嵌着些深色的碎屑,凑近鼻尖轻嗅,隐约能闻到一股混杂着乳香、没药与某种花果香的气息,虽已淡得几乎消散,却仍带着唐代合香特有的温润质感。“阿罗憾,你看这个。”她用镊子夹起一点碎屑,放在透光的绢布上,“这不像普通的沙土,倒像是……合香的残料?”

阿罗憾凑过来细看,突然“呀”了一声,从自己的行囊里掏出一个巴掌大的漆盒,打开后里面是几片泛黄的唐代胡商账簿残页。“你看这个,”他指着其中一页模糊的字迹,“上面记着‘龟兹香肆坊,岁贡郁金、乳香各三百斤,合“醉春风”香饼百枚,供西州都护府’。这‘醉春风’我在长安时听老胡商说过,是龟兹特有的合香,用当地的葡萄藤汁调和香料制成,香气能持续月余。”

萧策已经走到那几根木柱旁,用马鞭轻轻敲了敲一根相对完整的木柱,木柱发出空洞的声响。“这下面该有地窖,”他回头对苏合香说,“唐代的香料商人为了防潮,常会在香肆地下挖地窖存香料。你看木柱根部的榫卯结构,明显是支撑地窖入口的。”

三人合力清理了半个时辰,终于在木柱旁挖出一个半米见方的地窖入口。萧策点燃火把往下探,地窖约有一人多深,四壁用夯土加固,角落里堆着几个残破的陶瓮。苏合香腰上系着绳索,由萧策和阿罗憾缓缓放下,地窖里弥漫着一股潮湿的土腥味,却掩盖不住深处传来的微弱香气。

她举着火把走到陶瓮旁,第一个陶瓮已经碎裂,里面只剩下些干燥的花瓣,指尖一碰就碎成粉末。第二个陶瓮却相对完整,揭开残破的麻布封口时,一股浓郁却不刺鼻的香气扑面而来——不是单一的香料气息,而是乳香的醇厚、郁金的清甜、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薄荷清凉,几种香气融合得恰到好处,仿佛春风拂过开满鲜花的草原。

“这就是‘醉春风’?”苏合香小心翼翼地从陶瓮里取出一块巴掌大的香饼,香饼呈浅褐色,表面印着简单的葡萄藤纹样,边缘虽有风化,却仍能看出当年的规整。她把香饼凑近火把细看,发现香饼内部有细小的蜂窝状孔隙,“这是用葡萄藤汁做黏合剂的缘故,”她对上面的萧策说,“藤汁里的糖分能让香料更好地融合,还能延长香气的留存时间。”

阿罗憾在上面急得直搓手:“怎么样?能取样吗?这可是咱们一路走来,找到的最完整的唐代西域合香了!”

“别急,”苏合香笑着应道,从行囊里取出特制的密封袋,“我先取一点碎屑,剩下的要小心保存,带回博物馆做进一步研究。对了,萧策,你帮我看看地窖墙壁上,有没有什么刻痕或者文字?”

萧策顺着绳索滑下来,接过火把仔细查看地窖四壁。夯土墙上布满了岁月的裂痕,却在靠近角落的地方发现了几行用硬物刻下的字迹。“这里有字!”他招呼苏合香过来,“是汉文,还有几个龟兹文的符号。”

苏合香凑过去,借着微弱的火光辨认字迹。最上面的一行汉文已经模糊不清,只能看清“开元二十三年”“胡商安延”几个字。下面的几行相对清晰些,记录着“郁金十斤,自于阗来”“乳香二十斤,经疏勒”“合香饼五十枚,送长安西市王记香肆”。“开元二十三年,正好是盛唐时期,”苏合香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激动,“安延这个名字,在之前找到的敦煌文书里也出现过,是当时活跃在丝绸之路上的大胡商。看来这地窖,就是他当年存放香料的地方。”

萧策用手抚摸着墙上的刻痕,指尖能感受到刻字人当时的力道:“你看这字迹,有的地方刻得很深,像是匆忙中刻下的。或许安延当年离开时,还想着回来取这些香料,只是不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

阿罗憾在上面喊:“你们快上来吧!天要黑了,戈壁上夜里会起大风!”

苏合香把香饼小心地放进密封袋,又从陶瓮里取了些残留的香料碎屑,才和萧策一起顺着绳索爬上来。刚爬上来没多久,远处的沙丘就卷起了一阵旋风,黄沙漫天,刚才清理出来的地窖入口瞬间又被掩埋了大半。

“好险!”阿罗憾拍着胸口,“要是再晚一会儿,咱们这半天的功夫就白费了!”

萧策把密封袋递给苏合香,又帮她拍掉身上的沙尘:“先回向导家吧,夜里不安全。明天咱们再去附近的古城遗址看看,说不定还能找到其他和香文化相关的东西。”

三人牵着骆驼往回走时,夜幕已经完全降临。戈壁上的星星格外明亮,仿佛伸手就能触到。苏合香把装着香饼的密封袋抱在怀里,能清晰地感受到香饼透过袋子传来的温润质感。“你说,”她轻声对身边的萧策说,“当年安延把这些香料存放在这里,是为了等待下一支商队,还是为了留给某个人?”

萧策抬头望着漫天繁星,声音温和:“或许都有吧。就像我们现在寻找这些古香,既是为了传承文化,也是为了让那些被岁月掩埋的故事,重新被世人看见。你看这星星,千年前的安延,还有长安的唐玄宗、杨贵妃,他们看到的,应该也是同样的星空。”

阿罗憾在前面哼起了西域的小调,驼铃的声响随着歌声一起,在寂静的戈壁上缓缓流淌。苏合香低头看着怀里的密封袋,仿佛能透过这小小的香饼,看到千年前丝绸之路上的繁华景象——商队的骆驼载着香料缓缓前行,香肆里的胡商与长安来的客人讨价还价,合香匠人小心翼翼地调和着各种香料,期待着自己的作品能被远在长安的贵人青睐。

回到向导家时,向导的妻子已经准备好了晚餐。热腾腾的手抓饭散发着羊肉和胡萝卜的香气,馕饼上还撒着芝麻。苏合香拿出一小块从陶瓮里取出的香料碎屑,递给向导的妻子:“您闻闻这个,知道这是什么吗?”

向导的妻子接过碎屑,放在鼻尖轻嗅,眼睛突然亮了起来:“这是‘古丽香’!我们老一辈人说,很久以前,咱们这里的人会用葡萄藤和花朵做香,就是这个味道!我小时候,奶奶还给我看过一块传下来的香饼,和你说的这个很像!”

“真的?”苏合香惊喜地问,“那您奶奶有没有说过,这香饼是用来做什么的?”

向导的妻子想了想,用不太流利的汉话说:“奶奶说,以前的姑娘出嫁时,会带一块这样的香饼,放在嫁妆里,说是能保平安,还能让家里一直有好味道。还有商队出门时,也会带几块,遇到风沙大的时候,点燃一点,就能让人心里不慌。”

苏合香和萧策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兴奋。这些民间的传说,正好印证了“醉春风”香饼在唐代西域的用途。萧策给向导的妻子添了一碗奶茶:“那您知道,您奶奶的那块香饼,现在还在吗?”

向导的妻子摇了摇头,有些遗憾地说:“很多年前,家里遭了灾,东西都丢了。不过奶奶说,香饼的味道她一直记得,就像春天里开在戈壁上的花,又甜又暖。”

晚餐过后,苏合香把密封袋里的香饼取出来,放在房间里的小桌上。月光透过窗户照在香饼上,浅褐色的饼身泛着柔和的光泽。她取出随身携带的《香经》残卷,翻开其中一页,上面记载着唐代西域合香的特点:“西域合香,多以当地花果、藤蔓为引,融胡商所携乳香、没药,香气清冽而不失醇厚,适风沙之地。”

萧策坐在她身边,看着《香经》上的字迹:“看来‘醉春风’就是典型的西域合香。你之前复原的‘长安十二香’,多是用中原的香料,要是能把这西域合香的工艺加进去,说不定能让‘长安十二香’的文化内涵更丰富。”

“我也是这么想的,”苏合香轻轻抚摸着香饼,“你看这香饼的质地,比长安的合香更疏松,这应该是为了适应西域干燥的气候,让香气能更好地散发出来。还有里面的薄荷成分,既能提神,又能在炎热的天气里带来清凉,可见当时的合香匠人,多了解当地的生活需求。”

阿罗憾端着一盘瓜果走进来,看到桌上的香饼,凑过来闻了闻:“这味道,比我在长安闻到的任何一种香都特别!要是能复原出来,肯定能让‘盛唐香文化博物馆’的展览更精彩。对了,明天咱们去的那个古城遗址,据说以前是龟兹国的王宫所在地,说不定能找到更多和香料相关的东西,比如储存香料的陶罐,或者合香用的工具。”

苏合香把香饼重新放回密封袋,小心地收进行囊:“明天咱们早点出发,争取在中午之前赶到遗址。不过也要注意安全,戈壁上的遗址很多都不稳定,不能随便攀爬。”

夜深了,向导家的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偶尔传来的狗吠声。苏合香躺在床上,却没有丝毫睡意。她想着白天在香肆坊遗址找到的“醉春风”香饼,想着墙上那些模糊的刻痕,想着千年前在这条丝绸之路上奔波的胡商与匠人。这些被岁月掩埋的香料,不仅仅是一种气味的载体,更是一段段鲜活的历史,一个个未被遗忘的故事。

萧策似乎察觉到她没睡着,轻声问:“在想什么?”

“我在想,”苏合香转过身,看着身边的人,“咱们找到的这些古香,就像是一把把钥匙,能打开通往过去的门。每一种香气,都藏着当时人们的生活、情感和梦想。比如这‘醉春风’,或许是某个姑娘的嫁妆,或许是某个商队的希望,或许是某个匠人毕生的心血。”

萧策握住她的手,指尖温暖而有力:“所以我们更要好好保护这些‘钥匙’,让更多人通过它们,了解盛唐的香文化,了解丝绸之路的繁华。就像你创办博物馆时说的,要让传统香文化,在现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苏合香靠在萧策的肩上,听着他沉稳的心跳声,心里格外安稳。窗外的月光洒进来,落在行囊上,仿佛在为明天的行程祝福。她知道,这次丝绸之路的考察之旅,才刚刚开始。接下来的路上,还会有更多的惊喜和挑战,更多的古香和故事,等着他们去发现,去传承。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三人就收拾好行囊,跟着向导向古城遗址出发。驼铃在清晨的戈壁上响起,清脆的声音划破寂静,仿佛在向千年前的丝绸之路诉说着,这段跨越时空的寻香之旅。苏合香坐在骆驼上,回头望了一眼远处的香肆坊遗址,在心里默默说:“安延,你的香料,我们找到了。我们会让它的香气,在千年之后,重新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