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元婴初成2(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捡来的玉佩通仙界》最新章节。
苏晓晓盘膝坐在综合中心顶层的静室里,窗外是城中村改造工程的喧嚣声,打桩机的轰鸣和工人的吆喝交织成独特的背景音。她刻意没有隔绝这些声音——这是她选择的道,连接两个世界的道,就该在这样的环境中修行。
体内的灵力运转到了关键时刻。
自从上次与魔修交手后,她就感觉到修为壁垒的松动。那些潜伏在暗处的威胁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剑,逼着她必须更快地变强。
“专注。”顾清弦的声音从房间角落传来,他盘膝坐在那里,长剑横于膝上,周身灵力内敛,却时刻关注着她的状态。
苏晓晓没有回应,全部心神都沉入内视之中。丹田处的金丹已经布满裂痕,金色的光芒从缝隙中透出,隐约能看见一个婴儿形状的虚影在其中孕育。
这个过程比她预想的要顺利得多。
或许是因为这段时间频繁穿梭两界,她对空间规则的理解越发深刻。也或许是因为肩上担着的责任——不仅要守护弟弟,还要防范魔修对两个世界的威胁——这种压力反而成了最好的催化剂。
“轰——”
体内传来一声只有她自己能听见的巨响,金丹彻底破碎,一个通体晶莹的小人从中跃出,盘坐在她丹田中央,眉眼与她有七分相似。
成了。
苏晓晓还没来得及感受突破的喜悦,就察觉到周围空间的异样。
原本在她感知中相对平稳的城中村能量场,此刻像是被投入石子的水面,泛起层层涟漪。那些之前被她忽略的细微波动,现在清晰得如同白纸上的墨迹。
东南方向三百米处,一道微弱的空间裂缝正在缓慢愈合,残留的能量特征与上次遇到的魔修如出一辙。西北角的待拆迁区,地下三米深处埋着一个不起眼的金属装置,正以固定的频率向外散发着探测波。更远处,特殊事务办公室的监控车内,两个探员的呼吸声、心跳声,甚至血液流动的声音都清晰可辨。
这就是元婴期的感知能力吗?
苏晓晓缓缓睁开眼睛,瞳孔中闪过一丝金芒,随即恢复正常。
“恭喜。”顾清弦走到她身边,递过一杯温水,“比预计的提前了半个月。”
苏晓晓接过水杯,指尖无意间触碰到他的手指。就在这一瞬间,她清晰地感知到顾清弦体内灵力的流动轨迹,甚至能隐约捕捉到他此刻的情绪——欣慰中带着一丝担忧。
这种感知能力让她自己都感到惊讶。
“我感觉...不太一样了。”她斟酌着用词,“好像能‘听’到整个区域的声音。”
顾清弦若有所思:“元婴期修士对天地规则的感知会更敏锐。不过你对现代都市能量场的感应方式很特别——不像是单纯用神识扫描,更像是在...解读某种频率?”
苏晓晓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
“可能是因为我习惯了用现代科学的思维理解事物。”她尝试描述那种感觉,“在我感知中,灵气波动像是不同频段的电磁波,空间裂缝像是拓扑缺陷,而那些探测装置发出的能量...有点像改良过的雷达信号。”
顾清弦眼中闪过惊讶:“用这种方式理解修真规则?”
“很奇怪吗?”苏晓晓挑眉,“你们修真界用‘道’和‘理’来解释一切,我们用公式和定理。本质上不都是在理解世界的运行规律?”
顾清弦沉默片刻,轻轻摇头:“不奇怪,只是...很独特。这种理解方式或许正是你能在两个世界间自如穿梭的关键。”
苏晓晓站起身,走到窗边。夕阳的余晖洒在正在施工的工地上,工人们三三两两地收拾工具准备下班。陈美娟站在临时搭建的指挥部门口,拿着对讲机不知在说什么,手势夸张得像在指挥交响乐团。
在普通人眼中,这只是寻常的工地景象。但在苏晓晓的感知中,这片区域布满了错综复杂的能量轨迹——有她布下的监测法阵,有魔修残留的空间波动,有来自特殊事务办公室的探测信号,还有...
她突然眯起眼睛,目光锁定在工地边缘的一棵老槐树上。
“怎么了?”顾清弦注意到她的异样。
“那棵树...”苏晓晓指着老槐树,“树根深处埋着东西,能量特征很陌生,不是我们的人布的,也不是魔修的。”
顾清弦展开神识探查,眉头微皱:“我感知不到异常。”
“能量波动非常微弱,而且频率特殊,几乎与环境背景融为一体。”苏晓晓解释道,“如果不是刚突破,感知能力提升,我也发现不了。”
这种细微的差别让她意识到,元婴期带来的不仅是力量的提升,更是对世界本质更深层次的理解。两个世界的规则在她眼中不再是割裂的体系,而是可以互相印证、互相补充的不同表达。
“需要去查看吗?”顾清弦问。
苏晓晓摇头:“暂时不要打草惊蛇。既然对方如此隐蔽地布下监测装置,说明他们也在试探阶段。”
她回到静室中央的蒲团上坐下,从储物袋中取出一本笔记本和一支钢笔——这是她特意从现代世界带来的,用惯了键盘的手偶尔也需要笔尖划过纸面的真实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想开始撰写《跨界修行笔记》的进阶篇。”她翻开笔记本,在第一页写下标题,“这次突破让我对两界规则有了新的理解,应该记录下来。”
顾清弦在她对面坐下:“需要我帮忙吗?”
“当然。”苏晓晓笔下不停,“你对修真界规则的深入理解,加上我对现代科学的认知,或许能碰撞出新的火花。”
她先记录了刚才对城中村能量场的感知体验,详细描述了那些空间裂缝、探测装置和陌生信号的能量特征。接着开始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规则原理。
“有趣。”写到一个段落时,她突然停下笔,“我刚才尝试用电磁理论解释灵气波动,发现某些频段的灵气波动确实符合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推导结果。”
顾清弦凑过来看她写的内容,虽然对那些专业术语不太理解,但能看懂她绘制的能量轨迹图。
“这里,”他指着图纸上的一处交叉点,“这个节点的能量流动方式,很像修真界的‘聚灵阵’基础结构。”
苏晓晓眼睛一亮:“没错!如果把这个节点的能量输入方式稍作调整...”
她拿起笔在纸上快速演算起来,口中念念有词:“假设灵气波动是某种标量场,那么通过特定频率的调制...”
顾清弦安静地看着她工作时的侧脸,注意到她思考时会不自觉地咬笔帽,遇到难题时眉头会微微蹙起,找到解决方案时眼睛会突然亮起来——这些细微的表情变化,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生动。
他忽然意识到,苏晓晓对修真的理解方式虽然独特,却意外地有效。她不像传统修士那样通过冥想来感悟天道,而是通过分析、计算、实验来理解规则。这种理性与感性的结合,或许正是跨界修行者最需要的特质。
“完成了!”苏晓晓放下笔,满意地看着纸上新设计的法阵结构,“基于电磁理论和聚灵阵原理改良的监测法阵,应该能更精准地捕捉空间异常。”
顾清弦仔细研究这个新法阵:“结构很精巧,不过这里的能量回路是否需要调整?如果按照修真界的标准,这个节点的灵力负载可能过大。”
苏晓晓凑过去看:“让我算算...如果改用并联结构分散负载...”
两人的头几乎靠在一起,讨论着法阵的每个细节。有时会因为理解不同而争论,但最终总能找到兼顾两个世界规则的最优解。
这种默契的协作让苏晓晓感到意外。她原本以为顾清弦这种传统修士会难以接受她的“科学修真”理念,没想到他不仅理解得很快,还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你比我想象的开放。”她忍不住说。
顾清弦微微挑眉:“你以为我会坚持‘老祖宗的法子不能改’?”
“差不多吧。”苏晓晓耸肩,“毕竟你们修真界看起来挺传统的。”
“道法自然,何为传统?何为创新?”顾清弦淡淡道,“只要能更好地理解天道,何种方法并不重要。”
苏晓晓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这话说得倒是有几分现代科学精神。”
夜幕降临时,陈美娟端着晚餐上来,看到静室里铺满一地的图纸和演算纸,夸张地叹了口气:“两位大师,能不能先吃饭再研究你们的天书?”
苏晓晓这才意识到已经过了这么久。她揉了揉发酸的手腕,接过陈美娟递来的饭盒:“工程进展怎么样?”
“顺利得很!”陈美娟立刻来了精神,“按照你这个新老板的要求,综合中心的主体结构下周就能封顶。不过...”
她压低声音:“西区那边又发现点异常。工人们说晚上经常听到奇怪的声音,像是有人在低声说话,但找不到来源。”
苏晓晓与顾清弦交换了一个眼神。
“我知道了。”苏晓晓点头,“让工人们晚上不要靠近西区,我会处理。”
陈美娟离开后,苏晓晓快速吃完晚饭,重新拿起笔记本。
“看来我们的对手很活跃。”她在新的一页写下“异常声音事件记录”,“刚才美娟姐说的那种现象,听起来很像修真界的‘传音入密’,但能在这么远的距离维持,说明对方对现代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
顾清弦沉思道:“魔修向来擅长利用环境。如果他们真的找到了稳定穿梭两界的方法...”
“那麻烦就大了。”苏晓晓接话,“所以我们必须更快地提升实力,完善监测网络。”
她继续撰写笔记,将今天感知到的所有异常现象都详细记录,并附上自己的分析和推测。在记录到那棵老槐树下的未知装置时,她特意画了详细的能量频率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