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阴阳家。(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秦,我,最尊太子,召唤不良人》最新章节。
若有志于减轻世人病痛者,皆可前来拜师。
"
端木蓉话音刚落,人群中就传来夏无且急切的呼喊:"我!选我!"
嬴天衡见状默然无语。
其他学派也相继介绍自身理念,并招揽学员。
待诸子百家宣讲完毕后,嬴天衡便让学子们自行选择心仪的学派,前往对应大厅接受最终考核。
此时远在楚国——
作为仅次于秦国的强国,项氏一族世代守护着楚国。
今日项府张灯结彩,喜气盈门。
将军府内,目若朗星的中年男子难掩喜色:"我项家后继有人了!"
项燕抱着刚出世的孙儿仔细端详,忽然神色一凝:"重瞳!"
身旁的青年忙问:"父亲,怎么了?"
"快看这孩子,竟是天生重瞳!"项燕激动道。
青年上前察看,发现新生儿双眸确实叠着两轮异色瞳孔,不细看极难察觉。
"天赐异象!"项燕赞叹道,"我项家也要出个惊世之才了!秦国有个嬴天衡,我项燕的孙儿岂会逊色?"
项荣适时提醒:"父亲且先为孙儿赐名。
"
项燕颔首:"早已想好。
姓项,名羽。
"
(关于项羽生父,史料记载不一,此处取项荣之说)
炎黄学宫的考核尘埃落定,来自各地的学子们各自选择了心仪的学派,踏入不同的传习之所。
道、儒、阴阳、墨四家最为兴盛,兵农二门亦有所获,其余学派则稍显冷清。
最终遴选结果令人意外又在意料之中。
三千名应试者仅一千四百余人得以入选,鬼谷传人卫19庄竟未相中一人。
这结果在学宫大殿引起阵阵议论,有人欢喜有人更添愁绪。
嬴天衡执卷而坐,指尖划过竹简上密密麻麻的名录。
他注意到一个令人忧心的现象:录取者中士族子弟竟占七成,而殿外熙攘的人群里分明九成都是粗布麻衣的寒士。
这个在他手中诞生的学宫,终究还是成了贵族子弟的盛宴。
宫门外,几个衣裳打补丁的落第少年正互相搀扶着离去。
嬴天衡的目光穿过雕花窗棂,思绪已飘向远方。
他想起前日巡视考场时,看见一个赤脚少年蹲在墙角就着雨水啃硬饼,那人却在第二轮就被淘汰了。
"传令下去。
"他突然放下竹简,"设工读之制,许贫寒学子以劳代偿。
"侍官刚要记录,又听他补充:"再立甲等赏格,每科前三名可获钱粮补给。
"
暮色渐浓时,学宫西侧的庖厨已飘出炊烟。
几个获准入学的寒门弟子正在水井边打水,他们要用整夜的劳作来换取明天的听学资格。
嬴天衡站在廊下望着这一切,衣袖里的拳头悄悄攥紧——总有一天,他要让这些勤勉的身影也能堂堂正正坐在学堂前排。
这是为了鞭策学生们勤奋求学。
不过,这些奖励都由各大学派承担。
此外,所有学生不得携带侍女或仆从入学,必须亲力亲为。
这条规定主要是约束贵族子弟,嬴天衡不愿从学宫中培养出连基本生活都不能自理的庸才。
为确保学宫高效运转,培养出真正的人才,他制定了一系列学生守则和管理制度,力求尽善尽美。
学生在学宫中的表现会被详细记录,这将直接影响年度考核与毕业成绩。
“嗯……”
“萧何……曹参……韩信……”
嬴天衡凝视着这三个名字,难掩惊讶。
炎黄学宫首次招生,竟将这三人都招揽进来。
他原计划等天下统一后再去寻访他们,没想到此刻他们已出现在此!
这真是意外的惊喜。
“好!实在太好了!”
一零
七四六
“这几人必须重点栽培,日后定能成为大秦的栋梁之材……”
将名单放下后,嬴天衡起身离开。
作为炎黄学宫的首任宫主,他需要对第一批入选的学子训话。
也就是后世俗称的“领导致辞环节”。
登上高台,望着台下整齐肃立的各地学子,嬴天衡开始了他的讲话。
“诸位,我是炎黄学宫首任宫主,也是当今大秦太子,想必各位都认得我,客套话就不多说了。
”
“你们能从众多求学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学宫第一批学子,堪称千里挑一。
”
“此刻的喜悦无可厚非,我也为你们感到欣喜,但这仅仅是开始。
五年后,不知有多少人能真正以毕业生身份走出这座宫门。
”
“能进入此地,是你们的荣幸。
学宫将赋予你们与众不同的未来。
但我更期待五年后,学宫能以你们为荣——为培养出如此杰出的人才而骄傲,让天下人听闻‘炎黄学宫’四字时肃然起敬!”
“同时,望诸位入学后切莫懈怠,尤其是寒门子弟。
你们走到今日实属不易,更当加倍努力,明白吗?”
“明白!”
台下众人齐声应答,胸中热血激荡,仿佛已望见未来那个功成名就的自己。
第一篇:
嬴天衡微微颔首,继续吩咐道:"诸位暂且安顿在学宫内,先熟悉环境与规章细则。
录取名单很快会通报全国。
"
"过些时日准许你们返乡报喜。
正式入学后,每年可归家探亲一次。
未经批准擅自离宫者,必当重罚!"
"遵命!"
众学子齐齐拱手应答。
"都散了吧。
"
待嬴天衡离去后,新生们相继结伴而行......
第二篇:阴阳家之行
章台宫内
嬴政手持奏章,不时望向殿门。
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连日操办学宫事务的嬴天衡行色匆匆,方才在紫兰轩小酌未酣,就被紧急召见。
"父王急召有何要事?儿臣的酒盏尚温呢。
"
嬴天衡随意落座。
嬴政望了眼案头堆积如山的奏折,暗自思忖是否对这小子太过宽纵。
"这是不良人最新密报,你且过目。
"嬴政暂压好奇问道:"近日怎不见袁天罡踪影?"
"前次提及的千斤良种,儿臣分身乏术,便遣他率队寻觅,不日即归。
"嬴天衡翻阅奏报答道。
"今冬匈奴肆虐诸国,唯我秦境安然。
此乃用兵良机。
"嬴政沉声道。
嬴天衡深以为然:"可先取齐赵,再图魏楚。
武安君坐镇燕地的大军也该动用了,另遣部众攻赵。
"
"明日朝会再行定夺。
"父子二人寥寥数语便决议两国存亡。
"儿臣告退,还需赴阴阳家一趟。
"
"阴阳家?由你去吧。
"嬴政虽未细问,却给予全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