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定是这蠢货又惹出祸端(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秦,我,最尊太子,召唤不良人》最新章节。

嬴政看着堆积如山的奏折,心中泛起酸楚。

想想自己日夜操劳,连宠幸妃嫔的时间都没有;而儿子在外美酒佳人相伴,还拐回了赵国的舞姬雪女和新郑的琴姬弄玉,更从韩国带回了胡美人。

虽说那胡美人确实姿色出众...

嬴政暗自不爽:这太子当得也太惬意了!

我这次返回咸阳,一定要让天儿参与朝政事务。

身为太子,早些熟悉政务也是理所应当的!

嬴政计划着如何让嬴天衡分担政务,甚至想象着怎样"压榨"这位年轻的太子。

恰在此时,殿外传来禀报声:"大王,胡姬带着十八公子胡亥在殿外求见。

"

"胡姬和胡亥?"嬴政微微蹙眉,心中疑惑,他们母子此时前来有何要事?

"让他们进来吧。

"嬴政当即回应道。

胡姬乃嬴政后宫中的一位异域美人,因其体内流淌着胡人的血脉,故得此名,正巧与匈奴头曼单于的宠姬同名。

两年前,她为嬴政诞下十八公子,取名胡亥。

嬴天衡与胡亥交集甚少,仅有一两面之缘,对其并无好感。

不过,只要胡亥安分守己,看在其父的份上,嬴天衡也不会刻意针对。

未来的事尚未发生,过早下定论并无意义。

有嬴天衡在,胡亥翻不出什么风浪。

或许是因为已经有了出色的继承人,嬴政对其他子女并不严苛,只希望他们平安度日,因此对这些子女的关怀也更多了些。

嬴天衡不在时,幼子胡亥自然更受宠爱。

胡姬牵着胡亥踏入大殿,见夏阿房也在场,眼中闪过一丝嫉恨之色。

夏阿房在嬴政心中的分量举朝皆知——后宫无人能及,更何况她乃嬴天衡生母,旁人巴结都来不及。

"胡亥拜见父王!"

稚嫩的童声磕磕绊绊地响起,年仅两岁多的胡亥竟有模有样地向嬴政行礼。

在君王的威严面前,能做到这一步已属不易。

胡亥牢记母亲的叮嘱:务必要讨父王欢心,赢得宠爱。

"亥儿表现不错,看来近日功课用心了。

"嬴政龙颜大悦,示意母子二人入座。

"既然来了,正巧告知你们——再过些时日,天儿便要回到咸阳,届时你们随寡人一同出迎!"

"好~"胡亥奶声回应。

胡姬听闻此言,心中妒意更甚。

大王竟要亲自相迎?嬴天衡在嬴政心中的分量可想而知!

夏阿房却觉得此举不妥:"大王,天儿返都理应是他前来拜见父王,怎能劳您亲自迎接?"

与此同时,在另一处,赵高暗自思忖:必须设法与胡亥撇清关系才行......

嬴政朗声笑道:“这有何妨?先不论他往昔为秦国立下的汗马功劳,单是天儿领军攻破燕国,迫使赵国退让,而今更是不费一兵一卒便收服大han国,为寡人招揽贤才的功绩,就值得寡人亲自相迎!”

“你莫非不知?武安君与王翦将军都对他赞誉有加,寡人若不出面,秦国百姓还以为寡人慢待功臣!”

“王上!”胡姬柔声劝道,“阿房姐姐所言不无道理。

“太子殿下如今声望如日中天,若王上亲自迎接,恐招来非议,这对您与太子殿下都不利。

“以臣妾之见,不妨让阿房姐姐代您前往,既能彰显王上心意,又合乎母子之情,他人也无话可说。

胡姬暗自盘算,绝不愿见嬴天衡此刻再添风光——若太子威势更盛,胡亥何时才能崭露头角?

胡亥正得王宠,她心中早已滋生妄念。

那两岁孩童表现出的心机,背后岂能没有她的推波助澜?

侍立一旁的赵高背脊渗出冷汗。

愚蠢至极!

这胡姬竟敢离间王上与嬴天衡?他暗忖是否该辞去胡亥太傅之职。

教导皇子本是殊荣,可这对母子图谋不轨,分明要与嬴天衡为敌。

赵高岂敢涉足这取死之道?

“寡主意已决!”嬴政沉下脸,“何须你来多嘴?”

“退下!”

胡姬那点心思,如何瞒得过他的眼睛?纵然宠爱胡亥,也绝不容许他们逾越本分。

在嬴政心中,胡亥永远不及嬴天衡分毫。

单是那胡人血脉,就注定与储位无缘。

“臣妾知罪......”

胡姬面如土色,慌忙领着胡亥退出殿外。

夏阿房轻叹道:“王上,胡姬终究出于好意......”

她与嬴政伉俪情深,又因嬴天衡的缘故,说话颇有分量。

但哪些话该说,哪些事当避,她向来把握得当。

胡姬方才真是好心?夏阿房心如明镜。

作为大秦的皇后,她深知维持后宫安宁的重要性,更清楚胡姬母子与嬴天衡之间的差距犹如天堑。

无论是谋略还是实力,嬴天衡都远胜他们太多。

这根本不在同一层次!

嬴政叹道:"她的心思你何尝不明白?你,总是这般心软!"

"这话在寡人面前说说也就罢了,只要不太过分,寡人可以装作不知。

"

"但若让天儿知晓此事,你应该能料到她的结局。

"

这绝非危言耸听。

若嬴天衡得知胡姬在背后作祟,恐怕会直接取其性命。

即便顾及嬴政的颜面不会明着处置,但胡姬也很可能遭遇"意外",这一点毋庸置疑。

"朝中有些人确实需要敲打了。

"

随着秦国日益强盛,有些人似乎忘记了这一切是谁带来的。

嬴天衡不过暂离数月,就有人妄图离间父子之情。

无论这是受人指使还是他们本心如此,都触及了嬴政的底线。

比如李斯...

若不加以惩戒,待嬴天衡归来时恐怕就要血洗朝堂了,毕竟这已不是第一次。

"启禀王上,太子殿下已抵达咸阳城外,即将入城。

"

嬴政率领宗室成员与文武百官立于城头等候。

赵高低声禀报:"王上,胡亥公子染了风寒,今日未能前来。

"

嬴政反问:"是真病还是装病?"

赵高不敢隐瞒:"御医已诊断过,确实染病。

"

"既如此,那便随他去吧。

"

赵高敏锐地察觉到,嬴政心中已生不悦,只是未明言。

"传令下去,所有人务必肃立静候。

太子为秦国连克两国,立下不世之功,任何人不得怠慢!"

"章邯,王翦和蒙骜两位老将军可到了?太子将至。

"嬴政淡然问道。

天寒地冻,考虑到两位老将军年事已高,嬴政本就不打算让他们在风雪中久候。

这两位自他回咸阳以来便鼎力相助,对秦国的功绩有目共睹,故享有特殊待遇。

蒙府之中...

"王上派人传信,太子殿下已至咸阳城外,我们该动身了。

"

蒙骜说着吩咐下人:"速去备马。

"

"诺..."

下人领命而去,匆匆准备马匹。

蒙骜与王翦皆欲在嬴天衡面前表现,希冀日后征讨四国时能得统帅之职。

如今嬴天衡麾下人才济济,更有复生的武安君白起坐镇,若不主动逢迎,恐怕将来连残羹剩饭都分不着。

近日咸阳城欢腾喧嚣,士卒于街巷间往来巡逻,维持秩序。

嬴天衡凯旋的消息已传遍全城。

若仅是归来倒也不至于如此轰动,可自他离都起,先破燕国,再兵不血刃吞并han国,一举灭掉两国,这般功绩自然引得举城沸腾。

“太子殿下要回城了,快去瞧瞧!”

“掌柜的,我的菜呢?你往哪儿跑?”

“还惦记什么菜?老子要去迎太子殿下,没空伺候!”

“………”

街头巷尾尽是这般议论,整座咸阳城都沉浸在喧嚣之中。

城门处——

“报!太子殿下距城尚有十里!”

“报!太子殿下距城仅余五里!”

“报!太子殿下已至一里外!”

探马接连驰报,很快,隆隆马蹄声由远及近,玄甲军列阵而至,铁甲森然。

其后数辆马车缓缓跟随。

王翦、蒙骜率众上前,躬身行礼:“臣等恭迎太子殿下!”

百官齐声附和:“臣等恭迎太子殿下!”

嬴政携夏阿房步下城楼,欣慰道:“天儿,此番辛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