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魔星入朝(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尼巴鲁的猫》最新章节。
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深秋。长安城。
这座当世最宏伟的帝都,依旧沉浸在“开元全盛日”的余晖里,只是这余晖,已然带上了几分迟暮的燥热与虚浮的艳丽。朱雀大街人流如织,胡商驼队带来远方的香料与奇珍,酒肆歌楼传出靡靡的丝竹之音,达官贵人的车驾镶金嵌玉,招摇过市。然而,在这浮华喧嚣的表象之下,一股无形的、令人不安的暗流正在涌动。连年对外用兵(怛罗斯新败消息被严密封锁)、权相李林甫把持朝政十九年留下的积弊、府兵制败坏导致的边镇坐大、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帝国的根基,正在华丽的锦袍之下悄然朽坏。
城南,紧邻皇城,一处新近落成、极尽奢华的府邸,正是当朝新贵、御史大夫杨国忠的宅邸。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奇花异石遍布庭院,其豪奢程度直逼王侯。仆役如云,皆屏息凝神,行走间不敢发出半点声响。府邸深处,一间门窗紧闭、焚着名贵龙涎香的书房内,气氛却异常凝重。
杨国忠,这位因堂妹杨玉环(杨贵妃)而平步青云的弄臣,此刻正焦躁不安地在猩红的地毯上来回踱步。他年约四十许,面容本算端正,但因长期浸淫权力与酒色,眼袋浮肿,眉宇间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阴鸷与刻薄。华丽的紫袍玉带,也掩不住他内心的惶恐。
“废物!一群废物!” 他猛地抓起书案上一个产自邢窑的极品白瓷茶盏,狠狠掼在地上!清脆的碎裂声在寂静的书房里格外刺耳。茶水四溅,名贵的茶叶如同垃圾般粘在昂贵的波斯地毯上。
“相爷息怒!” 匍匐在地的几名心腹幕僚和管事吓得浑身一抖,头埋得更低了。
“息怒?本相如何息怒?!” 杨国忠的声音因为愤怒而尖锐,“让你们找个能压过李林甫那老匹夫‘金匮之书’(李林甫曾编《开元礼》,自诩文治)的祥瑞,找了多久了?嗯?一群饭桶!眼看那老东西病得快死了,正是本相取而代之、独揽大权的关键时候!若不能献上惊天祥瑞,让陛下龙颜大悦,如何能显出本相的天命所归?!如何能堵住那些清流腐儒的嘴?!”
他口中的“金匮之书”,是指前任权相李林甫主持编纂、象征文治功绩的《唐六典》。李林甫病重,朝堂权力即将洗牌,杨国忠急于寻找压倒性的“天命”象征,稳固并扩张自己的权势。然而,寻访祥瑞之事进展缓慢,普通的麒麟献瑞、甘露降庭之说早已无法打动日渐沉迷享乐与神仙术的玄宗皇帝。
就在这时——
“相爷!相爷!” 书房门被猛地推开,一个衣衫褴褛、满面风尘、却难掩狂喜之色的汉子几乎是滚了进来。他叫胡三,是杨国忠派往西域的众多“寻宝使”之一。
“慌什么!成何体统!” 杨国忠正在气头上,厉声呵斥。
“相爷!祥瑞!天大的祥瑞啊!” 胡三顾不得礼仪,跪在地上,双手高高捧起一个用破旧油布层层包裹的小包,声音因激动而颤抖,“小的…小的在怛罗斯战场…死人堆里…捡到的!是…是天神打碎魔剑留下的神物!”
“怛罗斯?” 杨国忠瞳孔猛地一缩。那是他极力掩盖的败绩,是悬在他头上的利剑!他一把夺过油布包,粗暴地撕扯开。
当包裹被彻底打开,露出里面那枚约指甲盖大小、边缘锐利、颜色深邃如凝固血痂的暗红宝石碎片时——
嗡!
一股难以言喻的冰冷悸动,如同一条滑腻的毒蛇,瞬间顺着杨国忠的手指钻入他的体内!书房内燃烧的龙涎香仿佛瞬间失去了芬芳,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淡淡的、如同铁锈混合着腐败血液的腥甜气息。烛火无风自动,诡异地摇曳了一下。
杨国忠浑身一僵,仿佛被无形的冰水浇透!但紧接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强烈的、令人灵魂颤栗的渴望与贪婪,如同火山喷发般从他心底最深处狂涌而出!他的眼睛死死盯着掌中那枚碎片,呼吸变得粗重,瞳孔中映出碎片深处那一点极其微弱、却顽强闪烁着的淡金色光晕,如同黑暗中诱惑飞蛾的烛火。
“神…神物…” 杨国忠的声音干涩沙哑,带着一种近乎梦呓的迷醉。他仿佛看到了自己手持此物,进献御前,龙颜大悦,加官进爵,权倾朝野,连贵妃娘娘都对他另眼相看… 所有阻碍他的人,都将在这“神物”的光辉下灰飞烟灭!
“好!好!胡三!你立下大功!重重有赏!不!封官!本相重重封赏你!” 杨国忠猛地攥紧碎片,锋利的边缘甚至割破了他的掌心,渗出一丝鲜血。但他浑然不觉,狂喜扭曲了他的面容,“快!传最好的玉匠!不!把宫里将作监的大匠给本相‘请’来!立刻!马上!本相要把它…镶嵌在进献陛下的祥瑞之首!”
……
大明宫,兴庆宫。玄宗皇帝李隆基晚年的主要居所,比庄严肃穆的大明宫更多了几分奢靡享乐的脂粉气息。龙池畔,水殿风来,丝竹管弦之声日夜不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御书房内,沉香袅袅。年近七旬的玄宗,身着明黄色常服,斜倚在软榻上。曾经锐利如鹰的眼眸如今已有些浑浊,眼角堆叠着岁月的沟壑,两鬓染霜。他手中把玩着一柄玉如意,显得有些心不在焉。案几上,堆积着来自各地的奏疏,大多被朱笔随意画了个圈,留中不发。帝国的繁杂政务,早已让他感到厌倦,唯有贵妃的霓裳羽衣,方士的海外仙丹,方能让他提起些许精神。
“陛下,御史大夫杨国忠有祥瑞进献,于殿外候旨。” 高力士那特有的、带着恭谨与一丝不易察觉忧虑的嗓音在门外响起。
“哦?国忠又寻到什么新奇玩意儿了?” 玄宗懒洋洋地抬了抬眼皮,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对于这位贵妃的堂兄,他向来宽容,尤其喜欢他总能弄些新奇有趣的东西来讨自己欢心。
“宣。”
片刻,杨国忠躬着身,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紫檀木托盘,趋步而入。托盘上覆盖着明黄色的锦缎。他走到御案前数步,恭敬跪下,将托盘高举过头顶。
“臣杨国忠,叩见吾皇万岁!天佑大唐,祥瑞自显!臣幸不辱命,于昆仑之墟,感天应地,得此‘赤霄神晶’!此乃天赐圣物,昭示陛下圣德感天,大唐国运永昌!” 杨国忠的声音洪亮而充满激动,仿佛发自肺腑。
高力士上前,轻轻揭开锦缎。
刹那间,整个御书房的光线仿佛都黯淡了一瞬!所有人的目光都被托盘中央那件物品牢牢吸引!
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白玉莲花座。莲瓣舒展,温润生光。而在莲花的花心处,并非莲蓬,而是镶嵌着一枚深邃如凝血、边缘锐利、散发着幽幽暗红光泽的宝石碎片!正是杨国忠在怛罗斯所得!此刻,它被巧匠精心镶嵌在白玉莲台之中,周围还点缀着数颗细小的、光芒璀璨的极品金刚石,如同众星捧月,更衬得那暗红碎片神秘而尊贵。碎片深处,那一点微弱的淡金色光晕,在白玉的映衬下,竟也显出几分神圣的意味。
一股难以言喻的、冰冷而魅惑的气息,随着锦缎的揭开,悄然弥漫开来。龙池畔吹来的暖风似乎都带上了一丝寒意。
玄宗皇帝浑浊的眼睛骤然亮了起来!他坐直了身体,紧紧盯着那白玉莲台上的暗红碎片,脸上露出孩童发现新奇玩具般的惊喜与痴迷。“赤霄神晶?昆仑之墟?好!好名字!好宝物!” 他伸出手,似乎想亲自触摸。
“陛下且慢!” 高力士不动声色地微微上前半步,恰好挡住玄宗探出的手。这位服侍玄宗数十年的老宦官,浑浊的眼眸深处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警惕。他在这深宫沉浮一生,对气息的感知远比常人敏锐。这所谓的“神晶”,给他一种极其不舒服的感觉,那暗红的光芒深处,仿佛隐藏着某种冰冷、贪婪、不祥的东西。尤其是当杨国忠捧着它进来时,老宦官敏锐地察觉到皇帝陛下眼神中那一闪而逝的、被强烈吸引乃至迷醉的光芒,这光芒让他感到不安。
“此等神物,乃天地所钟,灵性非凡。陛下乃真龙天子,万金之躯,待老奴让司天监的博士们先行供奉、祈福,待其灵性安顺,再呈于陛下御览把玩,方为稳妥。” 高力士的声音恭敬而沉稳,理由也冠冕堂皇。
玄宗的手停在半空,脸上掠过一丝不悦,但看着高力士那张忠诚而布满皱纹的脸,想到他多年来的服侍,那点不快终究压了下去。“嗯…力士所言有理。那就…先送去太清宫,让张果老(着名方士)他们看看,做个法事,沾沾仙气也好。” 他的目光依旧恋恋不舍地粘在那暗红碎片上。
“陛下圣明!” 杨国忠心中暗骂高力士多事,脸上却堆满谄媚的笑容,“此神晶确有灵性!臣得此物时,曾于梦中得神人指点,言此晶乃天界‘破军星’之精魄所化,主杀伐,更主开疆拓土、慑服万邦!陛下持之,必能威加四海,远迈秦皇汉武!” 他巧妙地避开了怛罗斯的忌讳,将碎片与开疆拓土的武功联系起来,正投玄宗晚年好大喜功之所好。
果然,玄宗闻言,眼中的痴迷瞬间转为炽热!“破军星精魄?主杀伐开疆?好!好!哈哈哈!国忠,你真是朕的福星!” 他龙颜大悦,“速将此宝送往太清宫!待吉日,朕要亲自设坛祭告天地!”
“臣遵旨!” 杨国忠心中狂喜,叩首领命,眼角余光瞥向高力士,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阴冷和得意。
……
数日后,范阳(今北京)。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东平郡王安禄山的府邸。
此处气象,与长安的奢华靡丽截然不同。没有精巧的亭台楼阁,取而代之的是宏大的、充满塞外雄浑气息的殿宇。巨大的演武场上,数千精兵顶盔掼甲,操练之声震天动地,杀气盈野。府邸深处,守卫森严,皆是安禄山从同罗、奚、契丹等部族中精选的心腹“曳落河”(意为壮士),眼神剽悍,如同择人而噬的猛兽。
一间完全由整块黑色巨石垒砌而成、形如堡垒的密室中。安禄山那庞大如肉山般的身躯,仅着一件宽松的胡袍,盘坐在一张巨大的白虎皮上。烛火摇曳,映照着他那张布满横肉、胡须虬结的脸庞。小眼睛深陷在肥肉里,此刻却闪烁着一种与庞大身躯不相称的、如同孤狼般的幽光。他手中紧紧攥着一份来自长安的密报,厚实的纸张几乎被他捏碎。
“杨国忠…赤霄神晶…破军星精魄…祥瑞…” 安禄山的声音低沉而缓慢,如同闷雷在胸腔滚动,带着浓重的塞外腔调。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充满了刻骨的怨毒与…一丝难以抑制的贪婪。
“父帅!” 侍立一旁的心腹谋士高尚,察言观色,低声道,“杨国忠此獠,仗着贵妃之势,欺君罔上,构陷忠良(指李林甫旧部及与安禄山不和的官员),如今又献上这劳什子‘神晶’,分明是想独霸朝纲!他视父帅为眼中钉肉中刺久矣!若让他得逞,恐…”
“恐什么?” 安禄山猛地抬起头,小眼睛里的凶光如同实质,“恐他对本帅下手?哼!本帅手握三镇雄兵二十万!他杨国忠算个什么东西?一个靠裙带爬上来的弄臣!长安城里那些只会吟风弄月的废物,也配动本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