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火海最盛时(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三国:吕布,一戟破万法》最新章节。
——
天明之前,火线收拢成几团暗红。
‘义灯’仍在,法牌仍立,工部榜前的人睡在地上,一臂抱箱,一臂枕书。
张辽站在‘不居之簿’前,蘸墨盖印,手臂酸得抬不起来,仍旧没有停。把袖口往上挽了挽:“歇一刻。”
张辽摇头:“等日出。”
“日出之后呢?”
“‘不居’第二日,‘籍贯再定’第二里。”
张辽笑,一边笑一边打了个哈欠。
敌楼之上,吕布望着将亮未亮的天,忽然抬手,向空无一人的洛阳行了一礼。
他不是向董卓行,他向这座被旧时代扭曲的城行:“葬你,不是灭你。”他低声道,“是让你换骨。”
——
日出之时,洛阳城像一块从冷铁里拔出来的红铁,热气尚存,形状却稳。
‘善后司’四处鸣锤,‘工部营’开张,‘义棚’人流成线,‘驿传四枢’派人往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北门外,第一批愿归河东的迁民队在‘护送牌’与‘择义印’下结队而行,路券上钤着‘义灯’的印,像一只简单而坚固的手。
城头风更大了,‘义灯’伏下去,又站起来。陈宫收起夜里写的册子,把最后一个词圈了个小红:“不居”。
吕布负戟而立,眼底没有火,只有水——一条要从西来、从南来、从东来、从北来汇入河东的水。他转身,对张辽、高顺道:“三日后,再小战三合,‘点背’不改。今日、明日,不闻战声,只闻锤声、木声与读书声。”
“喏。”
——
午时,贵德坊口,一位挑担老把昨夜踩皱的“白抄”摊在石上,让阳光把那四个字晒了一晒——“不胜其苦”。
他伸手抚了抚,又从义棚领到的新纸上写了四个字,贴在“白抄”旁:“愿与共济”。
有人路过,停住,读完,点头。又有人停住,读完,笑了。
笑意沿着坊口的风走,轻轻地,把昨夜火留下的灰抖落了一点。
城南井边,一名被高顺‘点背’过的抢掠汉子憨憨地扛水上来,站在法牌旁挠头。
他看见牌上的字,读不全,指着“扰粮者拿”几个字问旁边的孩子:“这个念啥?”孩子奶声奶气念给他听。他点点头,咧嘴:“我……不拿了。”
远处,曹操在门内立了一柱高高的“护器重”之牌,荀彧笑着道:“他把‘法岛’做成岛与桥。”
近处,吕布与张辽、陈宫、高顺站在‘不居之簿’前,不约而同地沉默了一瞬。沉默里,有风,有尘,有一种从心底出来的冷与热的交错。
吕布最后看了一眼洛阳,再看了一眼那盏灯。
灯在,他便转身。披风被风推了一下,又落下。他的声音沿着城砖与旗杆的缝隙缓缓滑下去:“落子。”
他没有把子落在洛阳,他把子落在河东——那儿是土,是盐,是铁,是要把‘义灯’与‘法牌’一起立起来的地。
‘霸主’挥手弃帝都,烈火焚城葬旧都。
火在背后,路在前头。有人回望,有人不回望。
有人在地上写字,有人在心里写字。旧在灰里,新在风里。风吹过‘义灯’,灯伏了伏,又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