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山东民团整合,形成辅助战力(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龙旗》最新章节。
周围的民团士兵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问:“张老兵,俺也试试!”“这枪比锄头厉害多了!”
赵承宗看着这一幕,对王巢说:“将军,您看,这些小伙子都是好苗子,就是缺装备、缺训练。等装备齐了,再练上几个月,肯定能成气候。”
王巢点点头,目光落在演武场旁边的防御工事上——几名民团士兵正在老兵的指导下,加固土城墙,挖护城河。“赵老将军,除了训练射击,防御工事的守卫也很重要。青州靠近鲁中山区,常有土匪出没,让民团守住这些工事,能减轻卫所军的压力。”
正说着,一名民团斥候骑着马赶来,翻身下马喊道:“赵总团长!王将军!青州西南的黑风口来了一股土匪,大概五十人,抢了山下的两个村子,正往这边来!”
赵承宗眼睛一眯,拔出腰刀:“张铁柱,带第二分团第一队的五十人,跟俺去剿匪!”
张铁柱立刻集合士兵,五十名民团士兵背着轻型燧发枪,穿着简易盔甲,跟着赵承宗往黑风口赶。王巢也骑马跟了过去,想看看整合后的民团实战能力。
黑风口是一处山谷,土匪们正坐在谷口分赃,地上堆着抢来的粮食和布匹。赵承宗让士兵们分成两队,从山谷两侧包抄,自己则带着张铁柱和几名士兵,从正面吸引土匪注意。
“里面的土匪听着!放下赃物,投降不杀!”赵承宗喊道。
土匪头子是个满脸络腮胡的大汉,提着一把鬼头刀,嚣张地喊道:“哪来的毛贼,敢管爷爷的事?兄弟们,砍了他们!”
土匪们举着刀冲了过来,赵承宗大喊:“开枪!”
“砰砰砰!”五十支轻型燧发枪同时响起,前排的几名土匪应声倒地。剩下的土匪吓得愣在原地,还没反应过来,两侧的民团士兵已经冲了上来,手里拿着长枪和短刀,将土匪包围。
陈二柱也在其中,他握着枪,虽然手还在抖,但还是跟着冲了上去,对着一名想跑的土匪喊道:“不许动!”
土匪们见大势已去,纷纷扔下武器投降。不到半个时辰,五十名土匪就被全部抓获,抢来的赃物也被追回。陈二柱擦了擦脸上的汗,看着地上的土匪,又看了看手里的轻型燧发枪,笑着说:“这枪真管用!以前见了土匪就跑,现在敢跟他们拼了!”
赵承宗把土匪交给当地县衙处置,带着士兵们返回演武场。路上,他对王巢说:“将军,您看,只要有装备、有训练,民团就能派上大用场。以后各地的小股土匪、流民,交给民团就能解决,卫所军就能专心应对后金和流寇。”
王巢点点头,心里很是欣慰。接下来的一个月里,10个分团陆续完成了编制和装备发放。登莱的第一分团负责守卫造船厂和军工坊,每天都有民团士兵在厂区周围巡逻,确保蒸汽机床和战船的安全;济南的第五分团则协助卫所军加固城墙,训练士兵们如何在城墙上使用轻型燧发枪射击;鲁西南的第八分团靠近河南,常遇到流寇余部,他们在边境的防御工事里驻守,多次击退小股流寇,保护了当地百姓的安全。
九月初,秋收结束,山东各地进入农闲,民团的集中训练也正式开始。济南城外的演武场上,第五分团的两万名民团士兵排成整齐的队列,赵承宗骑着马,在队列前巡视。士兵们穿着统一的简易盔甲,背着轻型燧发枪,脸上带着昂扬的斗志。
“兄弟们!”赵承宗的声音洪亮,“咱们是山东民兵团,是山东百姓的守护者!现在咱们有枪、有盔甲、有训练,再也不是以前那散沙一盘的民团了!以后不管是土匪、流寇,还是后金的游骑,只要敢来山东,咱们就跟他们拼到底!”
“拼到底!拼到底!”士兵们的呐喊声震彻云霄,连远处的济南城都能听到。
王巢站在演武场的高台上,看着这一幕,心里感慨万千。他想起三个月前,山东民团还分散混乱,如今却成了一支有组织、有装备、有战斗力的辅助力量。这二十万民团,就像二十万颗钉子,钉在山东的各个角落,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稳。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演武场上,士兵们还在训练射击,枪声此起彼伏。王巢知道,整合民团只是第一步,未来还要继续改进装备,比如给民团配更多的轻型燧发枪,甚至是小型的蒸汽动力巡逻车;还要加强训练,让民团不仅能守地方,还能在战时支援卫所军。
他转身望向登莱的方向,那里的蒸汽机床还在运转,水师的战船已经升级了蒸汽动力,现在民团也整合完成——山东的根基,正一步步变得牢固。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大明的复兴,为了让这片土地上的百姓,能不再受战乱之苦,能安心种地、生活。
“赵老将军,”王巢对身边的赵承宗说,“下个月,咱们组织一次分团联合演练,让10个分团互相学习,看看谁的训练成果最好。”
赵承宗笑着点头:“好!俺这就去安排!保证让将军看到一支像样的民兵团!”
演武场上的枪声还在继续,夕阳把士兵们的影子拉得很长。王巢知道,属于山东民兵团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而属于大明复兴的道路,也正因为这一支支新生的力量,变得越来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