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海贸新局,开拓东洋(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龙旗》最新章节。
郑海立刻说道:“大人,共同清剿倭寇是好事,我们可以答应。不过,我们希望幕府能提供倭寇的动向情报,若是登州水师在日本沿海清剿倭寇,也希望幕府能提供必要的补给。”
松平信纲点头道:“没问题!我们会定期向登州提供倭寇情报,登州水师在日本沿海清剿时,可在长崎港补充淡水与粮食。”
双方当即达成“共同清剿倭寇”的口头协议,约定日后互通情报,协同作战。
离开奉行所后,苏明兴奋地说道:“郑统领,这可是意外之喜!有了幕府的支持,咱们清剿倭寇就更有把握了,以后登州到东洋的航线也会更加安全。”
郑海点头道:“没错!而且这也能让幕府看到咱们的实力,为后续的贸易往来铺路。咱们尽快返航,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公子。”
十月初,登州赴东洋贸易的船队顺利返回蓬莱港。当船队停靠在码头时,王巢早已带着官员与百姓在码头等候,看到商船上装满的白银、硫磺与铜矿石,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欢呼。
苏明快步走到王巢面前,激动地汇报:“公子,此次东洋贸易大获成功!共获利一百五十万两白银,带回硫磺两千吨、铜矿石一千吨,还与德川幕府达成了‘共同清剿倭寇’的口头协议!”
王巢闻言,脸上露出笑容:“做得好!苏总管,郑统领,你们辛苦了。这次贸易不仅为登州带来了财富与物资,还开拓了东洋新航线,意义重大。”
他又看向郑海,问道:“日本沿海的情况如何?倭寇残余势力还有多少?”
郑海回答:“公子,长崎港的日本守军战力一般,不过防御工事还算坚固。日本沿海仍有倭寇活动,但数量不多,主要集中在长崎附近海域。有了幕府的情报支持,咱们要清剿这些倭寇,难度不大。”
王巢点头道:“好!下一步,让水师加强对东洋航线的巡逻,同时根据郑统领带回的情报,制定清剿倭寇的计划。另外,苏总管,你要尽快组织第二批东洋商队,携带更多的丝绸、瓷器与燧发枪,前往长崎贸易,巩固咱们与幕府的关系,争取换取更多的硫磺与铜矿石。”
“属下遵命!”苏明与郑海同时抱拳应道。
随后,王巢让人将带回的硫磺与铜矿石运往军工坊。军工坊的工匠们看到这些原料,个个兴奋不已——有了充足的硫磺与铜矿石,他们就能制造更多的火药与火炮,为登州军提供更强的装备支持。
军工坊总管张铁匠来到王巢面前,激动地说道:“公子,有了这些硫磺与铜矿石,咱们每月能多制造五千斤火药、十门火炮!用不了多久,登州军的火炮数量就能翻倍!”
王巢笑着点头:“张总管,辛苦你们了。一定要保证火药与火炮的质量,每一件武器都要经过严格检验,不能出任何差错。”
“公子放心!属下一定严格把关,绝不让劣质武器流入军中!”张铁匠保证道。
与此同时,登州开拓东洋新航线、获利一百五十万两的消息,也很快传遍了登州与青州两地。商户们纷纷找上门来,希望能加入登州商帮,参与东洋贸易;百姓们则对王巢更加拥戴,认为他带领登州走向了繁荣富强。
几日后,王巢在府邸召开会议,召集沈文、萧影、郑海、苏明等人,商议后续的海贸计划。
“东洋航线已经打通,接下来,咱们要进一步扩大海贸规模。”王巢坐在主位上,看着众人说道,“苏总管,第二批东洋商队要尽快出发,同时要与幕府协商,在长崎港设立永久贸易据点,方便长期贸易。另外,要派人了解日本其他地区的需求,除了丝绸、瓷器与燧发枪,还可以携带其他货物,增加贸易种类。”
苏明点头道:“公子,属下已经在准备第二批商队的货物,计划携带丝绸八千匹、青花瓷五千件、燧发枪三百支,还有一些茶叶、糖与铁器。关于设立永久贸易据点,属下会在下次贸易时与松平信纲协商,争取达成协议。”
王巢又看向萧影:“萧统领,情报局要加强对日本的情报收集,了解德川幕府的内部情况、各地的势力分布与海防部署。另外,要密切关注倭寇残余势力的动向,及时将情报传递给水师,协助水师清剿倭寇。”
萧影应道:“属下明白!情报局已经安排了两名侦查员,伪装成商人,随第二批商队前往长崎,负责收集日本的情报。同时,咱们在朝鲜的情报站也会密切关注日本沿海的倭寇动向,确保情报及时准确。”
“郑统领,水师要做好准备,一方面加强东洋航线的巡逻,保护商队安全;另一方面,根据情报局的情报,制定清剿倭寇的计划,尽快清除日本沿海的倭寇残余势力,为海贸航线扫清障碍。”王巢看向郑海,继续说道。
郑海抱拳应道:“公子放心!水师已经组建了专门的巡逻船队,负责东洋航线的安全。清剿倭寇的计划也在制定中,只要情报到位,咱们有信心在三个月内清除日本沿海的倭寇。”
沈文也补充道:“公子,随着海贸的扩大,登州的财政收入会大幅增加。咱们可以用这些收入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修建更多的道路与码头,方便货物运输;同时,也可以扩大王家学堂与讲武堂的规模,培养更多的人才,为登州的长远发展储备力量。”
王巢点头道:“沈大人说得对!海贸带来的财富,要用到登州的建设与人才培养上,让登州不仅富裕,还要强大。只有这样,咱们才能在乱世中立足,保护百姓不受战乱之苦。”
会议结束后,众人各司其职,开始忙碌起来。苏明加快了第二批东洋商队的准备工作;郑海组织水师士兵进行训练,制定清剿倭寇的计划;萧影安排侦查员随商队前往日本;沈文则着手规划道路与码头的修建。
十月中旬,第二批登州东洋商队从蓬莱港出发,朝着长崎港驶去。与第一批商队相比,第二批商队的规模更大,货物更多,还携带了两名情报局的侦查员。百姓们聚集在码头,为商队送行,期待着商队能再次带来好消息。
王巢站在码头上,望着远去的船队,心中充满了期待。他知道,开拓东洋航线只是登州海贸的第一步,未来,他还要带领登州商队驶向更远的地方,将登州的影响力扩展到全球,让登州成为乱世中的一方净土,成为百姓们安居乐业的家园。
而此时的长崎港,松平信纲已经收到了登州第二批商队即将到来的消息。他站在码头的了望塔上,望着远方的海面,心中暗自思索:登州的实力远超他的预期,无论是水师战力,还是贸易货物,都非常出色。与登州加强合作,不仅能获得珍贵的燧发枪与丰富的物资,还能借助登州水师清剿倭寇,对幕府来说,百利而无一害。
他转身对身边的随从说道:“通知下去,登州商队抵达后,要以最高规格接待。另外,准备好更多的白银、硫磺与铜矿石,这次一定要与登州达成长期贸易协议,还要尽快落实共同清剿倭寇的计划。”
随从躬身应道:“是,大人!”
海风吹拂着海面,也吹拂着登州与日本之间的贸易纽带。随着第二批商队的出发,登州与德川幕府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东洋航线也逐渐成为登州海贸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王巢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登州的海贸版图还会不断扩大,书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