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落子西伯利亚(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1800年之龙腾四海》最新章节。

蒙古统治时期的两百四十年里,给俄罗斯民族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考古证据显示,蒙古贵族与俄罗斯上层频繁通婚,贵族阶层率先融入蒙古血统,这种融合逐渐扩展到普通民众。语言学家发现,现代俄语中约150个词汇直接源自蒙古语,如俄语中的“钱”、“国库”等,都直接使用了蒙古语发音。更深远的影响体现在政治制度上,莫斯科公国崛起的模式与蒙古帝国的分封体制惊人相似,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并存的治理结构,正是蒙古政治传统的延续。莫斯科公国本质上都是金帐汗国的继承人,其崛起过程可视作在蒙古帝国分崩离析之后收复故土重新复兴的过程。

俄罗斯民族与蒙古族文化的共通性首先体现在游牧与农耕文明的融合特质上。蒙古族作为典型的游牧民族,其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塑造了独特的文化形态;而俄罗斯民族虽以农耕为主,却继承了草原民族的流动性与扩张性。材料显示,俄罗斯人基因里仍保留着10%-15%的亚洲血统,如高颧骨、浅褐色眼睛等特征,正是这种融合的生理印记。在精神层面,两者都崇尚勇武精神,蒙古史诗《蒙古秘史》与俄罗斯民间文学都歌颂英雄主义;都保持着对自然的敬畏,萨满教信仰在蒙古族中传承至今,在俄罗斯则演化为对森林守护神等民间信仰。

政治文化上的共通性更为显着。蒙古帝国的分封和集权二元体制深刻影响了俄罗斯的国家建构:金帐汗国对罗斯诸公国实行间接统治,保留地方王公权力的同时要求效忠纳贡,这种模式被莫斯科公国继承并发展为中央集权制度。材料揭示,俄罗斯中央掌控的主要是军事权力,内部存在很多具有相当独立性的地区权力,这正是蒙古政治遗产的现代表现。语言学家指出,俄语中的一词直接源自蒙古语察合台克里姆林城堡,本就是蒙古语词汇。

在民族性格方面,俄罗斯人与蒙古族展现出惊人的相似性。两者都具有鲜明的双重性格特征:既有豪爽热情的一面,又有内敛忧郁的时刻;既崇尚集体主义,又尊重个人勇武。蒙古族两面性突出的特质在俄罗斯人身上同样明显,他们可以为理想献身,也会为现实妥协;既向往崇高,又不乏实用主义。这种性格的形成与欧亚大陆极端的气候环境密切相关,严酷的自然条件塑造了两个民族坚韧不拔的生存意志。

宗教文化上,虽然俄罗斯族主要信仰东正教,蒙古族传统上信奉藏传佛教,但两者都保持着对原始信仰的尊重。材料显示,俄罗斯某些地区仍保留传统信仰,崇拜精灵,这与蒙古族萨满教信仰的延续异曲同工。在艺术领域,俄罗斯音乐舞蹈的奔放风格与蒙古长调、呼麦的辽阔意境有着精神上的共鸣;俄罗斯套娃的多层结构与蒙古包的同心圆设计,都体现了对宇宙层次的理解。

从基辅罗斯到莫斯科公国,从金帐汗国到俄罗斯帝国,俄罗斯民族的形成史就是一部欧亚大陆文明的对话史。蒙古族文化如同基因链条中的关键片段,嵌入了俄罗斯民族的血脉之中。今天,当我们观察克里姆林宫的建筑风格、俄罗斯军队的战术思想、甚至普通俄罗斯人对广袤空间的特殊情感时,都能发现这种跨文明融合的深刻印记”

“所以,这是一个奇怪的民族,将现代技术,农耕和游牧完美的结合?”,邱三田再次从沉思里醒来。

郑一娘给邱三田的任务是:“去征服这片大地”。

郑一娘的分析其实很有道理,“每个俄罗斯的军事堡垒其实都不大,最小的只有百人,最大的也不过两千人。邱三田,你拥有两千能够飞翔的战士,你要好好想一想如何用两千人征服整个西伯利亚。”

是啊!

西伯利亚,这个名字来自西伯利亚汗国的名称。俄语“西伯”最初是16世纪位于今秋明附近的鞑靼人堡垒“卡什利克”之名,该汗国以此为核心。

16世纪俄国征服此地后,名称被扩展指称整个地区。

郑文渊说:“首次东征主力为哥萨克首领叶尔马克率领的队伍,规模约为840人,他们在1582年11月4日击败库楚姆汗、进入汗国首府。他们仅仅用八百人就拿下了广阔的西伯利亚汗国。今日的西伯利亚地区,绝大部分军事堡垒还是滑膛枪部队,他们没有线膛武器,他们没有迫击炮,他们还是上一个时代的武器,我们有武装优势。就如同曾经的俄国滑膛枪队,比西伯利亚汗国的弓箭更有优势一样,只要方法得当,我们两千人确实能够征服西伯利亚堡垒群。”

邱三田和郑文渊两人最后的计划是:剥玉米战术。

一层层剥离俄国人的统治权,先从西伯利亚各原住民部落开始,他们现在要找到那些和俄国人有世仇的原住民小部落。

然后,提供武器,训练,并利用空中运输能力提供远程军事保护。

这是整个西伯利亚这个大玉米的最外层。

然后,是更大一点的部落,通过小部落为交易窗口,大量收购这些部落的牲口和皮毛,让西伯利亚俄国商队购买不到大量的皮毛,陷入经济危机。

郑文渊在分析完俄国人的军事制度后指出,“俄国人的军队和商队是一体的,你可以认为他们是一个军事经济体,俄罗斯整个远东其实是一个独立经济体。俄罗斯之所以能够不断扩张,根本原因是他们的投入并不大,甚至能有盈余。所以第二步剥掉的是利润,我们要让他们的经济出现负数,这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要让西伯利亚成为俄国人的负担!

第三步是让贸易线和补给线不再安全,要不断让俄国人加大这些线路安全的投入,让整个西伯利亚的旅程变为痛苦之旅。让负数不断扩大,那圣彼得堡就要认真思考还要不要维持这里的统治了。

要知道,如果全部都由圣彼得堡来发军人的军饷,并养活移民,那俄国等于增加了十万军队需要供养。”

郑一娘最后的总结是:“西面,俄国在和德国开撕;西南面他们和奥斯曼帝国开战,东面如果还亏损,他们会很快耗光国力!”

邱三田想不明白,“为什么会三面开战?”

郑一娘冷笑:“他们的第一执政,伊万阁下可能以为东方还是满清吧,只要谈判就有好处。可这一次,我们不再谈判!就算谈判,我们要的是,整个乌拉尔山脉以东的所有土地,他们不可能答应!”

邱三田问了一个问题,“这么大的土地,可天气寒冷,不会有多少人愿意移民的。”

郑一娘笑了,“那里有矿,有油,我们准备修铁路和码头,不断向北延伸,慢慢打通这些矿山和油田,依托矿山城市来开发整个西伯利亚。”

她看着地图说道:“要知道,我们的东北离西伯利亚很近,而圣彼得堡太远。”

她的手指落在乌拉尔山脉上,“到这里,双方的距离是一半,我觉得合理!”

好吧,邱三田能说什么?郑大统领觉得合理,那就合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郑一娘最后抛出王炸,“虽然,我不会成立新的马祖军,但我依然会写信给总长,希望西伯利亚的矿山产出能够有百分之五的利润留在北方军团,作为军事经费。”

她强调:“军队人数不会有太大变化,但我们将会有更多新的装备。为了鼓励参军,我们北方军团士兵和军官的待遇也会更好,同时士兵可以在西伯利亚拥有百亩土地,可以建造自己的庄园。最先开发的是阿尔泰,萨彦岭到达乌尔,一千人的采矿队已经组建,明年春天将会入驻,那里有丰富的银矿和金矿,一年后就能看到成果。”

邱三田现在明白了,他们也将和俄国人一样,将在西伯利亚构成军事和经济共同体,不过他们依靠的是大型矿山,而俄国人依靠皮毛贸易。

邱三田越来越明白了,战争本身不是目的,目的也不是国土,目的是财富!

谁掌握快速变现财富的方式,谁能更好的消化资源,谁就更加有动力投入战争。

邱三田猛然意识到,这世界本身的行为,无论是战争还是政治,其实都围绕经济!或者直白点说,就是是围绕金币和银币。

现在,邱三田他们寻找地图上的那些小部落,就是要一层层剥开俄罗斯在远东地区的保护外壳。

这就是围棋里面的落子,落在角落,很不显眼,可一旦四个角都落满了,且留足气眼,那就会让俄国人非常难受。

偏远地区的小部落,一旦武装化。传统俄军将难以派大军深入西伯利亚的腹地,游击战会让漫长的行军成为灾难,想通过武力来瓦解这种偏远地区的武装小部落,难度极高!如果,再加上北方军团的飞行部队支援,俄国的地面武装本身都将陷入危机,这个联合体将是一个极其强大的军事贸易联盟体。

若西伯利亚是棋盘,那小部落就是横竖线的交叉点位,军火,武装教官和贸易是棋子,而邱三田的飞行营就是北方军团落子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