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苍狼入西域,疾风进远东(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1800年之龙腾四海》最新章节。
海军军官继续问道,“第二年什么时候解冻?”
邱清泉说道:“四月底左右。”
众人无语!
四月底解冻,十月初开始下雪,只有五个月的行动期?
邱三田问道:“雅克萨有多少俄军?”
一名参谋说道:“根据情报而言,雅克萨有三千俄军入驻,他们携带了一年的口粮。”
众人再次倒抽冷气。
邱三田不明白山东海军的表情,问道,“有什么问题?”
“你看,雅克萨这个地方,位于黑龙江上游北岸,是进入黑龙江中下游的咽喉要地。”海军军官指着地图,“1685年第一次雅克萨之战,清军靠着红衣大炮,三天就打下来了。但俄国人不甘心,1686年又杀回来,而且这次他们学聪明了。”
邱三田皱眉:“他们做了什么?”
“他们重建了雅克萨城堡,这次不是木头堡垒,而是土木混合的坚固工事,据说是类似西方棱堡的结构,还囤积了大量粮食和火药。”李明解释道,“俄军有826人,其中100人装备燧发枪,700多人用火绳枪,还有12门火炮。而清军虽然有2100人,但火炮只有20门,大部分士兵还是冷兵器。”
邱三田惊讶道:“那清军怎么打?”
“清军一开始也尝试强攻。”李明调出模拟画面,“6月,萨布素率军抵达,炮轰雅克萨城,但俄军的城墙比第一次结实多了,清军的6磅炮(红夷大炮)打不垮它。更麻烦的是,俄军指挥官拜顿很狡猾,他让士兵躲在工事里,等清军冲锋时再开火。”
“结果呢?”
“'唉!死了很多人,始终打不进去!”,一名参谋叹息道。
“只能围困。”李明叹了口气,“从8月开始,清军在城外挖壕沟、筑壁垒,切断俄军的补给线,甚至派战船封锁江面,防止尼布楚的援军过来。但俄军粮食充足,清军火炮又打不穿城墙,只能硬耗。”
邱三田问:“那俄军没想过突围?”
“当然有!”李明调出战斗记录,“9月,俄军趁大雾进攻清军的土阜(高地),但被击退。10月,他们又组织突围,但都被清军打回去。最惨的是冬天,黑龙江气温降到零下40度,俄军缺粮少药,每天都有士兵冻死、饿死。”
“最后呢?”
“到1687年5月,雅克萨城里的俄军从800多人只剩150人,大部分非战斗减员。”李明关闭投影,“清军本可以一鼓作气攻下,但康熙帝不想硬拼,他更希望谈判解决。最终,沙俄同意和谈,清军才撤围。”
邱三田若有所思:“所以,第二次雅克萨会战不是打不下来,而是打得太艰难,清军只能靠耗?”
海军军官点头:“没错。火炮不如人、城墙太坚固、补给困难,清军只能用围困战术。但即便如此,俄军还是撑了近一年,可见当时攻城作战有多难。而这一次,他们还在扩建棱堡和城外的战壕。人数增加到了三千人,后装步枪和大炮也加强了,甚至还有大口径臼炮,这一仗会很惨烈。”
邱三田反问,“棱堡能强过240口径的超重型迫击炮?”
郑一娘摇头,“
那不可能!
但240重炮要移动困难,必须依靠拖拉机拉动,很多路段要修路和修桥。乐观估计,十台大家伙要到九月初才有可能抵达。”
邱清泉说道:“另外,从瑷珲防线到雅克萨瑷珲到雅克萨,陆路距离约为1340里(约合今700公里)。
路线需穿越外兴安岭余脉,平均海拔1200米。
森林茂密,部分路段需翻越山岗,地形起伏较大。
沿途分布着黑龙江支流,如额木尔河、科洛河及沼泽湿地,夏季泥泞难行,只有冬季结冰后才能成为主要交通通道,但那时候室外真能活活冻死人。
满清为保障雅克萨之战后勤,修筑了“奏捷之路”,从墨尔根至雅克萨驿道,设25个驿站,间距约60里。
但中间还是有很多山路和桥梁,需要重建以后才能通行重型拖拉机,这些都需要时间。”
海军军官说道:“所以,最乐观的估计,也要到明年的夏季才能发动对雅克萨的攻势!”
邱三田反问:“我能不能问个问题?”
郑一娘一挥手,“你问!”
邱三田看向他们,提出了一个神一样的问题,“为啥只能他们进攻我们?而我们只能等着?”
众人愣住了。。。
郑一娘想了想,问邱三田,“你想干什么?”
邱三田指着雅库茨克说道,“俄军的补给都来自那个城市对吗?”
众人全部点头。
邱三田再问,“满清打过吗?”
众人摇头。
郑一娘的眼睛微微眯起。
邱三田站直身体,向郑一娘请求道:“给我派一些当地向导,或者去过那里的商队,我带人去逛一逛,切断他们粮道!”
众人皆是哗然,
“现在反攻?”
“难道不是打退敌人以后?”
“我们现在只有三千多兵力,对方一万多人,难道不是应该把这两千人加入进来吗?”
“深入敌后,如何解决粮草问题?”
“俄国人沿路有驿站和要塞,用两百年才渗透进来,他们孤军深入太危险了!”
郑一娘没说话,她看着邱三田。
邱三田也没有说话,只是低着头看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