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一夜风暴(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1800年之龙腾四海》最新章节。
是的重油黏度极大,常温下呈半凝固或黏稠状,且闪点很高通常在130℃-250℃,远高于汽油的-43℃、柴油的55℃。
常温下,普通火焰的热量无法瞬间让重油达到可燃温度,也难以使其挥发产生足够浓度的可燃蒸气,因此直接用火焰点不着。
他们需要需先通过加热装置,设计一种用柴油加热的重油锅炉的预热器、这种船舶主机的燃油加热器,将重油加热至100℃以上,使其黏度降低、流动性增强并部分挥发,再用持续高温的火源,用柴油引燃火焰才能将其点燃。
这套系统会先将柴油燃烧,将重油锅炉预热至120℃-150℃,使其达到可雾化的状态,再通过小型柴油涡轮蒸汽机将雾化的重油喷入燃烧室,同时喷入少量柴油引燃火焰点燃整个重油燃烧室,用来持续加热高压水蒸汽锅炉。
而水蒸气锅炉有多个喷嘴,推动多级涡轮叶片高速旋转来提供动力。
这是一套,混合柴油,重油和蒸汽机的双锅炉系统。
但整个系统非常复杂,于是第二个小组出现了!
他们提出了第二个方案,利用现在的大型煤炭燃烧锅炉,向燃烧室喷射重油。油煤混烧的重油锅炉通过“油煤接力”实现可靠启动,稳燃,高热量值和节约燃煤;运行关键在于重油加热与雾化、煤粉配风优化及严格的安全联锁与切换时序。
重油点火快、燃烧温度高,能快速提升炉膛局部温度,为煤粉(尤其是难燃的低挥发分煤)创造更适宜的燃烧条件,减少因温度不足导致的不完全燃烧。
重油燃烧释放的热量可减缓炉膛内烟气降温速度,间接延长煤粉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让煤粉有更充足的时间与氧气接触并燃尽,从而降低飞灰中的未燃尽碳含量。
也就是这玩意还是以烧煤为主,但重油能够让不同品质的煤获得稳定的燃烧效果,也可以让每一吨煤都完全燃烧,延长船舶相同载重更长的航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四百人的油料燃烧研究小组和三百人的蒸汽涡轮机研究小组组成了两个联合研究小组,开始向全油燃烧系统和油煤混燃系统进军。
可谁也没有想到第一个小组里,出现了一个技术分支,它将推开新世界的大门。
这群研究人员,最开始都是水手学校的的专业研究小组,他们从最开始的三年小学教育,到今天有的人已经研究锅炉和蒸汽机已经长达十五年。
可以这么说,这些人的前半生都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每天研究一个东西,从早到晚都在思考如何提高燃烧效率和输出功率。
这里面已经有十人获得终生荣誉,按照中华国的规定,每提升每吨燃料燃烧时长百分之十,或者热量提升百分之十,或者同样燃烧值下功率输出每增加十马力,就能提报终生荣誉称号。
上述两个团队的七百人,分为广州,坤甸和铁矿港三个团队,每个团队都在两百到三百人。相互之间有竞争也有合作,最近十年,每年都有小组获得嘉奖,也有个人获得荣誉称号。
这只是冰山的一角,现在水手学校不再负责基础教育,广州府南洋贸易公司投资了有九十个普通小学,坤甸港投资了七十个小学,澳洲更是投资了两百个小学。总共拥有小学多达三百六十个,在读学生72万,每年向各个上级学校输送的优等生高达7万人。
三个妈祖水手学校,现在每一个都是一座小型城镇,人口多达十五万,有全套工业体系配套支撑各个研究需要的器械定制。同时,这些工厂也接收外部订单,自己可以获得一部分收益用于补充教育投入。
现在,小学的学制已经延伸到四年,他们向三个大型水手学校提供学员,而三个大型水手学校则招收各地的学子,直接投入各个研究环节的专业研究和制造小组。
你可以这么认为,中华国在小孩十岁时就开始确定了他们一生的学习和研究方向,物理,化学,军事,数学,法律,政治,媒体等等,多达十五个分支学科都有一群人研究终生。
在这个时代,科学其实全世界都在刚刚启蒙,马祖军拿出每年收益的百分之十投入教育和科研,这是疯狂的。
马祖军从1809年开始就投入教育资金,他们购买了大量产业用租金来平衡教育投资,过去九年他们每年为教育购买的各种物业和股份投资已经达到七百二十万两白银,这些租金和分红的收益高达每年能自己产生120万两白银收入。
光这一部分收入,每个妈祖学校学生一年的衣食住行需要耗费8两白银,这120万两白银的收入可以养活妈祖水手学校15万学子。
中华国的小学,目前只负责书本,老师和一顿中饭,平均下来只需要每年二两银子的投入,这需要140万两的投入。这里有一半的投入资金是来自水手学校附属工业的收入来提供的,另一半由政府出资。
李海潮和陈阿生在制定一个伟大的计划,那就是教育体系的自我循环系统,那就是投资妈祖水手学校的最新科研产品,让校办工厂慢慢企业化。
最开始的资金由中华银行出资,而后银行占有股份百分之二十,学校投入技术占据百分之三十,其余由社会募资完成。
他们希望在十年以内,培育出一百家大型企业,从而实现教育资金的自我循环和扩张。
马祖军非常奇葩的一点,那就是任何事都要能搞钱,任何东西都要能自我循环。
比如,三个大型妈祖军舰队就他娘的自己搞钱养活自己,政府其实最多给的钱就只有百分之三十,其余的百分之七十各个舰队拿着贸易权和基础产品差价,自己去搞贸易和土地去赚钱!
但中央也有一个鼓励政策,那就是每一个移民据点达到一万人口,且汉人和汉语言占据绝对地位,中央政府可以一次性投入五十万银两购买马祖军海外殖民地并入中央,由中央官员直辖,且保证不干涉马祖军原来产业,只需要正常交税就可以。
为什么这么干?那就是鼓励移民,鼓励开荒,鼓励马祖军出去抢地!
培育几年,可以一次性卖给中央管理,用银子再次武装自己,且原有投资还能获得收益。
这群货把海外定居点做成了生意!中央其实赚了,用五十万银两就可以购买一个人口过万的殖民地获得大量土地,还不用耗费一枪一弹,不用投入大量力量做前期开发,且接收就有税收收入,这绝对划算。
马祖军呢?同样也赚了!抢一块土地,送移民过去能赚一笔。早期开发土地,他们的士兵能获得大量耕地。向当地分销商品,能赚一笔。最后一次性卖给政府,还能把早期物料和人工投入一次性捞回来,且肯定有赚头。
这就是一个奇葩的循环,非常特别!
现在,李海潮,陈阿生和雨儿回归中央负责建设,其余的杀神开始寻找和追逐英国舰队。
四月底,这群人在太平洋上,终于追上了英国佬的战舰群,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开始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双方前两天打的异常激烈,两天下来双方都损失了将近二十艘战舰,双方都用尽了全力,弹药消耗量极大。
但每三天,澳洲就会有十条千吨运输舰沿着固定航线抵达指定经纬坐标,能够给马祖军海军补给五千吨物资。
到第三天,英国战舰的炮击数量明显减少,燃烧弹更是非常零散的使用,他们的弹药要见底了。
到此时,马祖军更换了战术,他们开始改用实弹,集火船帆。
特别是集火那些跑的最慢的运输舰船帆。
每一天,他们付出一条战船,就能让大约十条英军运输舰趴在海面上如同死鱼。
然后,七八条船逼降一条船或者直接强攻,他们在不断缴获英国人最后的补给。
到第七天,英国最后二十五艘战舰已经彻底失去弹药补给,再进行最后一次补给之后,他们只能抛弃所有运输舰,以最大马力向合恩角逃跑。
可英国佬的蒸汽机只有十天的燃煤,到第十七天这些战舰只能依靠风帆航行。
在太平洋中部,一场真正的屠杀开始了!
八十艘马祖军战舰,围绕着这些英国战舰把所有的船帆全部打爆,一条一条登舰作战,一口气吞下十五条英国战列舰和剩余的所有战舰。
五月十五日,整个英国舰队彻底消失在大海之上,所有的战舰被控制,正式组建澳洲保卫舰队,被运输舰押送回到澳洲。
而牛野,赵大和李海则带领各自的战舰返回各自防区,开始休养生息,补充新的战舰。
整个会战,马祖军也损失惨重,共沉没战舰和运输舰总数五十五艘,有四十艘战舰需要大修,共战死士兵三千七百五十四人。
但这群杀星一口气吃掉英国战列舰五十艘,让拥有一百一十艘战列舰的英国,其战列舰总数下降为六十艘,已经低于法国战列舰总数,成为欧洲第二的海军国家。
但此时的英国已然没有时间管这些战舰,法国人此刻在三十条战列舰的保护下已经登陆多弗尔,此时五万法军刚刚抵达伦敦郊区,正在执行围困伦敦的部署。
那英国人剩下的六十艘战列舰呢?他们在哪里?
嗯,他们正在直布罗陀海峡配合十五条西班牙战列舰和六十艘法国战列舰在进行残酷的炮击作战。
法国佬太快了,英国人此时还并不知道伦敦被围困。他们之所以堵死直布罗陀,是因为西班牙国王已经说了,只要英国人撤退,西班牙会立刻退出军事联盟,正式和法国和谈,将打开直布罗陀让法军自由出入。
西班牙也没有办法,他们的十五条战列舰根本无法对抗凶狠的法国战列舰,如果英国战舰离开,那西班牙将会失去所有海港和沿海城市的防御。
西班牙政府早已经入不敷出,他们根本没有资金投入海军,十五条战列舰还是滑膛炮,独自面对法国线膛炮战列舰集群,那不是作战,那是送死!
欧洲再次刮起战争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