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东望城保卫战(三)(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1800年之龙腾四海》最新章节。

第十日,东望城的第一道壕沟发现了英国佬居然在一公里外挖坑,还朝着他们这边挖,还一次挖三条,士可忍孰不可!

于是,这群货居然让炮兵前移,想要用大炮轰英国佬的壕沟!

李珠江命令两门炮向前移动,也命令其他地区的大炮赶过来增援。

可悲剧发生了!

两门炮移动到前沿,他们就在第一道壕沟后面的开阔地上,只是进行了三轮炮击,就被英国人发现。

他们被英国的十六门线膛炮精确集火,直接被轰坏一门,另一门的炮车轮子被轰飞,歪倒在地上,十名炮手也死伤惨重,四个直接牺牲,三个重伤,被壕沟里的民兵拼死拉进了壕沟里。

现在这群民兵意识到一个问题,要想炮击敌人就需要先保护自己的大炮!

他们在第一道壕沟前面的土包上开出了三个缺口,这缺口两侧,是两米高的土层,炮口前方也用木头和泥土做了两米厚的护墙。

这还没完,为了保证炮兵的安全,这群货用钢管横架在缺口的上半部铺上木板再盖上一米厚的泥土。

这样的工程,上百人只用了三个时辰就干完了,再在后方的壕沟上,横架长木料铺上木板,在黎明前就把三门大炮推了进去。

这些炮击位,正面只有一个小小的炮击孔。

炮兵王老三,用铁凿子狠狠给大炮后面的炮眼凿开,倒进引火药,大声喊道:“我去他姥姥,大牙,点火!给炮兵弟兄们报仇!”

胡大牙把煤炉上一根烧的通红的铁条拿起来,往炮眼上一按,“轰”的一声,大炮猛地后座,撞的后面的挡木咚的发出闷响。

王老三管的这门炮,一直在炮击远处英国佬的壕沟,每分钟一发,打的是爆炸弹。

荒野上,不断响起炮击声和爆炸声,白烟从炮口里冒出来,炮弹飞出去,断掀起泥土和火焰。

远处的观察手,大声喊着:“偏左五米,偏左五米”

这门炮慢慢在校准射击精度,越来越准。

另外两门却完全没有动静,甚至还在凌晨用黄色的草席从壕沟前面的斜坡顶上盖下来,一直盖着炮口,一群观察手趴在两个大炮的顶部观察远方的烟火。

这群人是来为昨天的炮兵弟兄们报仇的,你丫的,炮击我们的大炮。现在,等着老子们的炮击吧!

英国人,每天都会在两个山头不同的位置换炮位,长期在欧洲作战,他们也知道在死守一个地方并不安全。

大约炮击了六轮,英国海军陆战队的炮弹来了,一发发炮弹砸进土层里,巨大的爆炸把大地都震动,整个炮室都在微微摇晃,泥土从木板和钢管的缝隙间落下,落了里面五个炮兵一头,把这群人全部变成了泥人。

王老三这个西北来的牧民,这时的狠劲上来了,这货脱掉上衣,光着黑黝黝的膀子,在大炮边大喊:“不准停,给老子上炮弹,谁他娘也不准停!”

渔民胡大牙也大骂,“他们轰我们,我们轰红皮虾子,轰死这群虾子。”

是的,这群民兵把英国佬的海军陆战队叫做红皮虾子,因为这群英国佬穿着红色带蓝边的衣服,就她娘像煮熟的澳洲大龙虾。

一门孤独的炮,一直在发了疯的炮击。

十六门炮,一直在两个山头上朝着这门炮,不断轰击,双方的大炮都在怒吼,双方的炮兵都在怒骂。

但不远处的两个大炮早已装弹完毕,炮手开始向着预定的位置修正弹道,顶上有人已经奋力的拉起草席。

两根烧红的铁签猛地插进炮眼子,火药被引燃,两门大炮一前一后,猛地发出两声咆哮。

东望城的炮兵开始复仇,

远处的观察手,对着身后喊:“一号,落点近了,向前五十米;二号,偏右十五米”

然后,有人在壕沟底部接力传话。

两门炮再次修正弹道。

英国佬的炮兵此刻已经看到两枚炮弹落在不远处引发的爆炸,炮兵指挥官下令,“转移炮位,立刻向三号炮位转移”

这个时代转移大炮可不是轻松的事情,虽然英军训练刻苦,可转移大炮依然需要至少五分钟。

第五分钟,连续炮击了四轮的两门大炮,终于有一枚炮弹落进了英国炮兵群里,直接击中一架正在拖拉大炮的马车,巨大的爆炸将战马和大炮同时掀飞,大炮倾倒,炮兵和战马横飞出去三米。

这一轮大炮对战,这些农民工炮手,最终只打掉英国炮兵一门大炮,四匹战马和三个炮兵。

剩余的英国佬已经开始转移,最终逃过一劫。

远方越来越多的大炮正在过来,五十米后的第二层壕沟前面的土包上,开始挖掘出八个新的豁口,民兵部队开始批量建造大炮防御工事。

最前面的三门大炮,这一天都在断断续续的轰击英国人的挖掘现场,到底有没有轰死英国佬他们不知道,但明显那些壕沟的挖掘进度被延缓了。

第十一日,中午的烈日高照,碧蓝的大海,浩渺无垠。

牛野的五条冬潮级战舰,此刻已经越过最靠近东望城的中华国城市,他们开始减速,在大海上排成一条长达五公里的横队,将航速降低到十节。

五条冬潮级战舰齐头并进,向着东望城的外海航行。所有桅杆的顶部都有一名观察手,每小时轮换一次,这一刻,他们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敌人的战舰。

而更南面的悉尼小镇外,一场大战将要爆发!

中将托马斯·科克伦统领的朴茨茅斯旅此次出征留下了大约五百名士兵防守悉尼,带着剩下的2000名士兵和八门大炮此刻已经抵达镇外大约两公里处。

他在等待最后一组侦察兵的汇报,按照英国海军陆战队战时条例,在发起进攻前至少要派出三队侦察兵,寻找敌人薄弱位置。

最后一组侦查兵汇报道:“这个城镇,建在大约三十米高的坡地上,坡地并不陡峭,坡度很缓,但这些人挖出了很多壕沟,围着整个小镇有六条壕沟防线,从低到高。”

有英国军官在旁边跟前两队的侦察兵讨论,并且画出一个简易地图,这是一张俯视图,中心是城镇,外围是一圈圈大约相距八十米左右的壕沟,一共有六圈,将整个小镇严密的包裹在中心。

托马斯问:“有没有发现他们的大炮?”

三个侦查班的班长圈出了三个区域,在城市的周围,他们发现了三个炮阵地都在高地的上面,能够覆盖整个战场。

“东面的炮阵地我们看到的是四门火炮,西南面是三门,西北面有三门”

是的,这些侦察兵看见了十门火炮。

但还有五十门火炮其实在最高的那圈壕沟里,这一层壕沟刚好挖的比炮口高一点点,壕沟上面盖着油布,本来是给大炮防雨用的,但也起到了伪装到底作用。在远处,你根本无法看到最高处的壕沟里,其实摆着一圈大炮,足足有五十门之多。

托马斯再次拿起单筒望远镜,开始仔细观察远处的高地,他总觉得这地方有古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