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土龙翻腾(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1800年之龙腾四海》最新章节。

因为英军的线膛炮也打的很远,斜射的炮弹有时会落进壕沟造成人员死伤。于是向下挖,不断向下挖,直到斜射炮弹就算爆炸,飞出弹片也无法伤害行走在底部的人群为止。这是一个倒梯形,两边都修成了台阶结构。

前面是为了,每层可以有人装弹,然后递送装好弹的步枪。

而后面的阶梯是为了炮弹落进去,弹片会被阶梯土层阻挡,无法落进坑底!

英国佬这一次根本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是怎样的文明,这个文明对于挖土开山又有着怎样的执念!

让这个文明掌握线膛,再给他们一把锄头,世界就会颤抖!

英国佬在炮击了两天以后,开始登陆了。

然后,在海边用了一天巩固登陆据点,第二天派出侦查部队开始穿越港口区,向着东望城摸索前进。

然后,在英国军官的单筒望远镜里,他看到了从未见过的景象。

1818年4月,夕阳将天空染成血橙色。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侦察军官亚瑟·格雷厄姆中尉趴在一处俯瞰港口的小山包上,黄铜望远镜的镜片反射着最后一缕阳光。他的手指因长时间紧握而微微发颤,但眼睛却死死盯着远方那片正在蠕动的大地,那是一幅他从未想象过的、近乎荒诞的战争奇观。

“上帝啊……这是什么?”

透过望远镜的视野,十八条平行延伸的壕沟如同十八条巨蟒般匍匐在平原上,每一条却又都弯弯曲曲。

它们从地平线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层层叠叠。

他能看到有无数人头在壕沟上晃动,能推算出来,现在每一条壕沟大约都深达一米五,但那些人却仍在不断向下挖掘,仿佛某种远古巨兽正在大地之下缓慢蠕动,啃噬着土壤。

旁边有士兵在问,“他们到底有多少人?”

格雷厄姆的喉咙发紧,他根本就无法计算,到处都是泥土的烟尘,无数人都在疯狂地挥舞着铁锹,将泥土从底部铲起,再狠狠拍向两侧。泥土如同暴雨般飞溅,在夕阳下呈现出一种诡异的暗红色,像是被鲜血浸染过。

“十八层……”他喃喃自语,想起情报里提到的数字——十八条主壕沟,每条壕沟又分多层防御工事,最终形成一座立体化的地下工事。而现在,他眼前的只是第一层,仅仅一米五深,但已经足够骇人。

身边有士兵骂道,“这群人是不是有神经病,我们来了,他们居然在挖沟?”

格雷厄姆没有说话,根据他的观察,壕沟还在缓慢下挖,新的泥土被不断翻出,在壕沟两侧堆叠成一米高的土墙。那些土墙并不整齐,而是参差不齐地向外突出,像是某种远古巨兽的鳞片。更远处,更多的劳工正从后方交通壕沟涌来,像潮水一样填补前方的空缺,确保挖掘永不停歇。

格雷厄姆的望远镜微微晃动,因为他自己的呼吸也变得急促。他见过战列舰的炮火,见过殖民地的暴动,甚至见过印度起义者的拼死抵抗,但从未见过如此规模的“土木工程”。

这不像是一场战争,而更像是某种巨型生物在大地之下筑巢,而人类,就是那些工蚁。

又有人问,“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他的副官悄悄趴在他身旁,低声问道:“长官,您觉得他们挖这个是为了什么?”

格雷厄姆沉默了一会儿,才缓缓开口:

“为了挡住我们。”

他知道,这些壕沟最终会成为防御英军登陆的死亡陷阱。一米五的深度或许现在还不算什么,但如果继续挖掘下去,它们会变成两米、三米,甚至更深。而一旦英军试图进攻,那迎接他们的将是层层叠叠的壕沟、以及层层叠叠从地下突然冒出的枪口。

“他们居然不修建石头胸墙或者木头围墙,他们居然向下挖掘?不可理解”,一名士兵嘀咕道。

格雷厄姆放下望远镜,揉了揉发酸的眼睛,他总觉得这不是一件好事情。

前方,无数泥土还在夕阳下翻滚,如同十八条巨大的土龙,在大地之上蜿蜒爬行。

格雷厄姆当晚就向舰队司令提交了报告,详细描述了这条“沟和泥土铸就的十八道防线”。

而英国海军高层在看到情报后,沉默良久,最终只说了一句话:

“那就让我们的炮火,把它们全部轰碎。”

但格雷厄姆心里清楚,泥土和那些沟,不是炮火能轻易摧毁的。

第五天,所有英国战列舰全都以四十五度角开始了模糊炮击,一排排的炮弹飞跃港口区向着远方的那些土沟飞去,雷汞火帽激发延时引信,爆炸掀起泥土,绝大多数都没有伤害,可还是有一部分落进了壕沟,带来了民兵的死伤。

李珠江心急如焚,但却束手无策,因为他的六磅炮射程有限,根本无法触及敌人的战列舰,即便勉强开火,也未必能产生实际效果。

在视察过伤亡惨重的现场后,李珠江当机立断,下达了新的命令:“要想活命,就给老子继续往下挖!用泥土把前面堆高,一直堆到炮弹落不进来为止!”

他之所以如此果断,是因为他对火炮的原理和炮弹的飞行轨迹有着深入的了解。炮弹的飞行轨迹是一条抛物线,只要在前方堆起足够高的土堆,形成一定的坡度,同时在底部挖深一定距离,那么炮弹就炸不到底部。

“听好了!向下挖到三米深,然后把挖出来的泥土往前堆,堆到两米高!这样一来,敌人的炮弹就绝对落不进来!而后侧的土层要切成台阶状,这样可以让弹片飞进土层里,减少对我们的伤害!”李珠江的声音在阵地上回荡。

他站在深达一人的壕沟里,情绪异常激动,声音震耳欲聋,仿佛要穿透这片土地。他的咆哮如同雷霆万钧,让人不禁为之震撼。

“挖!按照我说的挖!”他的话语充满了决绝和坚定,“我们要用这泥土,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对抗英国鬼子的炮弹!”

当他提到“土地”这个词时,周围的人们像是被点燃了一般,齐声高呼:“守住土地和家园!守住土地和家园!”这声音如同汹涌的波涛,在空气中回荡,然后蔓延到一层一层壕沟挖掘的现场,所有人都在高呼,如同风暴刮过旷野,此起彼伏,久久不散。

是的,这片土地对于澳洲移民来说,意义非凡。他们历经千辛万苦,才在这里建立起自己的生活。如今,好不容易过上了几年安稳的日子,可英国鬼子却不想让他们继续享受这份宁静。

在遥远的内陆,突然间传来一阵马蹄声,仿佛大地都在颤抖。紧接着,一群马匹如狂风般冲进了部落人的村庄。

这些马匹上坐着的,正是来自城里的部落青年。他面色凝重,满脸惊恐,口中高呼着:“那些抢劫和抓奴隶的白人又来了!他们来了好多人,好多船,风帆把海面都铺满了!悉尼在抵抗,东望城也在抵抗,他们急需我们的援助!”

这惊呼声如同惊雷一般,在村庄中炸开。部落人们纷纷从屋内涌出,他们震惊地看着这些满身尘土的骑手,心中充满了恐惧和愤怒。

澳洲部落都知道,白人抢夺土地,白人抓捕奴隶,部落要活下去,就要远离白人。

然而,恐惧并没有让部落人退缩。

首领唱起古老的歌谣,将红的的石头染料涂在战士的额头,一队队强壮的部落战士从村落中走出。他们身背弓箭,手持长矛,步伐坚定地奔跑在荒野之上,目标直指悉尼和东望城的方向。

尽管夜幕已经降临,黑暗笼罩着大地,但这些部落战士手中的火把却如同夜空中的繁星一般闪耀。它们连成一条长长的火龙,在荒野上蜿蜒前行,仿佛是大地之上的一条巨龙。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部落战士加入到这条火龙之中。他们来自不同的部落,有的甚至来自远方的部落。但此刻,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支援悉尼和东望城,抵御白人的侵略。

大地之上,无数的小火把汇聚在一起,逐渐形成了两条巨大的火焰巨龙。这两条巨龙咆哮着,奔腾着,一往无前地向着东望和悉尼的方向疾驰而去。

一八一八年的战争,在澳洲部落语里,被称为”抵抗白人战争”,因为他们不希望白人统治这片大地。

在中华国的历史上,被称为“扞卫战争”,他们要扞卫这片土地和他们的生活。

而英国人的历史书上,写着的名字是:“帝国命运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