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直线奔跑(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1800年之龙腾四海》最新章节。
牛野站在码头边一处临时搭建的木棚前,目光沉稳而锐利,一如往常。他身着军便装,腰背挺直,即便身处这略显杂乱的港口,也依旧透出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场。
当那群少年跑到他面前,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其中领头的阿豪便兴奋地喊道:
“牛先生!我们来了!从广州带来了您要的东西!”
牛野微微点头,目光扫过他们身后那一排排整齐封装的铁桶,在阳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铁桶上清晰地标注着“汽油”、“柴油”、“煤油”等字样,每一只都密封良好,码放得井然有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是我们最近两个月,在广州油坊与炼油作坊那边,亲手参与分离出来的。”阿生继续道,语气里满是骄傲,“有汽油、柴油、煤油……一共上百桶!这只是第一批!”
旁边一名戴着眼镜的少年,手里小心翼翼地捧着一盏小巧的煤油灯,兴奋地补充道:
“牛指挥,您上次说煤油可以做成一种‘新商品’,我们试了!您看——这灯亮得可亮了,比普通油灯亮多了,也不怎么冒黑烟!我们觉得……这东西以后肯定能卖得好!”
牛野看了一眼那盏煤油灯,灯光虽小,却在这清晨的码头边显得格外明亮。他点了点头,嘴角浮现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但并没有多说什么。
因为此刻,他的目光已经牢牢锁定在那些写着“汽油”的铁桶上。
他走上前,亲手检查了一只铁桶的封口与标签,确认无误后,才缓缓开口:
“好,很好。你们做得不错,这批油料,正是我目前最需要的东西。”
少年们一听,顿时更加兴奋,七嘴八舌地开始介绍他们是如何在广州与当地工匠合作,利用简易蒸馏装置从原油中一步步分离出不同油品的。有人讲设备如何改进,有人讲如何熬夜守炉,还有人讲在码头搬运时有多么小心翼翼……
但牛野抬手,示意他们安静下来。
他指着那一排排汽油桶,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难以忽视的力量:
“我真正感兴趣的,是这些——汽油。”
他顿了顿,环视眼前的少年们,继续说道:
“接下来,我要你们去做一件事——在坤甸港附近,寻找各种各样的‘腊’。不管是植物蜡、动物蜡、矿蜡,还是你们听说过的任何一种能提炼出‘蜡’的材料,都给我找回来。”
“我要试验一种东西——把腊和汽油混合,制造出一种粘稠的、能附着、能燃烧的溶剂。”
少年们一愣,面面相觑。
有人小声嘀咕:“腊?哪种腊?我们上哪儿找啊?”
牛野微微一笑,目光坚定:
“我不知道具体哪种腊最合适——我甚至不确定能不能成功。但我知道一点:要制造出一种类似‘凝固汽油’那样的粘稠燃烧物,蜡,是关键。”
“所以,你们要做的,就是——找到各种各样的蜡,然后和我一起试验。”
他环视一圈,那群少年虽然还有些疑惑,但眼中已经重新燃起好奇与斗志。
牛野语气一转,变得严肃:
“不过,我丑话说在前头——这些油料,极其危险。”
“从今天起,所有油桶必须分开存放,柴油、煤油、汽油,绝不能混在一起。”
“实验场所,严禁任何明火,严禁吸烟,严禁高温与静电火花。”
“我不希望看到任何意外。油料一旦出事,不是烧掉一间屋子那么简单——是毁掉一片码头,甚至是一整支队伍。”
他看着那一张张年轻而热忱的面孔,语重心长地补充道:
“你们想做成大事,想做出新东西,这很好。但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少年们纷纷点头,神情也变得认真起来。
阿豪上前一步,郑重说道:
“牛指挥,您放心,我们记住了!我们一定把腊找回来,也会严格按照您说的做——安全第一,试验第二!”
牛野拍了拍阿豪的肩膀,目光坚定而深邃:
“好,我相信你们。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这汽油与蜡的混合物,究竟能不能变成我们想要的东西。”
海风依旧在吹,带着淡淡的海盐味,吹过那一排排铁桶,吹向远方雾气氤氲的海平面。
而在坤甸港的这个小小角落,一群少年与一位指挥官的“秘密实验”,就这样开始了。
他们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他们知道——今天,他们正站在和他们崇拜的人一起,站在某个伟大事物的起点上。
是的,牛野不知道凝固汽油弹怎么做,但他知道是汽油和腊的混合,什么腊?他不知道,但这些少年会找到答案。
随后,铁厂的工匠们将小煤油灯拆开来,仔细分析这广州作坊的手艺,然后开始商讨自己该如何做。
妈祖军的一个新产品,煤油灯,开始进行实验性生产。牛野知道,这是一个照亮黑夜的商品,但真正赚钱的不是灯,而是煤油。
现在,他们要用油开创一些全新的产品,例如燧石打火机,煤油灯,带金属散热片和斯特林发动机组合风扇的煤油暖风机和风扇。
这些是这个时代的高科技产品,他们的利润将支撑着妈祖军稳步发展。
六月,巴达维亚乱了!
是的,林默娘送来的情报,整个巴达维亚全部乱了。城市里已经买不到粮食,人群和军人发生了冲突,连底层白人参与了暴动。
六月十五日,巴达维亚守军和城市平民间爆发了激烈的冲突,打死打伤的平民超过百人,这其中也包括8名华人劳工。
“所以,你准备占领巴达维亚?”,兰芳陆军总长王铁山问牛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牛野点头说道:“是的,我需要陆军的配合,双重压力下敌人会倒下的更快一些!”
王铁山坐直了身体,再问:“需要我们做什么?”
“从西侧海滩登陆,占领高地,炮击巴达维亚守军军营,我们海军会给予海上炮火支援”,牛野说道。
王铁山不明白,“你们海军就能炮击军营,为什么要调动陆军?”
牛野看着王铁山的眼睛,“压力,登陆和不登陆,完全是两种压力!当一个人绝望的时候,需要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在狠狠锤他们一下,让他们彻底垮掉。而你们,就是那把重锤!”
王铁山明白了,他站起来,大声说道:“我确实想去巴达维亚,他们侵略我们,那么多兄弟倒下,就在我面前死去。我们反过来就该打他们的耳巴子,我同意了!什么时候动手?”
牛野问王铁山,“你需要多少时间准备?”
“给我两天,两天之后就能出发”
“那我们七月一日出发,七月五日抵达巴达维亚,可是进行高地战。七月六日,炮轰巴达维亚军营和政府机构”
“好,就这么定了!”,王铁山站起来,他看了看牛野,最后问了一个问题。
“巴达维亚是自治领,还是我们兰芳的直管城市?”
牛野抬起头,一字一句的说道:“自治领,我需要巴达维亚成为妈祖军的自治领,但是只需要五年,五年后归还兰芳共和制直辖,你有意见吗?”
王铁山没说话,他只是点点头,然后大步走出了办公室。
牛野明白了,他不反对,因为这个人,不太会绕圈子,如果他不同意,那陆军就不会出动。
这倒是提醒了牛野,或许妈祖军也要有一支自己的海军陆战队了,求人不如求己,一切都要靠自己。
他现在已经能通过王铁山的话里,听出来,兰芳国知道巴达维亚很赚钱,有些利益集团已经坐不住了。
王铁山是福建派,所以。。。是福建派有想法?
还是,所有的三个派系对于巴达维亚都有想法?
所以,有人已经在提前思考,关于巴达维亚未来的利润分配了?要知道自治领的收税权和经营权是两个不同纬度的东西,他要思考该如何和那些人周旋了。
牛野缓缓拉开窗帘,屋内的沉闷气息仿佛随着那轻微的摩擦声一同散开。窗外,坤甸港西正落着一场不疾不徐的雨,细密的雨丝织成一层朦胧的帘幕,将港口的轮廓柔化在一片灰蒙之中。海面泛着微微的波光,却不再有平日的繁忙与喧嚣,只有几艘锚泊的船只随波轻晃,像是在雨中打盹。
时值正午,按理说,街市该是热闹的,炊烟与饭菜香应当交织在空气中,小贩的吆喝声、路人的谈笑声也该此起彼伏。然而今日,雨势虽不大,却仿佛浇灭了人们外出的兴致。路上的行人极少,偶有一二撑伞而过,也多是行色匆匆,低头疾走,仿佛不愿在这阴冷的天气里多作停留。
牛野倚窗而立,目光穿过雨幕,落在远处模糊的码头与街道上。他不是一个喜欢谈论政治的人。那些权谋、派系、言辞间的交锋,于他而言既繁复又无趣。但有些事情,不是你喜欢不喜欢,而是它就在那里,绕不过去,也避不开。
兰芳国,这个在婆罗洲土地上生根发芽的华人政权,虽偏安一隅,却也暗潮汹涌。广东帮、福建帮,还有本地土着势力,三股力量如三条暗河,在这片土地上各自奔流,时而交汇,时而冲撞。表面的平静之下,是利益的纠葛,是文化的碰撞,也是权力的角力。
牛野知道,自己不能永远置身事外。
他需要动一动那条隐伏已久的“暗线”。不是为了争权,也不是为了站队,而是为了看清——看清这三方究竟在想什么,想要什么,又彼此忌惮什么。唯有掌握这些,才能在风起云涌之时,做出最恰当的判断,守护该守护的东西。
雨,依旧无声地下着。屋内的大时钟滴答走着,仿佛在催促,又仿佛只是平静地记录着时间的流逝。
牛野收回目光,转身走向桌前,那里摊开着一张纸和一支炭笔。他坐下,眼神沉静而深远,开始动笔写出三封信件。
沙沙的写字声,混合着雨声,一切都是那么宁静,可宁静的背后到底藏着多少人性和宗族的欲望,又有谁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