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燃烧的海港(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1800年之龙腾四海》最新章节。
它缓缓驶入巴达维亚外海,没有悬挂白旗,也没有发出任何通航信号。
相反,在距离海岸线约三公里的海面上,在岸防炮的射击距离之外,它缓缓打横,稳稳地停在了海流平稳的射击阵位上。
“钢铁号”的舰桥上,站着一位身形魁梧、面容冷峻的中年将领——牛野,妈祖军第二舰队总指挥。
牛野看着那依山而建,可以看到无数山海美景,三公里外那座巍峨却罪恶昭彰的建筑群。
巴达维亚总督府,以及紧邻其旁的英国富人区。
那里,是英国殖民势力在巴达维亚的政治心脏,也是无数战争决策的发源地;
那里,住着英国驻印尼殖民地的高级官员、军官、商人与议员代理人,他们操控贸易、左右政策、推动战争,将南洋变成他们的财富源泉与战略跳板。
“不会再有安全”牛野冷笑一声,嗓音低沉而坚定,“今天,让他们知道,兰芳的怒火,不仅能烧毁港口,更能烧到他们屁股!”
他抬起手,果断下令:
“32磅炮准备,打开炮舱,推出炮管,装填爆炸弹!目标:总督府及其东侧富人区,实施覆盖性射击!”
“最大射角,不需要瞄准单点,我要的是——区域毁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随着牛野的命令下达,整艘“钢铁号”瞬间沸腾起来!
舰体中部与艏艉的线膛重炮,炮舱盖被逐一打开,黑洞洞的炮管缓缓从炮舱中推出,对准了三公里外的城市海岸线。
炮手们动作娴熟,迅速装填经过特殊调制的爆炸弹,每一枚都装有高爆火药与破片弹芯,一旦命中建筑密集区,将引发剧烈爆炸与火灾。
“装填完毕!”
“目标锁定!”
“开火!”
“轰!!!”
第一声炮响,如雷鸣般在海湾上空炸响,紧接着是第二声、第三声……六门重炮几乎同时开火,一发发爆炸弹撕裂空气,拖着浓烟与火焰,以极高的精度与毁灭力,呼啸着砸向三公里外的巴达维亚总督府与富人区!
“轰隆——!”
第一发炮弹命中总督府东翼的花园与围墙,巨大的爆炸将砖石掀上半空,火焰瞬间吞没了屋顶;
“轰!”
又一发炮弹砸中了富人区的一栋三层别墅,整栋建筑在爆炸中崩塌,火光冲天而起;
“轰!轰!轰!”
接下来的十几分钟里,“镇海号”进行了连续不断的覆盖性射击,数十发爆炸弹如雨点般砸向那片富人云起T、权贵聚集的区域,将街道、别墅、花园、商铺、酒馆、银行乃至教堂,全部卷入火海与硝烟之中!
整个总督府与相邻的富人街区,瞬间化作一片燃烧的地狱!
日落时分,巴达维亚湾的海风依旧吹拂,但整座城市却仿佛陷入了末日。
从海上远眺,总督府与富人区已完全被烈焰吞噬,黑烟直冲云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空,连远处的海面都被映照得一片通红。
大火持续燃烧,从白天到黑夜,又从黑夜到白天,整整一天一夜,未曾停歇。
街道上,惊慌失措的富商、政客与他们的家眷仓皇逃窜,哭喊声、求救声、火焰的爆裂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末日般的景象。
而“钢铁号”,静静地停泊在三公里外的海面上,舰炮已经冷却,炮手们默默注视着那片燃烧中的权力中心,神情冷峻而平静。
牛野站在舰桥上,手里握着一杯热茶,望着那片火海,低声自语:
“这一炮,不是为了复仇,而是为了正义。”
“你们支操纵议员,议员推动战争,榨取南洋,焚烧我们的家园,杀害我们的人民——今天,就让你们也尝尝,家园被焚、权力崩塌的滋味。”
当夜幕再次降临巴达维亚湾时,那片曾经象征着殖民者权势与财富的总督府与富人区,已经化为一片焦黑的废墟。
这一天,兰芳海军用一艘战列舰、重炮与上百发重型爆炸弹,向整个英国殖民势力、向所有战争的幕后推手,发出了一个清晰而致命的信号:
兰芳的怒火,可以跨越海洋;兰芳的正义,可以摧毁权力;兰芳的复仇,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战争罪犯。
荷属东印度 · 巴达维亚 · 1811年4月中旬
天空阴沉得像是要压垮这座曾经繁华一时的香料之城。街道上弥漫着香料与腐朽气息混合的味道,往日里车水马龙、商贾云集的港口,如今却一片萧条,泊位上零星停靠着几艘残破的商船,桅杆上挂着破烂的帆布,在海风中无精打采地摇晃。
这里,是英国东印度公司在东南亚最重要的贸易中心与殖民堡垒,也是整个南洋香料贸易的枢纽。这里的空气中永远飘荡着肉豆蔻、丁香与胡椒的气息,这里的街道上曾经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这里的港口,日夜不息地吞吐着财富。
然而,一切都变了。
在巴达维亚底层街区深处的一间昏暗书房里,总督坐在一张宽大的办公桌后,手里捏着一份刚刚从战场上撤回来的军官报告,脸色铁青。
报告上的内容并不复杂,却每一个字都像刀子一样扎在他心上:
“兰芳海军现控制马六甲海峡南部航道,我方商船与通讯船均被拦截,无法与加尔各答及伦敦取得联系……”
他猛地一拳砸在桌面上,怒吼道:“该死的!我们竟然被一支南洋舰队逼到这种地步!”
可更让他感到绝望的,还不是战败本身——
而是他们根本无法将这场战败的消息传递出去!
在这个时代,最快的帆船从巴达维亚到加尔各答,也需要整整25天。如果遇到逆风、洋流不顺,甚至可能拖延到一个月以上。
而此刻,巴达维亚港已经被兰芳共和国海军第一舰队与第二舰队联合封锁,所有试图出港的商船与通讯船,全都被拦截扣押。
英国远东舰队战败的消息,根本传不出去!
加尔各答那边,还以为巴达维亚一切如常,香料贸易照旧繁荣,殖民统治稳如泰山;
伦敦的议会与海军部,更是对这场发生在南洋的剧变毫无察觉;
而巴达维亚城内,那些依赖殖民地财富与贸易生存的商贾、官员与贵族,依旧生活在一场即将降临的灾难的梦中,毫不知情。
更可怕的是——
巴达维亚,这座以“香料之城”闻名于世的城市,几乎不产粮食!
在荷兰东印度公司与英国殖民者的长期统治下,巴达维亚及其附属的部落与村庄,被强制要求大规模种植香料——肉豆蔻、丁香、胡椒、肉桂……这些在欧洲市场上价值连城的商品,是殖民者掠夺财富的工具,也是巴达维亚经济的命脉。
可为了种植这些经济作物,当地的农民被逼放弃了粮食作物的种植。
整个巴达维亚城,加上其周边附属地区,粮食储备竟然只有不到两个月!
而如今,随着兰芳海军的封锁,从周边岛屿与爪哇本岛运来的粮食船,一艘也进不来。
港口被堵,商路被断,连最基本的补给线都被切断。城内的粮价已经开始飞涨,平民开始囤积食物,黑市交易猖獗,街头巷尾开始出现饥饿的流民。
而那些高高在上的英国官员、东印度公司高层与荷兰贵族们,依旧躲在他们的豪宅里,幻想着“局势很快就会平息”,“兰芳人不过是一群海匪”,“皇家海军很快就会反扑”。
他们根本不知道——
他们已经被孤立了。
他们正站在悬崖边上,而下面,是饥饿、混乱与崩溃的深渊。
而在海上,情况更加绝望。
英国远东舰队本以为自己稳操胜券。
他们自诩为“印度洋与南洋的主人”,认为兰芳不过是一个南洋小国,海军力量不过是“几艘改装商船和几门土炮”组成的乌合之众。
可现实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兰芳海军不仅装备了线膛炮、爆炸弹,还拥有灵活的战术、精锐的水兵与出其不意的伏击战术。
他们的战舰速度快、火力猛、机动性强,而且对这片海域了如指掌!
敌人的第一舰队与第二舰队,形成了统一的“妈祖军联合舰队”,彻底掌控了这一战略水道的制海权!
如今的马六甲海峡,已经变成了兰芳海军的游猎场。
他们的巡逻舰、三体快帆船与武装蒸汽船,日夜不停地巡航于海峡之中,拦截一切试图通过的敌对船只,无论是商船、通讯船还是军舰。
巴达维亚,已经被彻底孤立。
英国东印度公司,已经和巴达维亚断绝了全部信息联系。而整个殖民体系,正在这场他们从未预料到的风暴中,摇摇欲坠。
黄昏降临,巴达维亚的街道上笼罩着一层不安的阴影。
港口外,兰芳海军的三体巡逻舰在远处海面上若隐若现,黑洞洞的炮口仿佛死神的凝视;
城内,粮价飞涨,平民开始恐慌,商人们躲在仓库里清点最后的存货;
在狭小的房间里,亨利·范德林克坐在黑暗中,手中捏着那份战败报告,却连将它送出去的办法都没有。
他知道,一场巨大的风暴即将来临,可他不知道的是,这风暴,早已不是他,也不是东印度公司能够阻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