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我不是杂役!(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1800年之龙腾四海》最新章节。

握草,这问题有点难回答,想了想,牛野说道:“这取决你的学问到底有多深,能不能解决问题,比如。。。你能不能设计出在天上飞的东西!“

小丫头的眼睛眨啊眨,她在想,这家伙是不是在忽悠她,“飞的不是鸟吗?又不需要设计,是生出来的!”

牛野无语了,他彻底无语了,于是他直接抽过板凳,在纸上画最原始的飞机,说明空气也有动力,画了一堆,说了一堆。

然后,小女孩看着这些画面,说道:“你画的挺好,我跟你学画画”

牛野口干舌燥,“那飞机,你明白了?”

小丫头想了想,回答道:“空气其实就是跟水一样。水有浮力,能漂浮大船;空气也有浮力,能举起小鸟,也能举起你说的飞机!只要有合适的翅膀,你说的发动机只要力气够大,重量够小,是不是就行了?”

我滴个神啊!我滴个妈祖娘娘啊!这丫头,生来七窍是通的?

“你到底跟不跟我们”

“跟”,小丫头点了点头,然后。。。她抬起小脑瓜继续问,“造出飞机,一百两?“

牛野尬住,他机械的点头,“飞机。。。一百两。。。”

“走!”,小丫头抬起小短腿就往外面走。

“去哪啊?”,牛野和陈阿生同时问道。

“笨!去挑先生”,小丫头一转头,蹦蹦跳,跑了!

两个男人,大眼瞪小眼,挑先生,什么鬼?

她居然敢挑先生?

于是,牛野他们追出了房间,就看到小丫头已经拦住了早起的陈砚秋。

一段让牛野终生难忘的对话开始了。。。

小丫头说:“我认识您,您是先生!”

陈砚秋正要去食堂,却被一个小丫头拦住,听小丫头说自己是先生,他笑了:“丫头,你怎么知道的?”

小丫头说:“昨夜,先生坐在第一桌,哥哥说过,坐的越前,学问越大!“

陈砚秋被拍的极舒服,整个人哈哈大笑。

却听到,小丫头又说话了,“您知道造飞机吗?“

陈砚秋的笑声戛然而止,“飞机?那是何物?”

于是,小丫头蹲下来,拿起小树枝,开始给他讲飞机,就按照牛野今早的说法说了一遍。

陈砚秋开始还觉得好玩,可看着,听着,就觉得不对了!怎么,很有道理的样子,空气动力学是什么?螺旋桨是船用的那一种吗?

这老小子居然不去吃饭了,蹲在路边,和一个小丫头用木棍在泥巴地上讨论飞机!

“这发动机,蒸气机吗?”,陈砚秋问道。

“我觉得不是,蒸汽机我在哥哥船上见过,太重了!要用别的,要轻的!”,小丫头用棍子在泥地上,写了“蒸汽机”三个字。

陈砚秋眼睛一亮,“这字写的极好,丫头,谁教你的?”

“字典”,小丫头又写了“康熙字典”四个字。

“康熙字典?”,程砚秋愣住了。

老家伙不信了,“小东西,你骗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能背康熙字典,我写的字都是跟着字典学的,字典上的字怎么写想我就怎么写!”,小丫头没抬头,还在画小飞机。

“不可能!”,陈老头笑了。

“你不信?那我们打赌!”,丫头笑嘻嘻。

树后,陈阿生要走出去,可牛野一把拉住他,“看看,看看陈砚秋是怎么死的!”

于是,陈砚秋回房间拿出四本康熙字典中的一本,来到房间外,对蹲着的小丫头举了举,“你说的是这个?”

小丫头点点头,“你可以抽任何一个字,我答对了,一个馒头!”

树后面,牛野问阿生,“你妹妹到底赢过多少馒头?“

阿生无语了,他想了想,“很多,街坊邻居没啥钱,小孩子和大人都只能赌馒头,所以。。。“

于是,这一天早上,陈先生输了整整六十个馒头。他惊到了!不是因为馒头,而是因为这个孩子。

路过的先生们此时也围了上来,一个个都不信,都拿着陈先生的字典开始和小丫头赌馒头。

牛野也惊到了,好你个乖乖啊!他亲自数的,这已经抽了有三百多个字了吧!三百多个馒头?小姑娘这是准备横扫学校食堂吗?

众先生,现在算是找到宝了,都问你的老师是谁?

陈小雨指着泥地上的飞机图案说道:“谁能教我造飞机,我就让谁当我老师!”

飞机?!

一群先生此时迷惘,何为飞机?

陈秋砚此时胸有成竹,他把陈小雨说的,又说给所有老师听,甚至有翻译,也同步告诉了一群西洋先生。

这下,一群先生都不去吃饭了,围着看小姑娘在泥地上画小飞机,一边画,这小丫头还在介绍:“这是机翼,这是尾翼,这是方向舵,可以控制左右。翅膀后面还有两个可以上下俯仰的舵片,可以控制上下。。。”

现在,牛野真的相信这世界真有天才,以前他以为凡人靠努力能变成天才。这小姑娘,就听他说了一边儿,居然能记得如此清楚,甚至表达的更为清晰。

这他娘的,天才就是天才!凡人,比如他,就算他在怎么努力,也绝不可能背下《康熙字典》。

他骂道:“牛顿,你绝对是一个大忽悠”。

牛顿没有反驳,他从1727年就躺进墓地了,现在还在睡着!

一群先生听完,简直惊为天人!

然后,奇迹出现了。。。她真的可以挑先生。。。

一群先生在讨论,包括几个洋先生,他们其实还是很有水平的,至少牛野能听到,他们已经知道这飞机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了。

最后,几位先生推举了三个人,一位葡萄牙人桑德尔先生,他精通蒸汽发动机;一位是廖先生,他精通木工;一位就是陈砚秋,他精于计算。

这时候,牛野走出去,向一群先生问好,用指头戳了一下睁着卡姿兰大眼睛的小丫头,“拜师啊!”

小丫头反应过来,向三位先生鞠躬。

于是,牛野和三位先生去谈如何教育的问题,以及是否愿意跟他们上海船?

也不知道牛野是怎么谈的,三位先生居然同意了,只是他们要求再带几个学生,让他们跟着一起学。

陈阿生悄悄的问:“老大,你怎么谈的?”

“嗯,我把你的工资都谈给他们了”,牛野说完就走了。

然后,陈阿生这才反应过来,惨叫一声,“老大啊,老大,我还有两个仔要养啊。。。”

这一天,华夏历史上的第一个流动研究生站成立了。从此以后,始终有一些学员和老师,总是在海船上随着大海远航,在大海上研究一切。

这种孤独和艰辛的远航,居然催生出无数科学,陈砚秋后来写道:“无尘俗之扰,故心易静;观沧海之阔,故志易舒;历生死之界,故人更知所求终为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