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恐怖的妈祖海盗(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1800年之龙腾四海》最新章节。
海风渐起,妈祖军的船队乘风破浪,向着兰芳国的方向疾驰而去。
而在马尼拉,总督的怒吼与海军的追击令刚刚才下达……
1803年10月13日,马尼拉外海。
夕阳将海面染成一片金红,三十条西班牙战舰与武装货船如同潮水般从马尼拉港口涌出,桅杆如林,帆影重重。它们气势汹汹地驶向战斗发生的水域,试图围剿那支令西班牙人闻风丧胆的"妈祖军"。
然而,三天后,所有向广州航线搜索的船只都垂头丧气地返回了——他们连妈祖军的影子都没见到。更诡异的是,派往巴达维亚航线的五条武装商船,竟如人间蒸发般杳无音信。
妈祖军的船队,早已不见踪迹。
此时,牛野和李海正斜靠在"妈祖号"船头的船舷边,望着身前整齐排列的十二艘战利品——11条西班牙商船、一艘五级战舰。海风拂过,吹得他们的衣袍猎猎作响。
李海仰头大笑:"哈哈哈!这一次,我们又收获了五条海船!感谢妈祖保佑!"
牛野眯着眼,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第一批商船已经超过三十天了,让'三体海鸟号'回航,告诉东澳岛把货物都卖掉。"他顿了顿,眼神一冷,"鸦片不准卖,全部烧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海一愣:"全部烧掉?那可是暴利啊!"
牛野摇头:"鸦片会毁了我们。"他指向远处的海平线,"东澳岛的五条武装货船,把12磅炮和6磅炮全部拆下来,其他的炮和船全部卖给红旗帮——问问他们收不收。"
二十天后"三体海鸟号"带着捷报来到兰芳国——东澳岛的货物顺利脱手,净赚十万两白银。加上此前的积蓄,妈祖军的总资金一举突破二十万两。
李海兴奋地拍了拍牛野的肩膀:"这次还是等三十天?"
牛野冷笑一声,目光深邃地望向马尼拉的方向:"就看西班牙人顶不顶得住商人的投诉了。"他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的弧度,"总督没有商人的支持,他能做几天?"
海风渐起,卷起两人的衣袍。远处,夕阳沉入海平面,最后一抹余晖映照在妈祖军的战旗上,猎猎作响。
最终,马尼拉屈服了,11月5日在十三行的招贴栏直接粘贴了告示,正式收回对广福源号的通缉令。
马匹飞奔,三体飞鸟号,第一时间从广州旁边的一个隐蔽小码头张开风帆如闪电般向着外海出发。
十天后,十名船员登上坤甸港的码头,将情况告知了牛野和李海二人,结果只看到两人同时叹息,神情哀婉。
1803年12月15日11条西班牙货船带着货物,出现在马尼拉的外海。
它们整齐排列,船只全部落帆,相互之间被麻绳捆绑,在海面上形成一个随着海浪起伏的船阵。
按照承诺,妈祖军归还了所有船只和货物,但。。。火炮全都不见了!
虽然有人在诅咒,可更多的西班牙商人还是在感谢上帝,因为船只和货物加起来那就是天价的财富。
另一边,48门4磅炮被卖给了林怀周,这老家伙的脸都像是开了花一样,每一门支付了300两银子,两到手!
要知道,四磅炮可以随步兵快速移动,对于还需要和本地土匪武装作战的兰芳国军队,这将是巨大的助力。
而且,一旦荷兰人登陆,重炮移动并不方便,山地作战4磅炮其实更加有优势。
出于某个人自己心里黑暗的原因,卖给兰芳国的炮都是普通滑膛炮,并没有进行弹线加工,但只要足够多,也一样让那些强盗喝一壶的。
一封信,被送去十三行西班牙商会,双方正式停战,可仇恨的种子已经被埋下。
同时,一种新的船型被所有商人和西班牙海军提及,有人画出了精确的样子,这种船型的航速非常快。整体来说,这种船型的船台低矮,风帆很多,根本无法追逐。
马尼拉总督找到船匠,让他们按照这种船型进行全新设计,一旦设计完成,就由总督府出资,制作一条看看效果。
同时西班牙海军也从船舱里发现没有清理干净的炮弹,他们从未见过这样的炮弹,圆头的圆柱体底部凹进去的部分有软木残留,这到底为什么这么设计?
有工匠思索了很久,才试着解读,“软木可以增加气密性,这可能能让炮弹打的更远一点?”
但仿制很不成功,没有弹线,不会旋转的圆柱体,反而会在空中翻滚,即没有射程优势,也毫无准头可言,西班牙众工匠一时不知道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最终,这个研究一直没有产出,马尼拉也不再投资,1803年12月底项目彻底结束。
1803年12月23日,兰芳炮厂
炉火熊熊,铁水奔流。牛野蹲在兰芳的炮厂里,盯着高炉里翻滚的铁浆,火星子溅在他粗布衣上,烫出几个黑点。他忽然一拍大腿,扭头问旁边拉风箱的王铁匠:“老王,你琢磨过没?咱这儿的铁矿石,含铁量撑死三成,烧起来费劲,炼出来的铁还脆。你说,要是能找着六成铁的矿,咋样?”
王铁匠咧嘴一笑,铁锤往铁砧上一磕:“六成?你小子吹牛皮不打草稿!咱广东周边的矿,最好的也就四成出头,还得反复选矿,不然炼出来的铁疙瘩一砸就裂。”周围几个铁匠也哄笑起来:“牛野,你这是要上天呐!”
牛野不恼,反而笑得更欢:“那要是真找着了,咋说?”
“找到你就是咱爷!”王铁匠大手一挥,满不在乎。
牛野眯眼一笑:“我要是找着个矿,大得三辈子、三万个你也挖不完呢?”
王铁匠一愣,随即“嚯”地站起来,铁锤往地上一墩:“走!现在就出发!”
牛野哈哈大笑,心里早有盘算。他前世看过纪录片,知道澳大利亚西北角的黑德兰港附近,藏着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皮尔巴拉矿区,含铁量动辄60%以上,比这儿的矿高出一大截。而现在,英国人还窝在悉尼,南边和西边的海岸线几乎没人管,正是插旗占矿的好时候!
他直接去找兰芳国首领林怀周,开口就是:“林先生,我想带人去南边找矿,顺便给咱兰芳国占块地!另外,我们妈祖军要经营一百年”
林怀周捋着胡子,沉吟片刻:“海外自治领?这年头华人很少人这么干,你倒是胆子不小,与众不同啊。”两天后,手续就批下来了。
1803年12月26日,坤甸港
两百匹战马嘶鸣,三十个兰芳最精锐的勘探好手整装待发,五十名持火枪的战士挎刀而立。牛野站在码头,看着两条千吨级海船缓缓驶出港口,顺风南下,直指澳大利亚西北角。
他站在船头,海风猎猎,心里琢磨着:“黑德兰港……一百多公里,就是那片铁矿带。英国人?等他们反应过来,咱的旗子早插满了!”
——这年头,谁拳头硬,谁说了算!
1803年12月26日,兰芳国坤甸港的码头上,海风裹着柴火味。牛野站在千吨级飞剪船“破浪号”的甲板上,看着两百匹战马被依次牵上第二条船“乘风号”——它们打着响鼻,鬃毛上还沾着南洋的湿热。船头飘着的兰芳旗在暮色里猎猎作响,三十个勘探老手蹲在船舷边磨指南针,五十名护卫擦着火枪,火星子溅在装满淡水的木桶上。
林怀周昨日拍着我肩膀说:“牛野,你们要找的‘六成铁’矿若真存在,便是给咱兰芳挣了万世基业。我和总长不但允许妈祖军百年自治,还会移民万人过去,但百分之五十的铁料一定要卖到兰芳,我们实在太缺铁料了。”
牛野笑着应下,心里却记着纪录片里那片藏在澳大利亚西北角的黑德兰港——据说那里的铁矿含铁量超六成,足够让整个南洋的炉火都旺起来。此刻,船队正缓缓驶出坤甸港,顺风扯满帆,向着南中国海的方向奔去。
12月26日至12月30日,船队在卡里马塔海峡的浪涛里穿行。这是加里曼丹岛与邦加岛之间的狭窄水道,两岸的雨林像墨绿的屏障,偶尔有土着的小船挂着草席帆掠过,又迅速消失在雾里。
“东北季风正盛哩!”老舵手陈伯蹲在桅杆下,眯眼望着天边堆积的云,“咱们这飞剪船,吃十节风都不带喘的!”果然,船帆被风灌得鼓胀如巨兽的肺,主帆、前桅横帆全张开来,船头劈开浪花,激起丈高的白沫。勘探队的老李趴在船舷边记录水文:“日均能跑两百里(约180海里)!照这速度,五日内必出南海!”
夜里,站在甲板上数星星。南洋的冬夜没有霜雪,只有咸湿的风裹着船员们的笑闹声——他们说这是“给兰芳找铁去的远征”,连战马都昂着头,仿佛知道此行不同寻常。
12月31日,船队驶入爪哇海。这里的天空更蓝,云层像被梳子梳过似的整齐。东北季风虽弱了些,却仍带着暖意,推着船队向西南偏西方向航行。
“前面就是帝汶岛!”领航员举着望远镜喊。这座狭长的岛屿像一道天然屏障,隔开了爪哇海与帝汶海。我们选择从岛北绕行——既避开巽他海峡的拥挤航道(那里常有海盗),又能借岛岸的风向调整路线。
帝汶海的浪比前几日更急,勘探队的老张却兴奋得很:“这洋流虽乱,却偏东,正好送咱们一程!”果然,船帆虽不如前几日吃满风,却仍能稳稳保持七节的航速。1月4日清晨,了望手突然指着海平线喊:“帝汶岛的影子淡了!前面就是阿拉弗拉海!”
1月5日,船队驶入阿拉弗拉海。这里的天空像被水洗过,蓝得透亮。南半球的夏季初临,风里带着暖烘烘的燥意,偶尔有海鸥跟着船飞,叫声清脆。
“再有三天,就能望见澳大利亚的岸线!”王铁匠蹲在船尾抽烟袋,火星子溅在甲板上“滋啦”一声响,“牛野,你说的‘三辈子挖不完’的矿,真能在这儿?”我笑着指向西北方:“黑德兰港就在前面——据我算的,再走两日,离岸一百里就能上岸找矿。”
1月8日清晨,了望手突然嘶吼:“陆地!是澳大利亚的西北角!”甲板上瞬间沸腾。我攥紧望远镜,望见远处灰绿色的海岸线像巨兽的脊背,延伸向远方。船队缓缓靠近,最终在一处避风的港湾抛锚——这里距黑德兰港约百里,却已是最近的登陆点。
1月10日
“下马!”牛野翻身跳下码头,三十个勘探队员已牵着战马列队。他们翻身上鞍,朝着内陆疾驰而去,马蹄声碎在沙滩上。我和王铁匠留在岸边,五十名武装水手在整理营地,望着船队降下主帆,升起警戒旗。
三天后,勘探队的话语传回:“北纬十九度,东经一百一十九度,发现赤铁矿露头,初步目测含铁量超六成!”
牛野问,“面积大不大?”
那勘探队员说,“战马跑了一天,跑不出矿区,到处都是浅层铁矿,我们都觉得在做梦”
旁边的李海,仰头大笑,对着这片荒野大声喊:“插他娘旗子!妈祖军自治领第一领正式成立!”
兰芳的旗帜很快在海岸线的礁石上竖起,在南半球的阳光下猎猎翻飞。远处,英国人的悉尼港还在两千公里外,而兰芳的战马正踏过矿脉上的红土,马蹄声里,是新时代的回响。
——这趟远征,从坤甸港到黑德兰港,用了十二天。妈祖军不仅找到了铁,更找到了属于兰芳的广阔疆土。
谁他娘说,中国人不能开拓,刚刚就刚刚牛野站在高处,大声说道:“移民给百亩土地,有人举手报名吗?”
李海看到了什么?我去他娘,334人,人人举手,这是什么鬼?
等等,牛野怎么也举手了?
牛野转头问:“你不要一百亩?”
李海猛地举手,“我又不傻!傻子才不要呢!”
所有人都在哈哈大笑。
但是,牛野却突然不笑了,他说道:“这里留下二十人看守营地。两条船,乘风号沿海岸线向西搜寻,我带着破浪号向东搜寻,去找到最好的土地,让我们可以安家落户的土地。另外,碰到土着,和他们交换和贸易,不要起冲突知道了吗?”
李海问,“啥时候碰头?”
牛野说道,“向前快速探索30天,然后确定好最好的位置,派20人守住。然后,立刻回到这里,我们去兰芳国找来更多的移民来”。
1月15日,两个探险队出发了,一东,一西,开始沿途记录看到的一切,特别是拥有大量植被或者草原的肥沃土地。
他们白天航行,夜晚停泊在海岸边,牛野让李海潮和陈阿生记录每一片土地的情况,特别是有河流和湖泊的地区。
他对两个青年说道:“知道什么是最厉害的海盗吗?”
“会抢地,会建城的”,两个小海佬成熟了,牛野哈哈大笑,心情无比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