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唐(兵器)6(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艺之神》最新章节。

【柱子突然一拍大腿,兴奋地站起来:“师父!我知道哪儿有楠木!后山老松坡有棵百年楠木,

去年我掏鸟窝的时候见过,那树干粗得要两个人抱,肯定够咱们用!”】

老匠头:(眼睛一亮,随即又沉了脸)后山的树木归司农寺管,私自砍伐要受罚的。

再说那百年楠木长得根深,咱们就这几个人,怎么把它运下来?

狗剩:(挠了挠头,憨笑一声)师父,咱们可以跟司农寺的官老爷说,是为了给右骁卫营铸床弩,保家卫国用的,

他们说不定会通融!至于运木头,咱们可以找隔壁铁匠铺的王大叔帮忙,他有辆牛车,还认识几个力气大的帮工。

小蛮:(也跟着点头,眼里闪着光)对呀师父!咱们还可以把铸好的小零件先搬到车上,顺便把楠木运回来,一举两得!

【老匠头看着三个徒弟期待的眼神,沉默了片刻,拿起桌上的订单又看了一眼,咬牙道:“好!就这么办!

狗剩,你去司农寺递牌子,就说宫束班为赶制军用床弩,需砍伐老松坡的百年楠木,求见少卿大人。

柱子,你去铁匠铺找王大叔,问问他能不能帮忙,工钱咱们按市价给。

小蛮,你留下整理工坊里的零件,把能用的都归置好,别到时候乱了套。”】

【三人齐声应下,各自拿起工具往外跑,

老匠头看着他们的背影,又看了眼空荡荡的木料堆,拿起铁钎走到炉边,添了几块炭,炉火“噼啪”一声,烧得更旺了。】

第七场:司农寺衙署 - 日 - 内

【衙署正堂,司农寺少卿柳大人坐在案后,手里拿着狗剩递上来的牌子,眉头微挑。狗剩站在堂下,双手紧张地攥着衣角,后背都渗出了汗。】

柳大人:(放下牌子,语气平淡)宫束班?就是上次给左金吾卫铸错刀鞘的那个工坊?

狗剩:(脸一红,连忙解释)大人,上次是意外!这次咱们是为右骁卫营铸床弩,防备突厥骑兵用的,库房里的楠木不够了,才想砍后山老松坡的那棵百年楠木……

柳大人:(打断他的话,手指轻轻敲着案几)后山的树木是皇家苑囿的一部分,岂能说砍就砍?

再说那百年楠木是先帝年间种下的,要是砍了,陛下怪罪下来,谁担得起责任?

【狗剩急得额头冒汗,嘴笨得说不出话,只能一个劲地作揖:

“大人,您就行行好!右骁卫营十日之内就要床弩,没有楠木,咱们根本完不成订单,到时候耽误了军情,后果更严重啊!”】

【就在这时,衙署外传来一阵马蹄声,紧接着,一个身穿明光铠的将领快步走进正堂,正是右骁卫营的副将赵大人。

赵大人看到狗剩,愣了一下,随即对柳大人拱了拱手。】

赵大人:(语气急切)柳大人,末将奉李将军之命,前来请您通融一事——宫束班为我营赶制床弩,急需楠木,还望您能准许砍伐老松坡的百年楠木。

柳大人:(见是右骁卫营的人,态度缓和了些,却还是有些犹豫)赵大人,非是本官不通融,只是那楠木是先帝所植,私自砍伐恐有不妥。

赵大人:(上前一步,语气坚定)柳大人,如今突厥骑兵频频在边境挑衅,我营急需床弩加固防线。这楠木铸造成床弩,

是为了保家卫国,先帝若在天有灵,也定会赞同!再说,事后我营会上奏陛下,说明缘由,绝不会让大人担责。

【柳大人沉默了片刻,看着赵大人恳切的眼神,又看了眼一旁急得快哭的狗剩,终于点了点头,拿起案上的朱笔,在一张文书上写下批复。】

柳大人:(把文书递给狗剩)拿着这个去后山护林所,让他们派人协助你们砍伐。

记住,只能砍那棵百年楠木,不许损坏其他树木,若是出了差错,本官唯你是问!

狗剩:(接过文书,激动得差点跳起来,连连作揖)谢谢柳大人!谢谢赵大人!您放心,我们一定不会损坏其他树木!

【狗剩拿着文书快步跑出衙署,赵大人对柳大人拱了拱手,也跟着离开了。柳大人看着他们的背影,拿起案上的茶杯,喝了一口,轻轻叹了口气。】

第八场:后山老松坡 - 日 - 外

【老松坡上,一棵高大的楠木矗立在林间,树干粗壮,枝叶繁茂。

老匠头、小蛮和柱子已经到了,护林所的两个差役正拿着斧头围着楠木查看,狗剩拿着文书跑过来,气喘吁吁地举起文书。】

狗剩:(喘着气)师父,文书……拿到了!柳大人准许咱们砍这棵楠木了!

【老匠头接过文书看了一眼,松了口气,对护林所的差役拱了拱手:“有劳二位差役大哥了。”】

差役甲:(摆摆手,拿起斧头)行了,赶紧砍吧,别耽误了时辰,这山上的野兽多,天黑之前得把木头运下山。

【柱子早就摩拳擦掌,他接过差役递来的斧头,走到楠木旁,深吸一口气,抡起斧头就砍了下去。

“嘭”的一声,斧头砍在树干上,留下一道深深的痕迹,木屑飞溅。】

【狗剩也拿起一把斧头,走到楠木另一侧,跟着一起砍。

小蛮则在一旁捡柴禾,准备一会儿生火做饭,老匠头拿着卷尺,时不时测量树干的粗细,计算着能出多少根弩臂。】

【砍了半个时辰,楠木的树干上已经出现了一个大缺口,柱子和狗剩累得满头大汗,胳膊都在发抖。

差役甲看了看太阳,催促道:“再加把劲!太阳快偏西了,再不把树砍倒,晚上就不好运了!”】

【老匠头放下卷尺,走到楠木旁,看了眼缺口,对柱子和狗剩说:“你们歇会儿,我来砍。

”他接过斧头,双脚分开站稳,手臂发力,斧头带着风声砍在缺口处,“嘭”的一声,缺口又深了几分。】

【就在这时,小蛮突然指着楠木上方,大声喊道:“师父!小心!”】

【众人抬头一看,只见楠木的一根粗壮枝干上,有个鸟窝,窝里有几只刚破壳的小鸟,正张着嘴唧唧叫着。

如果继续砍树,鸟窝肯定会掉下来,小鸟也活不成了。】

柱子:(停下手里的活,挠了挠头)这可怎么办?不砍树,床弩就没法做;砍树,这些小鸟就死定了。

狗剩:(看着鸟窝,皱着眉)要不咱们把鸟窝挪到旁边的树上?这样既不耽误砍树,也能保住小鸟。

【老匠头放下斧头,抬头看着鸟窝,沉默了片刻,对小蛮说:

“小蛮,你去附近找棵结实的树,看看能不能把鸟窝挪过去。柱子,你去车里拿块布,铺在地上,别让小鸟掉下来摔着。

狗剩,你跟我一起,小心点把鸟窝从枝干上取下来。”】

【三人立刻行动起来,小蛮在不远处找到一棵松树,

柱子拿来一块粗布铺在地上,

狗剩搬来一块石头,老匠头踩在石头上,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把鸟窝从楠木的枝干上取了下来。】

【鸟窝里的小鸟吓得唧唧叫,老匠头捧着鸟窝,慢慢走下来,把鸟窝递给小蛮。

小蛮小心翼翼地捧着鸟窝,走到松树下,找了个结实的枝桠,把鸟窝固定好。】

【看着小鸟在新鸟窝里继续唧唧叫,老匠头松了口气,对众人说:“好了,继续砍树吧。”】

【这次,众人干劲更足了,柱子和狗剩轮流砍树,

老匠头时不时帮忙,差役甲和差役乙也过来搭把手。又过了一个时辰,随着“咔嚓”一声巨响,楠木终于倒了下来,正好落在铺着粗布的空地上,没有损坏其他树木。】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老松坡上,众人看着倒下的楠木,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第九场:宫束班工坊 - 夜 - 内

【工坊里灯火通明,楠木被锯成一根根合适的木料,堆在一旁。

老匠头正拿着刨子,仔细打磨一根弩臂,

狗剩和柱子则在炉边锻打箭杆,

小蛮坐在案前,组装弩机零件,每个人都忙得满头大汗,却没人喊累。】

小蛮:(举起手里的弩机,对老匠头喊道)师父,您看这个弩机!我把齿轮打磨得更光滑了,咬合的时候比之前更顺畅,扣动扳机也更省力了!

【老匠头放下刨子,走过去拿起弩机,试了试扳机,满意地点点头:“不错,小蛮越来越用心了。这次的弩机,比上次试射的还要好。”】

柱子:(拿着一根刚锻打好的箭杆跑过来,兴奋地说)师父,您看这箭杆!我用您教的方法,在箭杆外面裹了一层铁皮,这样发射的时候,箭杆就不容易断了,射程也能更远!

【老匠头接过箭杆,用手指敲了敲,听着清脆的声响,笑着说:“好小子,学会举一反三了!这样一来,床弩的威力又能增加几分。”】

狗剩:(放下手里的工具,凑过来说)师父,我把楠木打磨好了,您看这弩臂的弧度,是不是正好符合图纸上的要求?

我还在弩臂的末端加了个小凹槽,这样弓弦就不容易滑下来了。

【老匠头走到木料堆旁,拿起一根打磨好的弩臂,放在灯光下仔细查看,弩臂的弧度均匀,表面光滑,没有一丝瑕疵。

他满意地拍了拍狗剩的肩膀:“好!狗剩这次没偷懒,这弩臂打磨得比上次好太多了。”】

【就在这时,工坊的门被推开了,隔壁铁匠铺的王大叔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汤走进来,笑着说:

“老匠头,孩子们,忙活这么晚了,喝点汤暖暖身子吧。我炖了点骨头汤,加了些萝卜,补身子。”】

【众人连忙道谢,接过汤碗,喝了一口,温暖的汤水流进肚子里,疲惫瞬间消散了不少。】

王大叔:(看着工坊里的零件,笑着说)看你们这架势,十日之内肯定能完成订单。

明天我再找几个帮工来,帮你们组装床弩,早点完工,你们也能早点歇着。

老匠头:(喝着汤,感激地说)多谢王大叔了,这次真是麻烦你了。

王大叔:(摆摆手)客气啥!你们铸床弩是为了保家卫国,咱们都是大唐的子民,理当互相帮忙。

再说,你们宫束班的手艺好,以后我家小子要是想学铸兵器,还得拜托你多指点指点呢。

【众人都笑了起来,工坊里的气氛格外温馨。

炉火噼啪作响,灯光映着每个人认真的脸庞,窗外的夜色更浓了,而宫束班的工坊里,却依旧充满了干劲。】

第十场:右骁卫营校场 - 日 - 外

【十日之期已到,宫束班的二十五个床弩整齐地排列在校场上,每个床弩旁都站着一个宫束班的工匠,负责演示操作。

右骁卫大将军李瑾带着众将领站在高台上,看着排列整齐的床弩,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李瑾:(对身边的老匠头说)老匠头,十日之内铸出二十五张床弩,你们宫束班真是好样的!

老匠头:(拱手道)多谢大将军夸奖,这都是弟子们用心的结果。今日就让他们演示一下床弩的操作,让将军和各位将领看看。

【李瑾点点头,老匠头对台下的三人使了个眼色。狗剩、柱子和小蛮立刻分头行动,指挥其他工匠准备试射。】

【很快,所有床弩都准备就绪,弓弦拉紧绷直,箭槽里放着粗长的铁箭。随着老匠头一声令下,二十五张床弩同时发射,“咻咻咻”的箭雨声此起彼伏,铁箭如暴雨般射向远方的靶子。】

【“砰砰砰!”二十五个靶子瞬间被射穿,有的靶子甚至被铁箭带得飞了出去。高台上的将领们都惊呆了,过了几秒,校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李瑾:(激动地走下高台,走到一个床弩旁,仔细查看弩臂和弩机)好!好!好!这床弩的做工比上次试射的还要好,威力也更大!老匠头,你们宫束班真是大唐的栋梁!

【老匠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狗剩、柱子和小蛮也激动地互相击掌。就在这时,一个士兵快步跑过来,对李瑾行了个礼,语气急切地说:“将军,边境传来急报,突厥骑兵突袭云州,请求支援!”】

李瑾:(脸色一沉,立刻下令)传令下去,全军整装,即刻出发支援云州!把宫束班铸的床弩全部带上,让突厥骑兵尝尝咱们大唐床弩的厉害!

【士兵领命而去,李瑾对老匠头拱了拱手:“老匠头,多谢你们铸出这么好的床弩,等我们击退突厥骑兵,再回来好好感谢你们!”】

老匠头:(郑重地回礼)大将军保重!期待将军凯旋!

【李瑾点点头,转身快步离去,很快,校场上的士兵们就整装待发,推着宫束班铸的床弩,浩浩荡荡地向边境开去。】

【老匠头带着三人站在校场上,看着军队远去的背影,小蛮突然说:“师父,咱们铸的床弩能帮到大将军击退突厥骑兵,是不是特别厉害?”】

老匠头:(看着远方,语气坚定)是啊,咱们铸的不是兵器,是大唐的安稳。只要有咱们宫束班在,就会铸出最好的兵器,守护好咱们的大唐。

【阳光洒在校场上,二十五个床弩的位置还留着浅浅的印记,仿佛在诉说着宫束班的故事。

狗剩、柱子和小蛮看着老匠头,眼里满是敬佩,他们知道,未来还有更多的兵器等着他们去铸造,还有更多的责任等着他们去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