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唐(兵器)4(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艺之神》最新章节。
唐·宫束班造槊记
第一幕:工坊惊变
场景:长安城外,宫束班兵器工坊。院内堆满木炭、铁矿石,墙角立着数柄未完工的横刀,中央熔炉火光熊熊,铁水红光映得满院发亮。
人物:
- 老班主(柳满仓):60岁,满脸皱纹,左手缺两根手指,腰间系着祖传的铜制量尺,说话带点陕西口音,是宫束班最后一任班主,性子急但心软。
- 大憨(王铁牛):25岁,身高八尺,膀大腰圆,脸上总沾着炭灰,力气大却粗手粗脚,是老班主的大徒弟,负责抡大锤。
- 二愣(赵秀才):23岁,瘦高个,戴着副铜框眼镜(唐代罕见的西域货),原是落第秀才,痴迷兵器图纸,却总犯迷糊,负责画样和算料。
- 三俏(苏婉儿):20岁,扎着双丫髻,穿一身短打,手上满是薄茧,是老班主捡来的孤女,心思细,负责锻打后的打磨和校直,也是工坊里唯一的女性。
- 李都尉:30岁,身着明光铠,腰佩横刀,面容严肃,是长安卫的骑兵都尉,来工坊催要马槊。
(幕启:大憨光着膀子,正抡着三十斤的大锤砸向铁砧上的粗铁,“叮叮当当”的声响震得房梁落灰。
二愣蹲在一旁的木桌前,对着一张马槊图纸抓耳挠腮,鼻尖沾着墨点。三俏坐在墙角,正用细砂纸打磨一柄横刀的刀柄,时不时抬头看一眼大憨,怕他又砸歪了。)
老班主:(从里屋快步走出,手里攥着一张公文,眉头皱成疙瘩)造孽啊!
李都尉刚派人来传话说,三日后就要十柄马槊,说是玄甲军要去边境演练,少一柄都要治咱们宫束班的罪!
大憨:(停下锤子,抹了把脸上的汗,瓮声瓮气地问)马槊?
就是那杆又长又硬,还要用竹芯裹麻绳的玩意儿?上次我裹麻绳,把自己手缠成粽子了都!
二愣:(猛地站起来,手里的图纸飘到地上,他慌忙去捡,却踩住了图纸的一角,把“槊杆长度一丈二”的字样踩得模糊)
班主,不、不好了!我昨天算料的时候,把竹芯的数量算错了
本来该要二十根青竹,我写成十二根了,现在库房里只剩八根青竹,去城外竹林砍,一来一回要两天,肯定赶不上啊!
三俏:(放下手里的横刀,走到二愣身边,捡起图纸,用手指拂掉上面的灰)二愣哥,你咋又犯迷糊?
上次画横刀图纸,你把刀刃弧度画成月牙形,差点让大憨锻出一把“弯刀”,这次还敢算错料?
老班主:(气得用手里的铜尺敲了敲桌子,铜尺“当”的一声响)够了!
现在说这些有啥用?李都尉说了,咱们宫束班是太宗年间传下来的老作坊,要是连几柄马槊都造不出来,以后就别想再接官府的活了!
大憨,你现在就去城外竹林砍竹,多带两个人,能扛多少扛多少;
二愣,你重新算料,把所有数据都核对三遍,再错一次,我就把你那副西域眼镜给融了打钉子;
三俏,你去库房清点麻绳、生漆和铁料,尤其是槊头用的百炼钢,可别少了分量!
大憨:(用力点头,抓起墙角的砍刀就要走)班主放心,我这次肯定砍够青竹,要是扛不动,我就把竹子扛在肩上,用牙咬着走!
二愣:(赶紧从怀里掏出一支炭笔,趴在桌上重新算料,手都在抖)我、我一定核对三遍,要是再错,我就自己把眼镜摘下来给您!
(老班主看着两人忙乱的样子,叹了口气,转身走向熔炉,用铁钳夹起一块烧得通红的铁块,放进冷水里,“滋啦”一声,白雾升腾。
三俏跟在他身后,小声说:“班主,您别着急,咱们三个一起想办法,肯定能赶出来。”
老班主没说话,只是看着白雾散去后的铁块,眼神里满是无奈
宫束班以前有二十多个工匠,现在就剩他们四个“憨货”,要在三天内造十柄马槊,难啊!)
第二幕:槊杆风波
场景:次日清晨,工坊院内。
地上堆着十几根青竹,大憨正坐在门槛上揉肩膀,肩膀上勒出了几道红印。
二愣蹲在青竹旁,用尺子量青竹的粗细,时不时在纸上记着什么。
三俏在一旁用刀削竹芯,动作麻利,削下来的竹屑堆成了小山。
老班主则在熔炉边烧火,火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大憨揉着肩膀,突然“哎哟”一声,站起来活动了一下胳膊)
大憨:班主,这青竹也太沉了,我昨天扛着两根青竹往回走,走到半路,竹梢扫到了一个卖糖葫芦的老汉,把人家的糖葫芦全扫到地上了,我还赔了三文钱呢!
二愣:(放下尺子,抬头笑着说)大憨哥,你这力气用错地方了,要是把扛竹的力气用在锻打槊头上,肯定能把槊头打得又尖又硬。
对了,班主,我刚才量青竹,发现有三根青竹的粗细不一样,一根太细,两根太粗,细的可能撑不住槊头的重量,粗的裹上麻绳后会太粗,骑兵握不住。
老班主:(从熔炉边走过来,拿起那根细青竹,用手指敲了敲,听了听声音)这根青竹是新竹,水分没晒干,确实太脆,不能用。
那两根粗的,你用刨子削细点,注意别削太狠,要留够裹麻绳的厚度。
三俏,你削竹芯的时候,要把竹芯里的空心填实,用干燥的芦苇杆塞进去,不然槊杆容易断。
三俏:(点点头,拿起一根削好的竹芯,用芦苇杆往里塞)班主,我知道了。
昨天我试了一下,用芦苇杆填空心,比用木屑结实,而且重量轻,骑兵举着不累。
(就在这时,二愣突然“哎呀”一声,手里的刨子掉在地上,他捂着手指,指头上渗出了血。
三俏赶紧放下手里的竹芯,跑回里屋拿纱布和草药,大憨也凑过去,想帮二愣吹吹手指,却差点把二愣的头发吹得飘起来。)
二愣:(疼得龇牙咧嘴,却还不忘看一眼身边的青竹)班主,我、我没事,就是刨青竹的时候,没注意刨到手指了。那两根粗青竹还没削完,我歇一会儿就能继续削。
老班主:(接过三俏递来的纱布,给二愣包扎手指,动作轻柔了许多)歇什么歇?手指破了就别碰刨子了,去帮三俏填竹芯。
大憨,你过来削青竹,记住,削的时候要顺着竹纹削,别逆着来,不然青竹会裂。
大憨:(拿起刨子,看着那两根粗青竹,有点犯怵)班主,我、我没削过青竹啊,要是削得一边粗一边细,怎么办?
三俏:(走到大憨身边,拿起一根细青竹,给大憨演示)大憨哥,你看,左手扶着青竹,右手握刨子,刨子要放平,
每一下都削一点,削完一段就用尺子量一下,肯定不会错。我昨天削竹芯,也是第一次,多试几次就会了。
(大憨点点头,按照三俏说的方法,开始削青竹。
一开始,他削得太用力,把青竹削掉了一大块,气得他想把刨子扔了,三俏在一旁耐心地教他,慢慢地,大憨削得越来越稳,青竹的粗细也越来越均匀。
二愣坐在一旁填竹芯,时不时抬头看一眼大憨和三俏,嘴角偷偷地笑——以前工坊里总是吵吵闹闹,现在虽然忙,却觉得很热闹。)
老班主:(看着三人忙碌的样子,心里的石头放下了一些,他走到熔炉边,又夹起一块铁块,放进火里)马槊的槊杆是关键,要是槊杆不结实,槊头再锋利也没用。
当年太宗皇帝的玄甲军,就是靠马槊冲锋陷阵,才打下那么多胜仗,咱们可不能砸了宫束班的招牌。
(夕阳西下,工坊里的火光和夕阳的红光交织在一起。
地上的青竹已经削好,竹芯也填完了,三俏正把竹芯放进槊杆的空心处,用生漆粘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