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唐5(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艺之神》最新章节。

宫束班刻石记

人物表

- 老李头:宫束班班主,年近五十,手上布满老茧,刻石技艺精湛,表面严肃实则护短

- 柱子:二十出头,身材高大,力气大但毛躁,刻石时总爱走神

- 小豆子:十八九岁,瘦小机灵,眼睛滴溜溜转,爱说俏皮话,擅长精细雕刻

- 阿福:二十岁,性格憨厚,做事踏实,喜欢研究碑文内容

- 王监工:朝廷派来的监工,三十多岁,摆着官架子,对刻石一知半解

第一幕:宫束班接活

【场景】长安城宫束班作坊,院内摆放着各式石碑、刻刀,阳光透过木窗洒在散落的石屑上。老李头正拿着一把刻刀打磨,柱子蹲在地上用石头在地上画小人,小豆子在一旁给他捣乱,阿福则在整理一堆碑文拓片。

老李头:(用力敲了敲刻刀,眉头一皱)柱子!你小子又在偷懒!手里的活计都停下多久了?

柱子:(猛地站起来,拍了拍手上的灰)班主,我这不是在琢磨怎么把线条刻得更顺溜嘛!你看,我这画的小人,胳膊腿儿多带劲,刻在石碑上肯定好看!

小豆子:(捂着嘴笑)得了吧柱子,就你那画技,刻出来的不是小人,是丑八怪!我看你还是老老实实干你的力气活吧。

阿福:(放下拓片,笑着劝道)好了好了,你们别吵了。班主,我刚才整理拓片的时候,发现孙过庭先生的《书谱》真是写得太好了,这字里行间的力道,让人看着就过瘾。

老李头:(点点头)那是自然,孙过庭先生的《书谱》可是书法界的宝贝,不仅字写得好,里面的书论更是字字珠玑。要是能把这《书谱》刻成石碑,那可是功德一件。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马蹄声,王监工带着两个随从走了进来,趾高气扬地打量着作坊】

王监工:(清了清嗓子)老李头在吗?朝廷有旨,命你们宫束班刻制孙过庭《书谱》石碑,一月之内必须完成,若是刻不好,仔细你们的皮!

老李头:(连忙上前拱手)小人在!不知大人此次带来的《书谱》真迹何在?我们定当竭尽全力,刻好这石碑。

王监工:(从随从手里拿过一卷锦缎包裹的字帖,扔给老李头)喏,这就是《书谱》真迹,你们可得小心保管,要是出了半点差错,你们担当不起!一月之后,我来验收,要是不满意,你们宫束班就别想在长安城立足了!(说完,带着随从扬长而去)

柱子:(看着王监工的背影,撇了撇嘴)什么人啊,不就是个监工嘛,摆这么大的架子。

小豆子:就是,还一月之内完成,这《书谱》那么长,字又那么复杂,他以为刻石碑是捏泥人呢!

老李头:(打开字帖,仔细端详着上面的字迹,眼神变得严肃起来)别抱怨了,这是朝廷的差事,咱们必须完成。而且能刻制《书谱》石碑,对咱们宫束班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从今天起,咱们就全力以赴,一定要把这石碑刻好。

阿福:(兴奋地搓了搓手)太好了班主!我早就想试试刻这种名家书法了,我一定好好研究碑文,帮大家把好内容关。

柱子:放心吧班主,力气活包在我身上!保证把石碑打磨得平平整整的。

小豆子:还有我,我负责精细雕刻,保证把每个字的笔画都刻得清清楚楚,不比真迹差!

老李头:(看着眼前这几个“憨货”,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好!既然大家都有信心,那咱们就开工!柱子,你先去把石料准备好,要选最坚硬、最光滑的青石;小豆子,你和我一起研究《书谱》的字迹,把每个字的结构、笔画都吃透;阿福,你负责整理碑文,把顺序排好,别出岔子。

【众人齐声应和,开始忙碌起来,柱子扛着大锤去后院选石料,小豆子凑到老李头身边一起研究字帖,阿福则拿着纸笔开始整理碑文,作坊里顿时充满了干劲】

第二幕:刻石趣事多

【场景】三日后,作坊内,一块巨大的青石已经被打磨平整,竖在院子中央。老李头拿着小刻刀在石碑上勾勒轮廓,柱子在一旁帮忙固定石碑,小豆子蹲在石碑另一侧,拿着小锤子轻轻敲打刻刀,阿福则拿着拓片在一旁对照。

柱子:(憋得满脸通红,使劲按住石碑)班主,你倒是快点刻啊,我这胳膊都快酸了!

老李头:(头也不抬)急什么?刻石讲究的是稳、准、狠,一步错步步错,要是把字刻歪了,咱们之前的功夫就全白费了。

小豆子:(突然停下手中的活,指着石碑上的一个字)班主,你看这个“书”字,孙过庭先生写的这一竖,是不是有点歪啊?我看着怎么不太对劲呢。

阿福:(连忙凑过来,拿着拓片对照)不对不对,小豆子你看错了,这不是歪了,是孙过庭先生的笔势就是这样的,讲究的是一种动态的美感,要是刻得太直,反而失去了这种韵味。

小豆子:(挠了挠头)哦,原来是这样啊,还是阿福你懂行。我还以为是先生写错了呢。

柱子:(哈哈大笑)小豆子,你可别在这丢人现眼了,连字都看不懂,还敢说自己擅长精细雕刻?

小豆子:(不服气地站起来)谁说我看不懂了?我只是一时没反应过来而已!柱子你才丢人呢,刚才磨石碑的时候,把自己的袖子都磨破了,还好意思说我。

老李头:(放下刻刀,瞪了他们一眼)都给我闭嘴!干活的时候不许吵吵闹闹的,要是影响了刻石的进度,你们俩都给我罚抄《书谱》十遍!

【柱子和小豆子立刻闭上嘴,乖乖地继续干活。过了一会儿,柱子实在忍不住,又开口说话】

柱子:(小声地)班主,你说这《书谱》里写的“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是不是说咱们刻石也得这样啊?刚开始把字刻整齐,然后再追求笔画的变化,最后又回归到自然的状态。

老李头:(愣了一下,没想到柱子会问这个问题,随即点点头)你小子总算开窍了!刻石和书法是相通的,都讲究一个循序渐进。刚开始刻石,最重要的就是把字的结构刻准、刻平正,等熟练了之后,再去追求笔画的力度和韵味,最后达到自然天成的境界。

阿福:(赞同地说)是啊,孙过庭先生在《书谱》里还说“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咱们刻每个字的时候,都要把每一笔画刻好,这样整个石碑才能浑然一体。

小豆子:(若有所思地说)我明白了,就像我刻那些精细的花纹一样,刚开始的时候总是刻得歪歪扭扭的,后来练得多了,就越来越顺手了,现在刻出来的花纹,连我自己都觉得好看。

老李头:(欣慰地笑了)没错,就是这个道理。不管做什么事,都得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来。好了,别闲聊了,抓紧时间干活,咱们得赶在期限之前完成。

【众人不再说话,全身心地投入到刻石工作中。柱子时不时地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小豆子刻累了就会做个鬼脸逗大家笑,阿福则会在大家休息的时候,给大家讲解《书谱》里的内容,作坊里虽然忙碌,但充满了欢声笑语】

第三幕:突发小状况

【场景】半个月后,作坊内,《书谱》石碑已经刻了一大半。老李头正专注地刻着一个复杂的字,小豆子在一旁帮忙递刻刀,柱子和阿福则在整理刻下来的石屑。

突然,柱子脚下一滑,不小心撞到了石碑,石碑微微晃动了一下,老李头手中的刻刀一下子歪了,在石碑上多刻了一道划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