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仁德之名?玄德弃民潜逃(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农民工在三国虐爆名将能臣》最新章节。
天色微明,江夏城内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焦糊的气味混杂着淡淡的血腥气在空气中弥漫。
震耳的喊杀声已然平息,取而代之的是零星的哭喊、伤兵的呻吟,以及袁军士兵整齐划一的脚步声和维持秩序的喝令声。
城门洞开,那面代表着袁大山势力的玄色“袁”字大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缓缓升上江夏城头,宣告着这座荆襄重镇的彻底易主。
然而,比城池陷落更快的,是人心思变的速度,是流言如同野火般蔓延的速度。
就在刘备带着他的核心部众,在夜色掩护下仓皇逃离后不久,一些被遗弃在城内的老弱妇孺,那些在昨夜突围混乱中与大部队失散,或因伤无法行动的士兵,以及许多原本心存侥幸,躲藏在屋舍内的百姓,开始战战兢兢地走上街头,如同受惊的兔子,警惕地打量着新的征服者。
他们看到的,并非预想中的烧杀抢掠、地狱景象。
而是一队队盔甲染血却军容肃穆的袁军士兵,在低级军官(很多是周一木、武二石早期带出来的老兵)的指挥下,分成数队:
一队负责清理街道上的尸体和障碍,一队提着水桶扑灭昨夜留下的零星火点,还有一队则手持兵器,在主要路口设立警戒,眼神锐利地扫视着可能存在的威胁。
秩序,正在以一种冷酷却高效的方式被重新建立。
几乎在同一时间,几个声音清脆、衣着干净利落却不失英气的女子,在一队精锐护卫的簇拥下,出现在城内几处还算完好的广场和街口。
为首的,正是负责宣传与外交的李丽丽和擅长模仿与情绪引导的张娇娇。
李丽丽利落地跳上一个亲兵搬来的空木箱,目光扫过面前那些惶恐、麻木又带着一丝好奇的面孔,声音清亮,带着一种能穿透不安的安抚力量:
“江夏的父老乡亲们!吾主,大汉潜渊公、车骑将军袁公如墨,知尔等受战火牵连,家园损毁,困苦不堪!特令我等前来宣告:
“袁公大军,吊民伐罪,只诛首恶刘备及其负隅顽抗之党羽,绝不骚扰良民!凡愿放下兵器、安心归顺者,无论兵民,皆为大汉子民,与吾皇旧部一视同仁,共享太平!”
她的话语条理清晰,态度诚恳,先将袁大山的官方身份和安抚政策明确传达,稳定大局。
紧接着,张娇娇上前一步,与李丽丽并肩而立。
她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悲悯与一丝难以掩饰的“义愤”,声音极具感染力,瞬间抓住了更多人的注意力:
“乡亲们!大家都睁开眼睛看看,竖起耳朵听听!再想想昨夜!那刘备刘玄德,平日里是何等道貌岸然,口口声声‘匡扶汉室’、‘爱民如子’!可昨夜呢?
“他弃城而走时,可曾想过带上你们其中任何一人?可曾安排人手护佑这满城百姓周全?”
她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质问的力度:
“没有!他只顾着他自家兄弟、核心部众的性命,将这满城的父老乡亲、妇孺老弱,如同丢弃破履一般,留在这兵凶战危、前途未卜之地,任由尔等自生自灭!
“试问,这便是他整日挂在嘴边的‘仁德’吗?这便是他那‘刘皇叔’的担当吗?!”
字字句句,如同烧红的钢针,精准地刺入那些原本还对“刘皇叔”抱有最后一丝幻想和忠诚的人心上,引发一阵细微的骚动和低语。
【袁大山内心OS:通过水镜术观察城内情况的袁大山,一边听着汇报一边乐:丽丽和娇娇这双姝组合,效果拔群啊!一个立牌坊给实惠,一个掀桌子砸招牌,配合默契!这舆论攻防战打得,比派两个军团硬冲还见效!白素雅那边也得加把劲,实物展示要跟上,光画大饼可不行。】
与此同时,在城外原刘备军大营的旧址及周边空地上,一片规模更大、规划更井然有序的临时安置点,正以惊人的速度搭建起来。
主导这一切的,正是亲自坐镇指挥的白素雅。
她今日并未身着彰显身份的华服,仅是一身素净的棉布衣裙,青丝用一根简单的木簪绾起,绝美的面容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却沉静如水,指挥若定,自有一股令人心折的安定力量。
她身边跟着几名同样干练的女吏和传令兵,不断地将她的指令传达下去。
“张三铁!让你工兵营的人再分一队出来,优先搭建妇孺避风的棚户,天气转凉,莫要冻坏了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