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想到了让许清彦快速下线的方法(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穿成猫后,和疯批顶A假结婚了》最新章节。

议题迅速围绕一个复杂的跨国产业链重构模型展开。

会议室内的氛围瞬间变得高度严肃而专注,只剩下陈教授清晰的讲解声、键盘敲击声和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

林砚秋迅速融入环境,打开自己的终端,无缝接入小组的共享数据池。

他那种超越常理的恐怖学习能力和近乎非人的逻辑思维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对其他人来说需要反复咀嚼的复杂模型假设和推导过程,他往往只需瞥一眼便能瞬间理解其核心架构与潜在漏洞。

在陈教授满意的目光中,林砚秋偶尔能提出一两个角度刁钻、直击要害的问题。

让正在滔滔不绝的陈教授都略作停顿,投来难以掩饰的赞赏目光。

林砚秋并非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像一台高效而精密的仪器。

主动地、几乎是贪婪地挖掘并处理着小组共享数据池中的海量信息。

就在他快速处理一组关于东欧某新兴科技市场的长期波动与政策相关性数据时——

这个市场领域恰好与谢氏当前战略投资部密切关注的一个前沿材料项目存在间接但重要的关联。

林砚秋敲击键盘的手指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幅度小到无人察觉。

凭借其与生俱来、又被无数世界历练所磨练到极致的数据敏感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在这组看似平滑完美、完美融入背景噪音的数据流中。

捕捉到了几处极其微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误差”或曰“不和谐音”。

这些微小的扰动点分布得看似完全随机,幅度也小到足以被任何标准的数据清洗与平滑程序自动归类为噪声并过滤掉。

但林砚秋的大脑却像是被极其细微却异常尖锐的电流刺了一下。

他没有依靠任何外部工具或显眼的操作,纯粹依靠近乎本能的心算和内在的强大模式识别能力。

在极短时间内对这几个异常点的出现时序、数值波动幅度及周边数据关联性进行了闪电般的交叉比对与非线性拟合。

结果让他眼底掠过一丝冰冷而极具兴味的光芒。

非随机性。

高度可疑的、人为精心构造的非随机性。

这些“误差”出现的时间点,巧妙地避开了所有常规审计和校验算法的高频扫描区间。

其微小的波动模式呈现出一种精心设计过的、意图完美模仿自然随机波动但实则存在特定隐晦规律的特征。

像是被一种极其高明的、恶意的算法精心伪装过。

然后像潜伏最深的病毒一样,悄无声息地植入并完美融入了浩如烟海的背景数据噪音之中。

而更关键的是,这些细微到极致的扰动。

正在以一种缓慢累积的、极其不易察觉的方式,微小却持续地影响着对这组数据最终导向的一个核心风险评估参数——

一个关于市场长期波动率与地缘政策风险非线性关联性的关键系数。

而这个系数的估值、

恰好与林砚秋某次在谢沉舟书房偶然瞥见过的一份高度加密、尚未对外公开的战略项目草案中的风险预估模块。

存在着间接但明确的逻辑输入关联。

任何对这个基础系数的微小扭曲或偏移。

如果长期存在且未被察觉,都可能在远期的模型推导与决策模拟中,产生放大效应。

导致对项目潜在系统性风险的错误判断,甚至误导战略方向。

林砚秋放在键盘上的手指微微蜷起,指尖感受到一丝冰冷的锐意。

小云团:【大人,你想到什么了?】

林砚秋撑着下颚,【找到了让许清彦下线的方法。】

他没有声张,甚至连呼吸的频率和脸上的表情都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