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公堂对峙(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天痕:玉佩中的时空囚徒》最新章节。

初秋的晨光穿透薄雾,洒在永宁城高低错落的屋檐上。

楚骁站在自家小院的石阶上,深吸一口带着凉意的空气,目光落在角落里那堆发酵中的牲畜粪便上。

三个月前,他从现代穿越到这个类似古代华夏的世界,成了这个边陲小城中的一个普通青年。

前世作为化工工程师的他,此刻正酝酿着一场足以颠覆整个永宁城能源格局的技术革命。

“骁儿,又在琢磨你那粪坑了?”邻居李大爷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笑着打趣道。

楚骁回过神,嘴角扬起一抹自信的微笑:“李大爷,这可不是普通的粪坑,再过几日,它就能产出比煤炭更耐烧的沼气,到时候您老做饭就不用砍柴了。”

李大爷满脸狐疑地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种“年轻人真是异想天开”的表情,然后拄着拐杖,缓缓地朝着街市走去。

然而,楚骁并没有把李大爷的态度放在心上。

他心里很清楚,在这个以煤炭和木柴为主要燃料的时代,他所带来的沼气技术将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怎样的冲击。

回到屋里后,楚骁轻轻地关上了门,然后走到桌前,缓缓地展开了一卷粗糙的纸张。

这卷纸看起来已经有些年头了,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沼气池的建设要点和发酵原理。

作为一个穿越者,楚骁深知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这个类似古代的世界里,一项关键技术的推广能够引发巨大的变革,甚至可能改变整个社会的发展轨迹。

他凝视着这卷纸,仿佛看到了未来的景象: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清洁能源,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人们的生活也变得更加便利和舒适。

“少爷,用早饭了。”老仆人忠伯端着简单的粥菜走进来,看着楚骁专注的样子,忍不住叹气,“您整天研究这些,不如想想怎么把老爷留下的布庄经营好...”

楚骁抬头,眼中闪着光芒:“忠伯,布庄赚的是小钱,我要做的是能让全城百姓受益的大事。”

忠伯摇摇头,不再多言。自从三个月前楚骁大病一场后醒来,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整天琢磨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说什么“技术改变世界”。

饭后,楚骁照常来到城西的贫民区。这里居住着永宁城最底层的百姓,矮小破旧的房屋挤在一起,街道上污水横流,空气中弥漫着难闻的气味。

“楚哥哥来了!”几个衣衫褴褛的孩子欢呼着围上来。

楚骁从兜里掏出几块麦芽糖分给孩子们,然后走向一处正在施工的空地。

十多个汉子正在那里挖着一个巨大的坑穴,见楚骁到来,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

“楚先生,按您的要求,池子已经挖好了,正在砌砖。”工头老赵上前汇报。

楚骁仔细检查了工程的进度和质量。这是他筹资建设的第一个公共沼气池,旨在为这片贫民区的百姓提供免费的燃料。

“很好,照这个进度,月底就能投入使用。”楚骁满意地点头,“到时候,家家户户都能用上清洁的沼气,再也不用砍柴买煤了。”

工人们闻言,脸上都露出期待的神色。

在这个贫民区,燃料支出是家家户户的一大负担,若是真有免费可用的燃气,无疑是天大的福音。

然而楚骁的举动早已引起了某些人的注意。

......

永宁城中心,一座气派的宅邸内,煤炭商贾仁义正听着管家的汇报。

“老爷,那楚骁又在贫民区搞什么‘沼气池’,说是能用粪便制造燃气,免费供穷人使用。”管家小心翼翼地说,“现在好多原本买煤的贫民都在等着用他的沼气,咱们在城西的煤铺这几天销量减了三成。”

贾仁义眯起眼睛,手中的两个铁球转得飞快:“一个毛头小子,也敢动我的奶酪?查清楚了吗?他什么来头?”

“查过了,就是城里楚家布庄的少爷,父母双亡,没什么背景。不过据说三个月前大病一场后,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懂不少稀奇古怪的东西。”

贾仁义冷笑一声:“免费?我看他能免费到几时!找几个人,给他点颜色看看。”

......

三日后,楚骁的公共沼气池终于建成。池子周围围满了好奇的百姓,大家都想看看这个号称能“变粪为宝”的神奇装置到底管不管用。

楚骁站在池边,朗声向众人解释:“各位乡亲,这个沼气池原理很简单。就是将人畜粪便、秸秆等有机物在密闭环境中发酵,产生一种叫做甲烷的气体,这种气体可以像煤炭一样燃烧,但却更加清洁安全。”

有人质疑道:“楚先生,粪便真能烧出火来?这不是天方夜谭吗?”

楚骁笑道:“口说无凭,我演示给大家看。”

他打开沼气池出口的阀门,接上一根竹管,另一端连接着一个特制的灶具。

随着他划着火柴,灶具上“噗”地一声窜起一道蓝色的火焰。

围观的百姓发出一阵惊呼,不少人挤上前来想看个清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神奇!太神奇了!”

“这火苗真旺,比柴火强多了!”

“居然真的能用粪便烧火做饭?”

楚骁继续讲解:“这个沼气池建成后,我会教大家如何维护和使用。它不仅能够产生燃料,发酵后的粪渣还是极好的肥料,比直接施粪肥效果更好。”

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讨论声。对于这些贫民来说,免费燃料和高效肥料无疑是雪中送炭。

然而就在众人兴奋之际,几个彪形大汉推开人群,气势汹汹地走到楚骁面前。

“谁允许你在这里搞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为首的一个刀疤脸汉子厉声喝道,“我是城西地保刘三,接到举报,说你在这里搞邪术妖法,蛊惑人心!”

百姓们见状,纷纷后退,脸上露出畏惧的神色。这刘三是城西一霸,与煤炭商人贾仁义关系密切,平日里没少欺压百姓。

楚骁面不改色:“刘地保,我这是在造福百姓,何来邪术妖法之说?”

“造福百姓?”刘三冷笑,“用粪便生火?这不是妖法是什么?我看你是用障眼法欺骗乡亲们!”

他身后的几个手下开始推搡围观的百姓,试图驱散人群。

楚骁心知这是贾仁义派来捣乱的人,却不慌不忙:“既然刘地保认为是障眼法,不妨亲自试试这火焰是真是假?”

刘三一愣,没想到楚骁如此镇定。他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上前,伸手试探那蓝色的火焰。

“烫!”他猛地缩回手,手指已经被灼伤,证明这火焰绝非幻术。

围观的百姓见状,胆子大了起来,纷纷出声支持楚骁:

“刘地保,你也看到了,这火是真的!”

“楚先生是在为我们做好事,你不要为难他!”

“我们穷人家用不起煤炭,有这免费燃气是好事啊!”

刘三面色铁青,眼看无法以“妖法”的借口制止楚骁,便换了个说法:“就算这火是真的,你这池子建在这里,臭气熏天,引发瘟疫怎么办?我必须为整个城西的百姓健康着想!”

这时,一个苍老但有力的声音从人群后方传来:“刘地保多虑了。”

众人回头,只见李大夫提着药箱走来。李大夫是城西最有声望的郎中,为人正直,深受百姓敬重。

“李大夫,您怎么来了?”刘三态度稍微缓和了些。

李大夫不看他,径直走到沼气池边,仔细查看后说道:“这沼气池设计精妙,完全密闭,不但不会有臭气散发,反而能够将粪便中的病菌杀死,减少瘟疫传播。楚公子此举,实乃利民之大善!”

有了李大夫的支持,百姓们更加坚定地站在楚骁一边。刘三见势不妙,只得撂下几句狠话,带着手下灰溜溜地走了。

楚骁向李大夫致谢,李大夫却摆摆手:“老夫只是实话实说。楚公子这项技术若真能推广,实乃百姓之福。不过...”他压低声音,“你动了某些人的奶酪,恐遭报复,务必小心。”

楚骁点头:“多谢李大夫提醒,我自有准备。”

......

当晚,楚骁在家中书房整理技术资料时,听到院外有异响。

他悄悄走到窗边,只见几个黑影正在院墙外晃动,似乎在准备纵火。

楚骁冷笑一声,并不惊慌。

他早有准备——院墙四周早已暗中布置了简易的报警装置和防御措施。

就在那几个黑影准备行动时,突然从暗处冲出十多个壮汉,将他们团团围住。

原来是楚骁事先联系好的贫民区青年们,他们自愿组成护卫队,保护楚骁和沼气池的安全。

一场混战后,纵火者全部被擒。

经审问,果然是贾仁义指使的。

楚骁并没有将这些人送官,而是让他们带话给贾仁义:“技术进步的潮流不可阻挡,与其阻挠,不如顺应时代,转型求存。”

然而贾仁义并未接受这番好意。

三日后,一场针对楚骁的阴谋在暗中展开。

贾仁义买通了官府中人,以“擅自改造土地,危害公共安全”为由,要将沼气池强行拆除。

当官府差役来到贫民区时,却发现成百上千的百姓已经围在沼气池周围,手挽手组成人墙,誓死保护这个给他们带来希望的设施。

“差爷,这沼气池是我们穷人的命根子啊!”

“楚先生是好人,你们不能这样!”

“要拆池子,先从我们身上踏过去!”

差役们面对群情激愤的百姓,不敢强行执法,只得回去复命。

贾仁义得知后勃然大怒,决定采取更极端的手段。

......

夜深人静,楚骁独自在书房研究另一项技术——海盐粗提炼法。

他明白,单靠沼气技术还不足以撼动旧有的利益格局,必须有多方面的技术突破,才能真正推动社会进步。

“盐...”楚骁喃喃自语,“在这个时代,盐的重要性不亚于燃料。”

他正在整理一份简易的海盐提炼工艺,准备公之于众,打破盐商对盐业的垄断。突然,他听到屋顶有轻微的响动。

楚骁迅速吹灭油灯,躲到暗处。

只见一个黑衣人从屋顶悄然落下,轻手轻脚地潜入书房,开始在书桌翻找。

“在找这个吗?”楚骁的声音从角落传来,他手中举着一卷图纸。

黑衣人大惊,猛地转身,手中已多了一把明晃晃的匕首。

楚骁却不慌不忙:“贾仁义派你来的?想偷我的技术资料?”

黑衣人一言不发,猛地扑向楚骁。

就在此时,书房门被撞开,忠伯带着几个贫民区青年冲了进来。

原来楚骁早已在家中设置了警报系统,一旦有入侵者,就会触发院外的警铃。

黑衣人见势不妙,试图跳窗逃走,却被窗外守候的人逮个正着。

经审问,这名黑衣人是贾仁义重金聘请的江湖大盗,专门来偷窃楚骁的技术资料。

楚骁沉思片刻,做出了一个决定:既然贾仁义如此渴望这些技术,不如就“送”给他。

第二天,楚骁故意让人放出消息,称他正在研究一种“海盐精炼秘法”,能够以极低成本生产高质量食盐。

同时,他假装加强了对书房的守卫,制造出严防死守的假象。

贾仁义果然上钩,再次派盗贼前来偷窃。

这次,楚骁早已准备好了一份“特别”的技术资料——表面上是一种高效盐提炼法,实际上却存在严重缺陷,按照该方法操作,不仅产量低,还会造成设备严重腐蚀。

贪婪的贾仁义得到这份“秘方”后如获至宝,立即投入大量资金按照该方法建设盐场,准备大赚一笔。

与此同时,楚骁开始了他的真正计划。

......

初冬的第一场雪轻轻覆盖了永宁城。这一天,楚骁在城中心的广场上设立了一个讲台,宣布将要公开传授“海盐粗提炼法”。

消息传出,不仅永宁城,连周边城镇的百姓都蜂拥而至。

盐在这个时代是生活必需品,但价格昂贵,许多贫苦人家常常吃不起盐。

广场上人山人海,楚骁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面前摆着简单的实验器具。

“各位乡亲,今日我要向大家公开一种简单的海盐提炼方法,无需复杂设备,家家户户都可以自己制盐!”

台下爆发出惊呼和议论声。

自己制盐?

这在当时简直是天方夜谭,盐业一直是由官府和少数大盐商垄断的。

楚骁开始演示:如何从海水中初步提取盐分,如何去除杂质,如何安全地食用自制的盐。

他讲解得详细易懂,每一步都让台下的人看得清清楚楚。

“这些方法虽然不能生产出最精细的上等盐,但足以满足日常食用需求,而且几乎没有任何成本,只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和劳力。”

演示结束后,楚骁将详细的技术资料免费分发给大家,并承诺任何人如有疑问,都可以到他那里咨询。

这一举动犹如投下一颗重磅炸弹。

消息迅速传开,不仅永宁城,整个地区的百姓都开始尝试自制食盐。

盐商们惊恐地发现,他们的盐突然卖不出去了。百姓们宁愿花点时间自己制盐,也不愿购买价格高昂的商品盐。

盐商股价应声暴跌,短短数日内,跌幅高达90%!

许多投机盐商的富户一夜之间倾家荡产。

而贾仁义更是雪上加霜——他按照偷来的“秘方”投入巨资建设的盐场,不仅产量低下,设备还频繁故障,维修费用高昂,很快陷入了严重亏损。

......

一个月后,永宁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贫民区的沼气池成功运行,上百户人家用上了免费燃气,再也不用为燃料发愁。

街道因为不再需要堆放柴火而变得整洁,空气中的烟尘也减少了许多。

沿海地区的百姓则享受到了自给自足的食盐,不再受盐商盘剥。

一些聪明的人甚至开始小规模生产食盐,以极低的价格出售,进一步压低了食盐市场价格。

楚骁成为了百姓口中的“技术圣人”,每天都有许多人来到他的小院,感谢他带来的变革,或请教技术问题。

而曾经嚣张一时的贾仁义,因投资失败和煤炭生意萎缩,终于撑不下去,宣告破产。

在一个寒冷的清晨,有人发现他在自家仓库中上吊自尽,结束了他垄断牟利的一生。

楚骁站在院中,望着远处覆盖白雪的屋顶,心中没有太多胜利的喜悦,反而感到沉甸甸的责任。

忠伯走过来,为他披上一件外衣:“少爷,天冷了,进屋吧。”

楚骁摇摇头:“忠伯,你说我这样做对吗?贾仁义虽然为富不仁,但毕竟是一条人命...”

忠伯叹气:“少爷心善,但那贾仁义是自作自受。若不是他贪心不足,屡次加害于您,也不至于此。您这是为民除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