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中):新的案件与丛林探索(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运城系列2,案件大全集03》最新章节。

男同事跟着警察的身影消失在餐厅门口,那股因案情紧绷的沉重气氛,才像被风吹散的烟雾,慢慢在空气中淡了些。桌上的菜还冒着残热,清炒溪虾的红、凉拌野菜的绿,明明是鲜活的颜色,却没几个人动过筷子。王思宁轻轻放下竹筷,指腹摩挲着碗沿,语气比刚才缓和了不少:“好吧,案子总算结了,大家心里都堵着,也没心思继续吃了。先回民宿收拾一下,把背包里的东西归置归置,该拿的带上,再去丛林。”

我点点头,伸手拿起搭在椅背上的薄外套——瓦纳溪湾的午后风带着水汽,吹在身上有点凉。“可以,正好回去拿上相机和水,丛林里都是土路,说不定还会过小溪,提前准备妥当,省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没人再多说什么,连平时最热闹的韩亮韩轩都安静了几分。王思宁去结了账,一行人拎着各自的东西,默默往民宿的方向走。路上没人说话,只有鞋底踩过石板路的“哒哒”声,和远处溪水潺潺的流淌声,衬得周遭格外安静。

回到民宿,大家各自回房简单收拾。我把记案情的笔记本和笔仔细塞进背包侧兜,又摸出纸巾和创可贴——丛林里难免刮蹭,备着总没错;王思宁坐在床边,低头检查相机电量,镜头盖打开又合上,指尖划过屏幕上刚拍的案发现场照片,随即轻轻按了锁屏键,像是要把案子的沉重暂时封存。

隔壁房间传来韩亮韩轩压低的兴奋声,没过一会儿,两人就背着鼓鼓的背包跑出来,口袋里还塞得满满当当——都是前几天在隆都坡买的零食,牛肉干、水果糖,甚至还有两包饼干。“丛林里肯定会饿,多带点!”韩亮拍着口袋,脸上终于恢复了往日的活力。

葛薇葛岚的房间里,姐妹俩正小心翼翼地把姨妈的蓝色日记本放进一个布包里,又仔细塞进行李箱最底层,拉上拉链时动作轻轻的,像是在安放一件易碎的珍宝。随后葛岚弯腰换上一双白色的运动鞋,鞋边沾着点泥土,是之前在民宿院子里踩的;葛薇则把相机挂在脖子上,对着镜子理了理头发,眼眶还是有点红,但眼神里多了几分释然。

杨海泽背着他的单反相机,镜头挂在胸前,肩上还挎着个小背包,里面装着备用电池和内存卡;寸寿生从柜子里拿出两瓶矿泉水,塞进自己和博恩博司的包里——博恩博司话少,却也默默收拾着,把外套叠好放进背包,又顺手拿了一把民宿门口的塑料伞,以防丛林里突然下雨。

没一会儿,大家就都收拾妥当,在民宿大堂集合。韩亮韩轩蹦蹦跳跳地凑在最前面,葛薇葛岚跟在葛辰葛宇身后,杨海泽、寸寿生和博恩博司站在一侧,我和王思宁最后检查了一遍东西,确认没遗漏,便一起往外走。

从民宿到丛林入口,开车只需要十分钟。车子驶过蜿蜒的乡村公路,窗外的景色渐渐从竹林变成了茂密的阔叶林,空气里的水汽越来越浓,连风都带着草木的清香。下了车,远远就看到丛林边缘架着的滑索——四根粗粗的钢索并排架在两座小山之间,像四条银色的丝带,下面是郁郁葱葱的树林,阳光洒在树叶上,泛着层层叠叠的绿光。风一吹,钢索微微晃动,发出轻微的“嗡嗡”声,旁边的木质牌子上用红漆写着“四段式滑索,全程两公里,安全无忧”,几个字苍劲有力,看着就很刺激。

“哇!这个滑索看着也太好玩了吧!”韩亮一下子忘了刚才的沉重,眼睛瞪得溜圆,一把拽住韩轩的胳膊,就往滑索站台跑。我赶紧笑着喊住他:“别急啊,跑这么快干什么?还是按之前的分组来,两人一组,跟着工作人员走,安全点!”

分组没换,还是老样子——我和王思宁一组,韩亮韩轩一组,葛辰带着葛薇、葛宇带着葛岚各成一组,杨海泽和寸寿生一组,博恩博司性子沉稳,工作人员说他可以单独一组,他便点了点头,站在一旁等。

穿橙色工作服的工作人员拿着安全绳走过来,逐一帮我们系好,腰带、肩带、卡扣,每一个细节都检查了三遍,嘴里还念叨着:“抓好前面的扶手,滑的时候别晃,到站台了会有人接你们。”韩亮韩轩被系上安全绳时,兴奋得直跺脚,嘴里不停问:“什么时候能滑?我们能第一个吗?”

“当然能!”工作人员笑着拍了拍韩亮的肩膀,帮他坐上滑索的座椅。随着一声“走你!”的喊声,韩亮猛地蹬了一下站台,身体瞬间往前滑出去,韩轩紧随其后,两人像两只挣脱束缚的小鸟,在钢索上飞速前进,嘴里还兴奋地大喊:“太爽啦!风好大啊!下面的树好绿!”

我和王思宁紧随其后。我先坐上座椅,王思宁在后面帮我拽了拽安全绳,轻声说:“抓好,别紧张。”我点点头,双脚一蹬,身体瞬间腾空——风从耳边呼啸而过,带着青草和泥土的清香,吹得头发都飘了起来。低头往下看,成片的树林像一片绿色的海洋,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撒了一把碎金子。

王思宁坐在我后面一点的滑索上,侧头冲我笑,眼里没了之前查案时的严肃,满是轻松的笑意,还对着我比了个“OK”的手势。远处的站台上,韩亮韩轩正挥着胳膊朝我们喊:“快一点!这里的风景超好看!”更远处,葛薇葛岚的笑声顺着风飘过来,清脆得像风铃;杨海泽举着相机,镜头对准我们,“咔嚓咔嚓”地抓拍着滑索上的瞬间,连寸寿生都难得地露出了笑容。

四段滑索一段比一段长,第一段最短,只有三百米,后面三段越来越长,最长的一段有六百米。每到一个中间站台,大家就笑着换座,等着下一组滑过来。韩亮韩轩滑到最后一段时,还故意用脚晃着安全绳,钢索微微晃动,引得后面的葛薇大喊:“韩亮!慢点!别晃!小心掉下去!”葛岚在旁边笑着附和:“就是!你再晃,等会儿不让你吃零食了!”

葛辰葛宇总是护着妹妹们,每次都让葛薇葛岚先滑,自己跟在后面,时不时喊一句“抓好扶手”;杨海泽和寸寿生滑到中途时,还特意让工作人员停了几秒——远处的山顶笼罩着一层薄雾,夕阳正慢慢往下沉,把天空染成了淡粉色,杨海泽举着相机,按下快门,把这一幕定格成了永恒;博恩博司虽然话少,滑到最高处时,也微微抬起头,看着远处的风景,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被风掀起的衣角,衬得他格外放松。

没有了案子的压抑,没有了之前的争执,只有滑索划过钢索的“呼呼”声、大家此起彼伏的笑声,还有丛林里清脆的鸟鸣。阳光、清风、绿树、笑声,所有的一切都透着轻松和惬意。

滑完最后一段滑索,落在终点的木质站台时,韩亮韩轩直接蹦了起来,冲过来拉着我的胳膊就往旁边跑:“风生哥!你看那边有小溪!我们去玩水吧!”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不远处果然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溪水潺潺,里面还有小鱼在游动。

葛薇葛岚蹲在站台边的草地上,看着脚边一朵紫色的小野花,葛岚伸手轻轻碰了碰花瓣,葛薇拿出相机,对着野花拍了张照,姐妹俩相视一笑,眼里终于有了卸下重担后的轻松。葛辰葛宇站在一旁,看着妹妹们的背影,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杨海泽翻着相机里的照片,寸寿生凑过去看,时不时点头说“这张拍得好”;博恩博司则走到小溪边,蹲下身,用手掬起一捧溪水,冰凉的触感让他舒服地眯了眯眼。

就这样,抛开了葛老师案的沉重,抛开了所有的争执和疲惫,属于我们的欢乐时光,终于在这片翠绿的丛林里,正式开始了。

滑索的欢乐劲儿还没过去,夕阳就慢慢沉到了山后面,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我们收拾好东西,踩着夕阳的余晖从丛林里走出来,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意,衣服上沾了点草屑,却毫不在意。

王思宁掏出手机,点开导航看了看,突然眼睛一亮,转头对我们说:“哎,导航显示附近有个老古城,叫‘溪湾古城’,离这儿就十分钟车程,要不要去逛一圈?”

“要!”韩亮韩轩第一个举手,刚才玩水没玩够,这会儿又惦记着逛古城;葛薇葛岚对视一眼,点了点头——古城的烟火气,总能让人心里更暖;杨海泽也来了兴趣,背着相机说“可以拍点古城的夜景”;寸寿生和博恩博司没说话,却也跟着点了头。大家一致同意,玩了一下午,正好去古城走走,顺便解决晚饭,一举两得。

车子开了十分钟,就到了溪湾古城的入口。古城不大,门口立着一块青石碑,上面刻着“溪湾古城”四个大字,碑角爬着青苔,透着岁月的痕迹。往里走,是蜿蜒曲折的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光滑发亮,两旁是白墙黑瓦的老房子,屋檐下挂着一串串红灯笼,风一吹,灯笼轻轻晃动,红色的光影落在地上,忽明忽暗。

韩亮韩轩最兴奋,拉着彼此的手在巷子里跑,一会儿指着墙上斑驳的老壁画惊叹:“你看这个画!是古代的人捕鱼吧!”一会儿又凑到路边卖手工竹编的小摊前,拿起一个竹编的小篮子摆弄:“老板,这个多少钱?我想买一个装零食!”

葛薇葛岚放慢了脚步,沿着青石板路慢慢走。巷口有一棵老槐树,树干粗壮,枝叶繁茂,细碎的槐树叶落在肩头,葛岚笑着伸手拂开,葛薇赶紧举起相机,抓拍了妹妹低头拂叶的瞬间,阳光透过树叶落在葛岚的发梢,温柔得不像话。

杨海泽背着单反,走走停停,镜头一会儿对准屋檐下的红灯笼,一会儿对准青石板路上的光影,一会儿又对准巷子里嬉笑的孩子,“咔嚓”声不断;寸寿生跟在他身边,偶尔帮他扶一下相机包,看到喜欢的木雕小摊,会停下来拿起一个木雕小鹿看看,指尖划过木头的纹理,眼神里满是认真;博恩博司则走在最后,手里拿着一瓶水,偶尔抬头看看老房子的屋顶,瓦片层层叠叠,像鱼鳞一样,他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安静却自在。

我和王思宁并肩走在后面,看着前面热闹的身影,也跟着笑。王思宁指着前面拐角处的炊烟说:“那边肯定有小吃摊,香味都飘过来了。”果然,拐过一个弯,古城深处就出现了一排小吃摊,红色的遮阳棚下,各种美食冒着热气,香味扑鼻而来——烤得焦脆的糯米肠,外皮金黄,咬一口“咔嚓”响,里面的糯米裹着肉香;裹着花生碎的糖糕,刚出锅还冒着热气,糖霜晶莹剔透,甜而不腻;冒着热气的豆腐脑,嫩得像云朵,浇上酱油和辣椒油,香得让人直咽口水;还有瓦纳溪湾特有的溪鱼干,用当地的溪水晒制,闻着就有淡淡的鱼香。

“先吃这个!先吃这个!”韩亮拽着韩轩,一头扎进糖糕摊前,指着刚出锅的糖糕喊,“老板,给我们来两个!要热的!”老板笑着递过两个用纸袋包着的糖糕,韩亮接过就咬了一大口,糖渣掉了一地,嘴里还含糊不清地说:“好吃!太甜了!”韩轩也咬了一口,眼睛都亮了,点头如捣蒜。

葛薇走到豆腐脑摊前,要了两碗咸口的,递了一碗给葛岚:“你小时候最爱吃这个,记得吗?”葛岚接过碗,用小勺舀了一口,笑着说:“记得,那时候你总抢我的豆腐脑吃。”姐妹俩你一口我一口,吃得一脸满足。

杨海泽走到烤糯米肠摊前,买了一根咬了一口,糯米的软糯混合着肉的咸香,让他忍不住点头:“味道不错,比城里的好吃。”说着又回头对寸寿生说:“你也来一根,尝尝。”寸寿生接过糯米肠,小口咬着,嘴角慢慢扬起。

博恩博司则站在溪鱼干的小摊前,拿起一包闻了闻,抬头问老板:“这个是用瓦纳溪湾的溪水晒的吗?”老板笑着点头:“是啊,每天早上捞的溪鱼,洗干净了晒一天,原汁原味的。”博恩博司点点头,买了两包,塞进背包里——一包自己吃,一包想带给家里的弟弟。

逛了一会儿,大家都有点饿了,便找了个巷口的小馆子坐下。馆子是老房子改造的,里面摆着几张竹桌,墙上挂着老照片,都是古城以前的样子。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阿姨,笑着给我们递上菜单:“都是本地菜,清蒸溪鱼、腊肉炒竹笋、野菜鸡蛋饼,还有自家酿的梅子酒,都尝尝?”

我们点了满满一桌子菜,没一会儿,菜就陆续上桌了。清蒸溪鱼放在一个大瓷盘里,鱼身上撒着葱花和姜丝,汤汁清亮,闻着就鲜;腊肉炒竹笋,腊肉是老板自家腌的,肥而不腻,竹笋脆嫩,两者炒在一起,香得人直咽口水;野菜鸡蛋饼煎得金黄,外焦里嫩,咬一口满是野菜的清香;还有一壶清甜的梅子酒,装在一个粗陶壶里,倒在小碗里,酒色淡淡的,透着果香。

菜刚上桌,韩亮韩轩就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夹了一大块溪鱼塞进嘴里,鲜美的汤汁在嘴里散开,两人眼睛一亮,异口同声地说:“好吃!比中午的还好吃!”葛辰拿起公筷,给葛薇葛岚各夹了一筷子炒竹笋,轻声说:“多吃点,本地的笋嫩,比城里买的好吃。”葛薇葛岚点点头,低头慢慢吃着。

我和王思宁拿起小碗,倒上梅子酒,轻轻碰了碰杯子,“叮”的一声脆响。梅子酒的清甜滑进喉咙,带着淡淡的酒香,一点都不冲,一天的疲惫仿佛都被这杯酒冲淡了。

饭桌上没人再提案子的事,满是笑声。韩亮手舞足蹈地说着滑索时差点晃下来的糗事:“最后一段我晃得太厉害,钢索都在抖,吓得我赶紧抓牢扶手,生怕掉下去喂鱼!”引得大家笑个不停;葛岚放下筷子,讲着在古城里看到的一只黄色小狗:“它跟着我们走了好远,还蹭我的裤腿,特别可爱,可惜没带零食喂它。”葛薇在旁边笑着补充:“那小狗眼睛圆圆的,尾巴翘得老高,特别乖。”

杨海泽掏出相机,翻出下午在滑索上拍的照片给大家看:“你看这张,风生哥和王思宁滑过来的时候,风把头发都吹起来了,特别有感觉;还有这张,葛薇葛岚在站台笑的样子,拍得正好。”大家凑过去看,一边看一边点评,笑声不断。

青石板路上的脚步声、巷子里小贩的叫卖声、桌上的碰杯声、大家的笑声,混在一起,伴着头顶红灯笼的暖光,暖融融的,满是人间烟火气。

吃到天黑,古城里的红灯笼都亮了起来,一盏盏挂在屋檐下,像一片红色的海洋,把整个古城都照得暖暖的。我们慢悠悠地逛出古城,晚风带着食物的香气和灯笼的暖意,吹在脸上格外舒服。大家都摸着圆滚滚的肚子,韩亮打了个饱嗝,笑着说:“下次再来,我还要吃糖糕和溪鱼!”

没人反驳,都笑着点头。这趟古城之行,没有案件的沉重,没有争执的烦躁,只有简单的热闹、美味的食物和彼此陪伴的温暖,像一块温柔的糖,融化在心里,成了这天最温柔的收尾。

晚风裹着古城的烟火气,吹得人心里暖暖的。我们摸着圆滚滚的肚子,慢悠悠晃回民宿——韩亮韩轩走在最前面,还在小声争论刚才的糖糕和溪鱼哪个更好吃;葛薇葛岚并肩走着,手里攥着在古城买的小木雕,偶尔凑在一起说两句话,笑声轻轻的;杨海泽背着相机,还在翻着晚上拍的古城夜景,寸寿生和博恩博司跟在后面,脚步慢悠悠的,没了白天的匆忙。

回到民宿大堂,大家各自卸了背包,瘫坐在沙发上,连动都不想动。王思宁喝了口前台递来的温水,看向我,语气里带着点期待:“明天如何?总不能一直待在这儿,要不要去周边转转?”

我靠在沙发上,脑子里过了遍之前查的攻略,抬头对大家说:“明天去隆都堡,听说那儿有座老城堡,还有挺多有意思的老建筑,适合逛逛;晚上就去隆都堡的夜市,之前看攻略说夜市里的烤乳鸽和糖水特别有名,咱们去尝尝;住的话就还回这儿,民宿老板说房间给咱们留着,来回也方便。”

顿了顿,我又补充道:“至于后天,咱们去隆都镇和安龙镇——隆都镇有个百年老街,卖的都是手工玩意儿;安龙镇靠河,听说早上能看到渔民撒网,风景不错,正好顺路一起逛了。”

“好啊好啊!”韩亮一下子从沙发上弹起来,眼睛亮了,“夜市!我要吃烤乳鸽!还要喝糖水!”韩轩在旁边使劲点头,显然也被“夜市”两个字勾住了魂。

葛薇葛岚对视一眼,笑着点头:“隆都堡的老城堡听着就有意思,正好可以拍点照片。”葛辰葛宇没意见,杨海泽则举了举相机,眼里满是期待——老建筑和老街,都是他喜欢拍的题材。寸寿生和博恩博司也点了头,安静地表示同意。

王思宁见大家都没意见,笑着说:“行,那明天早上八点起床,吃完早饭就出发,隆都堡离这儿也就一个小时车程,不急。”

没人反驳,毕竟玩了一天,大家都累了,各自打了个招呼,就回房休息了。民宿的院子里,只有门口的风铃还在“叮铃”响着,月光洒在石板路上,安静又温柔。

【第103章(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