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花瓣曲09(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运城系列2,案件大全集03》最新章节。

原本以为尘埃落定的案子,因为这三张照片和突然出现的黑衣人,瞬间又蒙上了一层迷雾,在场的人脸上刚褪去的懵怔,又多了几分沉郁。

李武法医很快带着工具赶来,蹲在富婆尸体旁仔细检查——他先是查看了伤口形状,用镊子提取了匕首残留的微量物质,又翻查了尸体的衣物和随身物品,连指甲缝里的残留物都没放过。

忙活了近半小时,他站起身,摘下手套,对着我和江市长摇了摇头:“何队,江市长,初步检查下来,基本上没有任何可疑线索。”

“致命伤就是胸口那处匕首伤,一击毙命,凶器应该是常见的弹簧匕首,没留下特殊标记。死者身上除了反抗时造成的轻微擦伤,没有其他打斗痕迹,黑衣人动作很利落,没留下指纹、毛发这类指向性证据。”他顿了顿,补充道,“目前看,对方像是有备而来,反侦察意识很强。”

办公室里的气氛还沉在找不到线索的凝重里,门口突然传来脚步声——周队领着一个穿深色风衣的女人走了进来,女人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眼神锐利地扫过现场,没等我们开口,就直接走到富婆尸体旁,开始分析:

“死者刚认罪就被灭口,凶手目标明确,不是随机作案,大概率是怕她说出更多背后的事。从作案手法看,凶手动作快、没留痕迹,要么是职业杀手,要么是对这里的环境极熟,甚至可能提前踩过点。”

她蹲下身,目光落在我手里的三张照片上,继续说道:“死者身上藏着三位被害人的照片,说明她和这三起案子的关联比之前认的更深,说不定还有同伙。凶手杀她,很可能是为了切断这条线,保护背后的人。现在最关键的,是查死者最近接触过谁,还有黑衣人逃跑的路线——窗户外面的监控得立刻调,周边的目击者也要抓紧问。”

一番话条理清晰,句句戳在关键处,在场的人都下意识停下动作,看向这个突然出现的女人,连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江市长,也微微蹙起眉,显然在认真听她的分析。

周队拍了拍女人的肩膀,对着我们介绍道:“这位是林芮,咱们市局的得力干将,入职到现在,亲手破掉的案子已经有68起了,能力相当出众。”

林芮听到夸奖,只是微微点头,目光却仍落在现场的线索上。紧接着,周队转头指向我,语气里带着几分自豪:“林芮,这位就是何风生,SCI调查局的负责人。他破过的案子数,你肯定得好好听听——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130起,咱们现在查的这起黑衣人案,是他接手的第131起。”

这话一出口,林芮手里的笔记本“啪嗒”一声掉在地上。她猛地抬头看向我,眼睛瞪得溜圆,脸上满是难以置信,嘴里喃喃道:“131起?完成130起?这……这怎么可能?我花了五年才破68起,你居然……”她顿了顿,又反复确认了一遍,语气里满是怀疑人生的茫然,“真的是130起已完成?没算错?”

我弯腰帮林芮捡起笔记本递过去,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没算错。我们SCI从2000年3月23日成立到现在,刚好五年多一点,这130起案子,都是我们一步步查下来的。”

林芮接过笔记本的手还在微微发颤,她盯着我看了好一会儿,之前锐利的眼神里多了几分复杂——有震惊,有佩服,还有一丝没完全褪去的难以置信。她张了张嘴,好半天才低声道:“五年多……130起……平均一个月两起还多,这效率……我之前真是想都不敢想。”

旁边的周队笑着拍了拍她的肩膀:“所以说,让你过来跟何队他们搭伙,多学学经验。咱们查案,既要拼能力,也得学人家这种踏实查案的劲儿。”

话音刚落,门口又走进一个穿白色职业装的女人,她手里捏着一份案件报告,径直走到林芮身边,语气带着几分挑衅:“林芮,我刚听说你在跟人比破案数?我这几年破了72起,破案率98%,你那68起还得再努努力啊。”

说着,她扫了我一眼,显然没把我放在眼里,继续说道:“至于这位……我看也不用比了吧?林芮的能力在市局有目共睹,就算他真有那么多案子,指不定掺了多少水分,怎么可能是林小姐的对手?”

林芮皱了皱眉,刚想开口反驳,那女人又抢着道:“要我说,查案不是靠数量堆出来的,得看质量。林芮破的都是难案、要案,哪像有些人,说不定净捡些简单的案子充数。”

林芮听到白色职业装女人的话,抬眼扫了她一下,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弧度,语气带着几分引导:“你觉得何风生的破案数,能有多少?不如猜猜看。”

穿白色职业装的女人愣了愣,随即嗤笑一声,眼神里满是不屑:“能有多少?顶多比我多一点吧,撑死80起?毕竟破案不是凑数,哪能真像你说的那么夸张。再说了,他这SCI调查局才成立五年多,就算再快,也不可能超过100起——我猜,撑死90起,不能再多了!”

她说完,还特意挺了挺胸,仿佛自己猜的答案十拿九稳,完全没注意到林芮和周队交换的眼神,更没察觉周围人看向她时那几分微妙的神色。

穿白色职业装的女人刚说完“撑死90起”,我平静的声音就响了起来:“目前办的是第131起案件,前面的130起案件已经破完了。”

这话像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她脸上的得意。她猛地睁大眼睛,身体下意识往后退了半步,手里的案件报告“哗啦”一声散落在地。她盯着我,嘴唇哆嗦着,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1……131起?还破完了130起?这不可能!你骗我的吧?”

她弯腰去捡报告,手指却好几次抓空,眼神里满是混乱和难以置信,之前的嚣张和挑衅荡然无存,只剩下被颠覆认知的慌乱——显然,我的回答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让她连基本的镇定都维持不住了。

我扫过面前两人,语气平静地打断了白色职业装女人的愣神:“行了,别愣着了。你们俩各自说一下,自己办过的案子里,平均一起要花多少天。”

白色职业装女人还没从130起的震惊里缓过来,听到这话下意识攥紧了手里的报告,磕磕绊绊地开口:“我……我平均下来,一起案子大概要二十多天,复杂点的得一个多月……”

林芮则很快调整好状态,语气沉稳地补充:“我这边差不多,简单的案子十几天能结,难案基本要二十五到三十天,平均下来也是二十天左右。”

两人说完,都下意识看向我,显然是想知道我的数据——毕竟130起案子五年多完成,这背后的效率,已经超出了她们的认知。

我看着两人投来的目光,语气平淡地给出答案:“好了,不用猜了。我们SCI办案,常规情况是一天结一起;遇到复杂点的,最长也就三个月;要是那种牵扯极广、线索零散的大案,最多也只需要一整季。”

这话一出口,林芮和穿白色职业装的女人同时僵在原地,眼睛瞪得溜圆,脸上满是懵怔——显然,“一天一起”的效率,完全超出了她们的认知。

没等林芮缓过神,穿白色职业装的女人先反应过来,语气里满是质疑,甚至带着点急切:“一天一起?这怎么可能!查案要调监控、找证人、做笔录、比对证据,哪有这么快的?你怕不是在吹牛吧?就算是简单的小案子,也得两三天走流程,一天怎么可能结?”

她往前凑了半步,眼神里满是不相信:“还有什么‘最长一整季’,你知道有些大案光是排查嫌疑人就得半年吗?你这么说,根本不符合办案常理,肯定是在夸大其词!”

就在穿白色职业装的女人还在质疑时,办公室门口突然跑进来一个民警,手里攥着一份审讯记录,语气急促又兴奋地喊道:“各位!好消息!那个杀了富婆的黑衣人我们抓到了,刚才审完,他已经承认了——不仅是富婆这起,之前李老师、余洋敏、雅婷那三起案子,其实也是他主使的,富婆只是被他利用的棋子!”

这话让林芮和穿白色职业装的女人同时一愣,脸上的表情瞬间从质疑变成了懵怔,显然没料到案子会这么快有突破。

可没过两秒,穿白色职业装的女人又皱起眉,语气里的怀疑又冒了出来:“这么快就抓到了?还全承认了?会不会有问题啊?黑衣人作案那么利落,反侦察意识也强,怎么可能这么容易就被抓、还乖乖认罪?该不会是你们审错人,或者他故意顶罪吧?”

她盯着民警手里的记录,眼神里满是不相信:“而且富婆之前都亲口认罪了,现在又冒出个主使?这也太蹊跷了,你们确定没查错吗?”

我刚对着众人说完“行了,今天任务结束”,准备安排后续收尾工作,办公室门口突然冲进来一个神色慌张的女人,她攥着衣角,声音发颤却带着急切:“警官!求求你们快去看看!我的邻居家……邻居家的妻子杀人了!我刚才路过她家窗户,看见她手里拿着刀,地上还有血……”

这话让刚放松下来的氛围瞬间又紧绷起来,我和林芮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意外。穿白色职业装的女人也愣住了,之前的质疑卡在喉咙里,下意识看向我,显然没料到这刚结束一起案子,转眼又冒出来新的命案。

我立刻站起身,拿起外套和对讲机,对麦乐和周队说:“通知李武法医,备车,去报案人说的地址。”随后看向那个报案的女人,语气沉稳地问:“具体住址在哪?你最后看到邻居妻子是什么时候?”

我带着王思宁、韩亮、杨海泽、寸寿生,还有拎着工具箱的李法医,跟着报案人快步赶到现场。刚推开邻居家虚掩的门,一股淡淡的血腥味就飘了过来。

客厅的地板上散落着几片沾了血的玫瑰花瓣,正中央放着一个打翻的玻璃花瓶,里面的红玫瑰掉在一旁,花瓣上还沾着未干的血迹。李法医立刻蹲下身,用镊子夹起一片花瓣仔细查看,韩亮和杨海泽则迅速分工,一人去检查卧室和厨房,一人在门口设置警戒带。

王思宁掏出笔记本,一边记录现场环境,一边对报案人轻声询问细节;寸寿生则盯着那束玫瑰花,眉头微蹙——这看似普通的鲜花,在满是血迹的现场里,显得格外刺眼,不知道是案前装饰,还是和命案有关的关键线索。

现场的勘查刚拉开序幕,这起突如其来的邻里命案,也为第131案画上了未完待续的句号。

【EP131,完】

第132集:花瓣三部曲之三:暮落曲

时间:2006年9月29日

警戒线在邻居家门外拉得笔直,我蹲在客厅地板上,指尖捏着一片沾血的玫瑰花瓣,正和李法医交流着初步判断。这时,穿粉色衣服的女人——也就是之前质疑办案效率的那位,突然挤到警戒带边,皱着眉开口,语气里满是怀疑:

“你们这查了半天,就盯着几片破花瓣看?这花说不定就是人家家里平常摆的,沾了血也就是巧合,能有什么线索?”她伸手指了指客厅角落的柜子,“你看那上面还放着空的花瓶,明显就是插花用的,总不能因为花瓣沾了血,就把它当证据吧?”

她顿了顿,又看向正在检查门窗的韩亮和杨海泽,声音拔高了些:“还有你们,这房子门窗都没坏,明显就是熟人作案或者凶手有钥匙,不赶紧去查死者的关系网,在这围着花瓣打转,不是浪费时间吗?”

我捏着那片沾血的玫瑰花瓣,抬眼看向穿粉色衣服的女人,语气平静却带着笃定:“这不是普通的花瓣,这就是暮落曲。”

她愣了一下,还想开口质疑,旁边的王思宁突然指着客厅墙面,声音带着几分发现线索的急促:“风生,你看那边——这里还有三幅画。”

我们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墙上挂着三幅风格一致的油画,画的都是玫瑰,却各有不同:第一幅里玫瑰正在燃烧,火焰裹着花瓣,透着浓烈的张力;第二幅是燃烧过后的玫瑰重新绽放,花瓣带着焦痕却依旧挺立,正是“复燃”;第三幅则是玫瑰凋零,花瓣散落一地,和现场的景象几乎一模一样——正是我们此刻面对的“暮落曲”。

“这三幅画,就是花瓣三部曲。”王思宁走近几步,仔细看着画框边缘的落款,“而且看这墨迹的新旧,像是刚挂上去没多久。”

穿粉色衣服的女人看着画,又看看地上的花瓣,之前的质疑卡在喉咙里,脸色微微变了——显然,这三幅画的出现,让“花瓣只是巧合”的说法不攻自破。

我盯着墙上的“花瓣三部曲”,指尖轻轻摩挲着手里的玫瑰花瓣,语气带着几分沉凝:“我总觉得,这一年多以来,我们好像一直在绕着‘花瓣’展开查案。”

王思宁立刻点头附和,从笔记本里翻出旧案记录:“确实!你还记得吗?去年2005年7月21日,那两个高中生女生因为考试答案吵架,最后闹出意外的案子,现场就发现了晒干的玫瑰花瓣;后来几起看似无关的案子,也都或多或少有花瓣的痕迹,只是当时没把它们联系到一起。”

这话让旁边的两个女人瞬间懵了——穿粉色衣服的女人张着嘴,之前的质疑彻底消失,眼神里满是难以置信;林芮也皱起眉,快步走到王思宁身边,看着笔记本上的记录,语气带着惊讶:“这么说,这不是偶然?从去年开始,‘花瓣’就一直是关键线索?我们之前居然没发现这些案子之间的关联?”

两人你看我、我看你,脸上满是震惊——原本以为只是一起突发的邻里命案,没想到竟牵扯出一年多前的旧案,还藏着一条贯穿始终的“花瓣”线索,这完全超出了她们的预料。

我收起手里的花瓣,目光扫过墙上的“花瓣三部曲”,又看向在场的众人,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当然,从去年的高中生案到现在,这条‘花瓣’线索藏了这么久,现在终于要浮出水面了——接下来,就是本季的收官之战。”

这话一落,现场的氛围瞬间变了。王思宁握紧了手里的笔记本,眼神里多了几分振奋;韩亮和杨海泽停下了手里的动作,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期待;李法医也抬起头,轻轻点了点头,显然已经做好了全力投入的准备。

那两个女人更是愣住了,穿粉色衣服的女人之前的质疑彻底烟消云散,只剩下惊讶;林芮则深吸一口气,快步走到我身边,语气郑重地说:“何队,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尽管安排——既然是收官之战,绝不能让这条线索断在这里。”

我扫了眼还在愣神的两个女人,语气干脆地开口:“接下来就查呗!从这三幅画的作者查起,再核对死者近期的联系人,一步一步来。还有,你们两个以后不用怀疑我们的办案方式——查案没有固定模板,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思路,能找到真相就是对的。”

这话落定,穿粉色衣服的女人抿了抿嘴,没再反驳;林芮也点了点头,算是默认了我的说法,两人都安静地退到一旁,看着我们梳理现场线索。

可就在韩亮刚要提取画框上的指纹时,现场门口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穿警服的女人快步走进来,看到客厅里散落的花瓣和勘查的众人,突然拔高声音大发雷霆:“谁让你们动现场的?!这案子归我们辖区队管,你们SCI凭什么越权插手?”

她的怒火让现场瞬间安静下来,我皱着眉看向她,刚要开口解释,却被她打断:“现在立刻停止勘查!所有证据交由我们处理!”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冲突,众人面面相觑。

【第35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