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永恒之交002【二,(下)】(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运城系列2,案件大全集03》最新章节。

这话让我们心里一沉——难道图纸是旧的?还是那个姑姑故意给了错误的信息?白墙立在那里,像一道无形的屏障,把我们的线索彻底堵死了。

张邵浩突然开口:“会不会是暗门?”他走上前,仔细观察墙面的接缝处,“这种老医院,有时候会有隐藏通道。”

大家立刻围过去帮忙寻找,可敲了半天、摸了半天,墙面依旧纹丝不动。负二楼的走廊格外安静,只有我们急促的呼吸声,和远处隐约传来的仪器滴答声,让人心里越来越慌。

我们急得满头大汗,转了几圈后,误打误撞闯进了一间正准备手术的手术室。主刀医生正戴着无菌手套,见我们冲进来,皱紧眉头喝道:“你们干什么?手术马上开始了!还没找到B2-2区?”

我没工夫解释,目光扫过手术室角落,突然注意到一个半人高的金属柜子——它的位置比图纸上标记的偏了半米,看起来和墙面严丝合缝。我心里一动,走过去推了推柜子,竟意外地发现它是活动的。

柜子被挪开后,后面露出一道不起眼的小门,门楣上赫然刻着“B2-2区”。我又惊又喜,脱口而出:“原来是在这!”

主刀医生也看呆了,摘下口罩走过来:“原来如此……这B2-2区竟然藏在手术室的柜子后面,难怪从来没人注意过!这设计也太隐蔽了。”

门是电子锁,需要密码才能打开。我们对视一眼,都明白——最关键的一步来了,门后面,就是那个姑姑和沈青的藏身之处。

我们正对着电子锁犯愁,旁边的公告栏突然引起了注意——一张不起眼的通知角落,用小字写着“设备维护密码:5263”。我试着输入这串数字,“嘀”的一声,门锁应声而开。

推门进去,正前方的手术床边果然坐着一个中年女人,沈青被她拉在身边,看到我们进来,两人都吓了一跳——这应该就是沈蓝口中的姑姑。而房间另一侧,还有一道隐蔽的小门。

我们迅速控制住中年女人,打开那道小门,发现里面是通往楼下的楼梯。此时我们才反应过来,刚才所在的B2-2区其实是在二楼。顺着楼梯往下走,穿过一条昏暗的通道,尽头竟是一扇不起眼的侧门。

推开门的瞬间,我们都愣住了——门外赫然是一楼大厅的护士站前台。坐在那里的护士们抬头看到突然从“墙后”走出来的我们,还押着两个人,手里的笔都掉在了桌上,一个个目瞪口呆。

“原来……所谓的B2-2区入口,竟然藏在一楼护士站的后台通道里。”我看着眼前熟悉的大厅,终于明白过来,“这设计也太绕了。”

护士站的护士长反应过来,赶紧起身:“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从哪出来的?”

沈叔押着那个姑姑,沉声道:“没事,例行检查,惊扰了。”说着,示意我们赶紧把人带走——这场横跨两层楼的追踪,总算在护士们的震惊目光中,暂时画上了句号。

我们把那个姑姑带到SCI设在医院的调解大厅,刚坐下,她突然猛地拍桌站起来,脸色狰狞地大发雷霆:“你们敢抓我?知道我背后是谁吗?”

话音未落,她突然伸手按向调解大厅角落一个不起眼的按钮。只听“咔哒”一声轻响,墙面竟缓缓滑开一道暗门,露出里面幽深的通道。

“跟我来!”姑姑冷笑一声,率先走了进去。我们对视一眼,立刻跟了上去。通道不算长,尽头是一道向上的楼梯,爬上去推开另一扇门,眼前豁然开朗——竟是一个宽敞的大厅。

这大厅位于医院大楼右侧,一进门就能看到正前方护士站的方向,而我们所在的位置,恰好就在护士站右侧。更让人意外的是,大厅正前方的墙面上,赫然刻着“B2-2区”的字样。

“原来这才是真正的B2-2区。”我看着那行字,突然明白过来,之前找到的不过是个幌子。姑姑站在大厅中央,脸上露出得意的笑:“你们以为找到的是终点?不过是我设的第一道局罢了。”

大厅里空无一人,只有几排闲置的座椅,角落里堆放着一些医疗器械,透着一股诡异的安静。我们心里都清楚,这恐怕还不是最后的底牌,这场较量,显然还没结束。

我往前站了一步,看着那个姑姑沉声道:“行了,沈女士,事情闹到这一步,你到底还要怎样?”我扫了眼空旷的大厅,“这里就算再隐蔽,终究是连接着医院大楼右侧,真要闹大了,谁也讨不到好。”

她冷笑一声,双手抱胸靠在墙上:“讨不到好?当年张邵浩和张强把我两个侄女丢在雪地里的时候,怎么没想过后果?我今天就是要让他们当着全院的面,把欠我们沈家的都还回来!”

“你用这种方式逼他们现身,就不怕伤了沈青?”我指着缩在她身后的沈青,“她还是个孩子,经得起你这么折腾吗?”

这话像是戳中了她的软肋,她脸色变了变,却依旧嘴硬:“不用你管!只要能让那两个人渣付出代价,我什么都做得出来!”

大厅里的空气瞬间僵持住,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却驱不散这满室的戾气。我们都知道,她心里的结不解开,这场对峙就永远没有尽头。

就在这时,我哥何主任从大厅正前方的通道快步走过来,看到墙上“B2-2区”的字样,恍然大悟般拍了下额头:“原来是在这儿!难怪我找了半天,这条入口平时一直是关闭的,谁也没在意过。”

他走到我们身边,指着那行字解释:“医院里的‘B’区其实指的是二楼,之前大家都以为B2是负二楼,其实是把编号搞混了——这B2-2区,从一开始就藏在二楼的角落里。”

这话一出,我们才彻底明白过来,之前的混乱全是因为对编号的误解。姑姑站在一旁,脸色有些难看,显然没料到这个隐藏多年的秘密会被轻易戳破。

何主任扫了眼大厅,继续道:“这条通道连接着二楼的老病房区,早就废弃不用了,没想到被改成了这样。”

真相一层层揭开,可姑姑脸上的阴狠却丝毫未减,她盯着我们,突然说:“知道了又怎样?游戏还没结束呢。”

郦队长带着刑警队很快赶到,亮明证件后,直接上前铐住了还在挣扎的沈姑姑。她见状彻底失控,一边被往外拖一边大发雷霆,嘴里咒骂着张邵浩和张强,声音在大厅里回荡,却再也没人理会。

沈青被沈叔拉到身边,怯生生地看着这一切,眼里满是茫然。

这时,郑局从外面走进来,环顾着这个藏在医院深处的B2-2区,又看了看那些错综复杂的通道和暗门,眉头紧锁:“这医院的结构太乱了,隐藏通道这么多,还搞这种容易混淆的编号,简直是安全隐患。必须重新整改,所有隐蔽入口全部登记封存,编号系统也得统一规范。”

他顿了顿,语气严肃:“今天是万幸没出大事,真要是藏了不法分子,或者发生紧急情况,这地形就是最大的麻烦。”

我们都点头认同,这场由编号误会和隐藏通道引发的闹剧,确实暴露了医院在安全管理上的漏洞。看着沈姑姑被押上警车的背影,再看看这空旷的大厅,所有人心里都松了口气——这场牵扯甚广的风波,总算朝着平息的方向走去了。

我看着眼前这栋藏着太多秘密的门诊楼,沉声道:“我觉得手术室必须彻底大改。别看这楼是门诊楼,功能分区早就乱了,必须全面升级改造。”

我指了指窗外住院部的方向:“住院部那两栋楼位置更独立,不如把顶楼改造成新的手术室,环境更安静,也方便术后护理。”

“至于门诊楼这边,”我转头看向四周,“除了咱们SCI的专区保留原样,其他地方都得重新规划。所有门诊部集中到二楼右侧,就是咱们现在站的这块区域,这样患者找起来也方便。”

最后,我加重了语气:“最关键的是那些暗门、闸门,还有各种隐蔽通道,必须全部拆除或者统一整改,换成明面上的规范通道,编号系统也得重新设计,再也不能让人钻这种空子了。”

郑局听着,点了点头:“你说得对,功能分区要清晰,安全隐患必须根除。回头让设计院出个方案,尽快落实。”

阳光透过窗户照进大厅,墙上“B2-2区”的字样在光线下显得不再那么诡异。这场风波总算落幕,但医院里那些需要改变的地方,才刚刚开始被正视。

我指着大厅的布局,继续说道:“改造方案其实很简单——1楼正前方还是护士站,方便患者第一时间找到。护士站两边设成休息区,供家属等候。休息区再往外,左右各留一条通道:左边那条作为咱们SCI的专用通道,直通内部区域;右边就给普通病人用,清晰分流。”

“至于分区,”我顿了顿,理清思路,“SCI专用区域的2楼设成住院病房。病房外的通道一侧,集中安排治疗室、抢救室和一级手术室——这些都是咱们专用的。之前门诊楼里那些普通病人的手术室,还有高难度手术需要的场地,全部挪到后面那两栋住院楼的顶楼,那边空间大,设备也能集中调配。”

何主任在一旁听着,点头附和:“这样一来,功能分区清楚,患者和咱们的人不会再混走,隐蔽通道也用不上了,安全系数能提高不少。”

郑局看着图纸,手指在上面比划着:“嗯,这样规划确实合理,既保留了你们SCI的专用区域,又能让普通患者的动线更顺畅。就按这个思路来,尽快出具体图纸。”

一场因混乱布局引发的风波,总算在清晰的规划里,看到了平息后的模样。

我接着补充道:“还有,调解大厅那个暗门和前台藏着的按钮,必须全部拆掉,留着就是隐患,指不定哪天又被人利用,太麻烦了。而且调解大厅也该升级一下,换套新的桌椅,墙面重新处理,别再搞这些藏藏掖掖的设计。”

“门诊楼的大门也得动,”我指着门口的位置,“往前挪一个窗户的距离,重新装扇更宽敞的玻璃门,既显眼又方便进出。还有一进门那个正中央的大厅,一二楼不是贯穿的吗?上方的玻璃顶积了不少灰,得彻底清洗一遍,让阳光能透下来,显得亮堂些。”

何主任在旁边记着,时不时点头:“玻璃顶确实该洗了,上次下雨还往下滴水。大门外扩之后,门口的等候区也能大一点,患者排队不会那么挤。”

郑局听完,对身边的助理说:“这些细节都记下来,改造方案里一起加上。既然要改,就彻底改到位,别留死角。”

阳光从玻璃顶的缝隙里漏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想象着改造后的样子,原本压抑的空间仿佛都变得通透起来——这场风波留下的,除了教训,还有让一切变好的契机。

我接着把想法一股脑说出来:“还有个重要的,护士站背后那道暗门通道也得拆干净。要我说,既然改就彻底大改——大厅二楼改成回字形,大门往外扩的那块区域,二楼正好能和原来的部分连起来,这样一圈走下来清清楚楚。”

“二楼就对半分,一半留作普通门诊,另一半还是咱们SCI专用区。一楼就灵活安排,不用太死板。”我顿了顿,补充道,“所有窗户都加上护栅栏,每个房间装独立空调。咱们SCI的病房区,直接改成两大间,男女分开,比零散的小房间方便多了。”

何主任听完,笑着拍了拍我肩膀:“弟弟,难怪你这么设计,这不就是按办案现场的标准来的吗?职业病又犯了。”

我摆摆手:“管它什么病,实用就行。那么多小房间才麻烦,进这个说一句,进那个交代一句,折腾得人都快疯了。两大间男女分开,管理起来多省事,患者也不用绕来绕去的。”

郑局在一旁听得频频点头:“确实有道理,简洁明了,既保证了专用区域的独立性,又能避免混乱。就按这个思路细化,尽快出图纸报批。”

阳光透过没擦干净的玻璃顶洒下来,落在我们身上,仿佛已经能看到改造后敞亮规整的样子。一场由混乱引发的风波,总算在这样具体的规划里,渐渐有了平息的模样。

就这样,当天下午,改造计划就火速落地执行。门诊大楼外很快拉起了警戒线,施工队带着设备进场,电钻声、敲打声瞬间打破了医院的宁静。

我们站在住院部的窗边,看着门诊楼那边忙碌的景象——工人正在拆除护士站背后的暗墙,大门外扩的区域已经搭起了脚手架,玻璃顶下也架起了清洗平台。之前那些藏着秘密的通道和暗门,正被一块块拆下来,变成建筑垃圾运走。

何主任看着我,打趣道:“你这设计图刚画完不到两小时,施工队就进场了,郑局这效率够给你面子的。”

我笑了笑:“不是给我面子,是这楼确实该修了。”转头看向沈蓝,她正陪着沈青在楼下散步,阳光落在两人身上,总算有了点平静的样子。

SCI的临时办公区设在住院部一楼,虽然挤了点,但大家都没抱怨。毕竟谁都清楚,这场改造不只是为了医院,更是为了把那些藏在阴影里的恩怨和隐患,彻底连根拔起。

下午的阳光斜斜照进来,施工的声响成了背景音,反而让人心里踏实——混乱正在被梳理,过去正在被改写,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等着新的门诊楼站起来,像那个回字形的二楼设计一样,把所有的事都兜回正轨。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画上句号。

下午三点多,施工队刚拆完护士站的暗墙,一个穿着深色风衣的中年女子突然冲进警戒线,拦在挖掘机前大喊:“停下!都给我停下!这栋楼不能改!”

她情绪激动地从包里掏出一叠纸,往我们面前一递:“这是医院的原始平面图!你们改的位置全错了,根本没经过审批!”

我们接过图纸一看,瞬间愣住了——纸上的线条歪歪扭扭,标注的“手术室”“病房”位置混乱不堪,甚至把楼梯画到了墙外面,与其说是平面图,不如说是随手涂鸦的废纸。

“你这哪是平面图?”何主任皱着眉,“连基本的结构比例都不对,明显是瞎画的。”

女子却不依不饶,指着图纸上一个圈:“怎么不对?这里本来是我的办公室!你们拆了就是违法!”

我看着她涨红的脸,突然觉得不对劲——她的眼神里除了激动,还有一丝刻意的慌乱。这场突如其来的阻挠,恐怕没那么简单。

“你说这是你的办公室?”我盯着她,“请问你在医院哪个部门任职?有工作证吗?”

她的脸色瞬间变了变,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施工队的负责人在一旁不耐烦地催促:“警察同志,这要是耽误了工期……”

我抬手示意稍等,心里已经有了数——这多半又是谁派来的干扰,只是这手段,未免也太拙劣了些。

我看着她,语气平静却坚定:“行了,这门诊楼改造是定好的事。你看外面的瓷砖,又旧又脏,里面布局更是乱得离谱,重新规划是必须的。中央大厅的玻璃顶该洗,功能区也得明确分开,这些都是为了安全和方便,统一修改没什么问题。”

那女人梗着脖子反驳:“什么方便?我看你们就是想改造成监狱楼!到处加栏杆,搞什么封闭式区域,跟坐牢有区别吗?”

“你这话说得就离谱了,”我指了指图纸上的防护栏标记,“窗户加防护栏,是为了防止意外——医院里难免有情绪激动的患者,万一有人想不开跳楼呢?加个栏杆是最基本的防护,怎么就成监狱了?”

我顿了顿,直视着她的眼睛:“改造是为了消除隐患,让患者和医护人员都能在更安全的环境里待着,你要是真心为医院好,就该明白这道理。要是别有用心,那我劝你趁早收手。”

她被我说得哑口无言,脸一阵红一阵白,手里的“垃圾平面图”被攥得发皱。施工队负责人趁机上前:“警察同志,要不先让她离开?别耽误干活。”

我冲郦队长使了个眼色,他立刻上前示意那女人:“请你配合,不要妨碍施工,有问题可以去办公室反映。”

女人狠狠瞪了我们一眼,最终还是被劝离了。看着她悻悻离去的背影,我心里更确定——这背后肯定还有人在捣鬼,只是不知道,这次又是冲着谁来的。

我指着门诊楼的方位,给何主任细细解释:“大门往外扩出一个窗户的距离,这样入口更宽敞。中间的护士站改成圆形的,方便护士照看各个方向——前半部分用来挂门诊号,后半部分的左右两侧也留作挂号区,这样能分流,减少排队。”

“楼梯、电梯和卫生间的位置先规划好,保证动线顺畅,剩下的空间里,除了必要的挂号区,其他地方都改成休息区,摆上座椅和绿植,让家属等候时能舒服点。”

我顿了顿,指着左侧楼梯的位置补充道:“左边楼梯的门口上方,得挂个牌子,写上‘楼上为SCI专用区域,闲杂人等禁止入内’,除了我们的医生护士,其他人一概不让进。这样既能保证我们的工作不受打扰,也能避免患者走错区域。”

何主任听完,在图纸上简单勾勒了几下:“圆形护士站确实比原来的方形更灵活,挂号区集中起来也方便管理。左边楼梯加个标识,隔离效果应该不错。”

“可不是嘛,”我笑了笑,“这样一改,既实用又清楚,省得再出之前那些乱七八糟的岔子。”

阳光照在图纸上,那些线条仿佛已经变成了改造后的样子,透着一股利落清爽的气息。

我接着补充:“门诊楼的后门也得打开,平时能作为应急通道,外面加几根柱子加固,安全些。二楼中间区域直接砌一堵墙隔开,除了前半部分的回形走廊,另一半区域的通道中间要装一道门,平时锁着,禁止随意通行。”

说着,我在何主任画的草图上比划:“你看,这堵墙把二楼劈成两半,回形走廊那边走普通患者,墙这边就是咱们SCI的地盘,中间那道门钥匙由咱们自己人管,这样分区才彻底。”

何主任顺着我的手势看,点头道:“这么一来,两边各走各的,确实互不干扰。后门打开也好,万一有突发情况,疏散起来更方便。”

我指着草图上的分区:“大概就是这样——一楼大门扩宽,圆形护士站居中;二楼墙隔两半,一半门诊一半专用,中间加道门锁死;后门加固打开。这样走一圈,哪是哪清清楚楚,再想藏猫腻都难。”

他笑着摇摇头:“行吧,你这规划确实没死角,跟画警戒区似的,一点不含糊。”

我耸耸肩:“实用就行,改完了省心。”

阳光透过施工中的窗户照进来,落在那张画满线条的草图上,仿佛已经能看到改造后规整有序的样子——这场由混乱开始的改造,终于有了清晰的轮廓。

我们反复强调,这次改造不是要把整栋楼拆了重建,而是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做加盖和修改。里面的空间间隔也都按标准门诊室的大小来规划重组,既不浪费面积,又能保证每个区域的实用性。

施工队按这个思路迅速推进,该砌墙的砌墙,该打通的打通,加盖的部分也搭起了框架,各种建材有序地往楼里运。护士站的圆形轮廓渐渐显形,二楼的隔墙也立了起来,连后门的加固柱子都已经栽好了根基。

不知不觉间,夕阳把门诊楼的影子拉得很长。施工队收工时,整栋楼已经有了新的雏形——虽然还围着脚手架,却能看出几分规整的模样。

“今天先到这,明天接着弄。”负责人拍了拍手,声音里带着疲惫却也透着干劲。

我们站在远处看了看,心里都清楚,这场改造就像给这栋老楼重新梳理筋骨,虽然累,却是为了让它以更安全、更清晰的姿态重新站在这里。随着最后一盏施工灯熄灭,门诊楼安静下来,等待着第二天的新生。

时间:2001年3月5日,早上。

地点:SCI调查局一组办公室内。

王思宁说:“今天会有什么事等着我们呢?”

我说:“我觉得可能还有别的事情,没有调查出来。”

所以我们接下来又会遇到什么我们下一章继续。

【第2章,(二),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