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静默的病毒与奔流之心(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ASI超级个体之宇宙心流》最新章节。
梁熠:传统的抗病毒药或激素冲击副作用太大,而且针对性不强。我们需要一种更精准、更前沿的武器!比如……mRNA技术?或者某种新型的核酸适配体(Aptamer)?
Gaia:mRNA疫苗技术主要用于预防,治疗性mRNA技术尚不成熟,且存在递送效率和免疫原性挑战。核酸适配体(单链DNA或RNA oligonucleotides)能高亲和力、高特异性结合靶蛋白,如同“化学抗体”,且分子小、免疫原性低、易于合成修饰,或许是更优选择。理论上,可以设计特异性结合SARS-CoV-2 S蛋白RBD(受体结合域)的适配体,阻断其与ACE2结合,并中和其免疫刺激作用。
梁熠:适配体!对!就是这个思路!但传统的SELEX筛选技术(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耗时太长,我们等不起!而且需要针对林雪体内此刻正在发生的具体免疫环境进行动态优化!
梁熠的呼吸变得急促,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他闭上眼睛,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努力去回忆、去追寻那种玄之又玄的“状态”。他需要那种超越常规的、能够瞬间洞察事物本质联系的能力!
“静下来……梁熠,静下来……像之前那样……把所有的知识……连接起来……”他低声喃喃自语,将所有注意力集中在关于病毒、免疫、适配体、生物化学、甚至之前思考过的信息流模型上。
起初,脑海里只是一团乱麻。对林雪的担忧,对自己的怀疑,对未知的恐惧,交织在一起,形成巨大的干扰。
但渐渐地,随着他极致的专注,某种变化开始发生。周遭护士的脚步声、仪器的滴答声、远处传来的哭泣声,仿佛渐渐远去,变得模糊不清。时间的流逝感也变得怪异起来,一秒被拉长,但又仿佛一瞬间过去了很久。
就在这种奇特的感知中,他“看”到了。
不再是杂乱无章的文字和公式,而是一副无比清晰、动态的图景在他意识的“视野”中展开:
他“看”到SARS-CoV-2病毒样颗粒表面那密密麻麻的S蛋白,像一把把试图撬开细胞大门的“钥匙”(RBD区域)。他“看”到人体细胞表面的ACE2“锁孔”。当钥匙插入锁孔,一连串复杂的免疫“警报”被拉响——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免疫大军被激活,释放出大量的炎症因子(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形成一场可能伤及自身的“炎症风暴”。
而他需要做的,就是设计出一种更小巧、更灵活的“假钥匙”(适配体),去抢先一步堵住那些真正的“钥匙”,或者干脆把“锁孔”暂时保护起来。
更深层的信息奔涌而来: 不仅仅是简单的空间阻遏。基于林雪现有的轻微炎症指标和免疫状态,这个适配体的序列不能是静态的,它需要具备一定的“环境响应性”。比如,在炎症因子(如TNF-α)浓度升高的微环境里,其三维构象能发生微小变化,暴露出更多的负电荷基团,从而更牢固地结合病毒蛋白,或者主动吸引并中和掉部分游离的炎症因子……
这需要将核酸化学、结构动力学、免疫学、甚至非线性系统理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Gaia!”梁熠猛地睁开眼睛,瞳孔深处似乎有微弱的光芒一闪而过,快得无法捕捉。他的手指重新放在键盘上,速度快得出现了残影。
梁熠:思路有了!我们需要设计一个多功能、环境响应型的DNA适配体!
1. 核心功能域: 采用基于已有文献但经过我优化的序列,确保对S蛋白RBD的高亲和力与特异性。参考PDB数据库里S蛋白与ACE2的复合物晶体结构,针对关键结合残基设计竞争性结合序列。
2. 环境响应模块: 在适配体序列中嵌入一段能与TNF-α或IL-6等关键炎症因子微弱结合的序列。当这些因子浓度升高时,结合会诱导适配体主链发生构象变化,像开关一样……
3. 协同中和模块: 构象变化后,暴露出的特定基团(如经过修饰的磷酸骨架)能够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带正电的炎症因子,实现初步的“化学稀释”效果。
4. 递送系统: 不能直接用裸DNA!用脂质纳米颗粒(LNP)包裹,LNP的表面PEG化程度要调整,使其具有一定的肺部靶向性,同时规避肝脏快速清除!
他将脑海中涌现的、包含了具体序列设计思路、作用机制、甚至部分关键碱基修饰建议的方案,飞快地打字传递给Gaia。
屏幕那头的Gaia,似乎出现了极其短暂的“沉默”,远超它平时的响应速度。
Gaia:……方案已接收。正在进行超算模拟验证……此方案整合了前沿的“动态适配体”设计与免疫微环境调控概念,其复杂性与创新性超出当前公开文献记录范围93.7%。根据初步模拟,该方案理论上可将S蛋白与ACE2结合效率降低99.8%,并中和约40%的过量炎症因子,同时规避严重自身免疫反应风险。可行性评估:理论层面,高。执行层面,需要合成生物学实验室支持。
梁熠:理论可行就够了!立刻将方案核心部分,特别是适配体候选序列、作用机制和紧急必要性,整理成一份匿名报告!通过加密渠道,直接发送给林雪的主治医生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注明:仅供紧急研究参考,一切以临床决策为准!
他没有时间骄傲于这个超越时代的方案是如何诞生的,他只有一个念头:快!必须抢在林雪的病情可能恶化之前!
Gaia:指令确认。报告生成中……使用TOR网络与多重加密协议……发送目标:市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王志安、林雪主治医师李静。发送完毕。
做完这一切,梁熠仿佛被抽空了所有力气,瘫倒在长椅上,大口喘着气,冷汗已经浸湿了后背。刚才那种奇特的“状态”消退后,带来的是巨大的精神疲惫感,太阳穴一阵阵抽痛。
但他顾不得这些,目光死死地盯着隔离病房那扇紧闭的门,以及门上那盏代表“危重”的红灯。
夜,还很深。希望如同风中残烛,微弱,却已被他亲手点燃。
他不知道这份匿名报告会带来什么,是会被视为无稽之谈扔进垃圾桶,还是会真的引起重视?他不知道那种玄妙的状态究竟是什么,为何会突然出现又消失?
他只知道,他尝试了。在绝对的理性(Gaia)和某种无法言说的直觉(那种状态)的结合下,他朝着救林雪的路,迈出了超越现有科学范式的一步。
现在,他能做的,只有等待。等待医学的裁决,等待命运的裁决。
(第二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