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丹炉新解蕴灵机(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魔都秘契》最新章节。
他开始了枯燥却至关重要的基础研究——定量分析。
第一步:原材料成分量化与提纯。
* **凝露草汁液:** 不再笼统地“取其精华”。赵亮将凝露草叶片精确称重,分别尝试压榨、低温浸泡、灵力震荡萃取等多种方式,用刻度量筒记录每次得到的汁液体积,并利用自制的简易“光谱分析符”的变种——“灵力成分检测符”,分析不同萃取方式下汁液中蕴含的有效水木灵气粒子的浓度和纯度。最终确定,低温(恒温箱控温)浸泡一炷香时间,配合轻微灵力震荡,萃取率和纯度最佳。
* **聚气藤粉末:** 市售粉末粗细不一。赵亮利用不同孔径的灵蚕丝筛网,将粉末按细度分级(粗、中、细、超细)。然后,将不同细度的粉末分别与标准灵气溶液混合,用灵识精确计时,观测其溶解速度和灵气释放速率。结果明确显示,超细粉末(粒径小于某个阈值)的溶解和释放速度最快,利用率最高。
* **百年黄精:** 切片厚度直接影响加热时有效成分的析出效率和受热均匀度。赵亮用特制刀具将黄精切成不同厚度的薄片(精确到毫厘),在恒温下进行模拟熬炼,定时取样检测溶液中灵力浓度变化曲线,确定最佳切片厚度。
* **石钟乳粉:** 作为稳定剂,其纯度至关重要。赵亮利用其微溶于特定灵液(配置的弱酸性溶液)的特性,进行溶解、过滤、重结晶提纯,获得高纯度的晶体,再研磨成符合要求的细粉。
第二步:工艺流程参数化。
传统“文火熬炼”被彻底摒弃。赵亮在石桌上架起了一个特制的小型水晶“反应釜”(底部嵌有微缩火灵石加热阵列,釜壁刻有温度感应灵纹,连接着温度计)。
他将提纯后的凝露草汁液、分级筛选的超细聚气藤粉、按最佳厚度切片的黄精、提纯后的石钟乳粉,按照初步设定的比例(源于丹方,但已量化)投入反应釜。
“记录:初始温度,室温。”
“启动加热,目标温度:60度(他根据药材熔沸点和灵力活性推演的优化温度,远低于传统炼丹的烈火)。”
“恒温60度,搅拌速度:中速(由小型风系符阵驱动搅拌桨)。”
“每隔半盏茶时间,取样0.5毫升,检测灵力浓度、粘稠度(用特制粘度计测量)、色泽(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童露露被赋予了“实验助理”的重任。她拿着另一个硬皮本,全神贯注地记录着赵亮报出的每一个数据:时间、温度、搅拌速度、取样编号、灵力浓度读数、粘稠度数值、色泽描述…小脸绷得紧紧的,不敢有丝毫差错。
水晶反应釜内,药液在恒定的低温下缓缓翻腾,没有烟雾缭绕,只有细微的咕嘟声。淡青色的液体随着时间推移,颜色逐渐变得清亮、通透,灵力浓度读数在灵纹显示屏上平稳上升。
“看,露露。”赵亮指着釜内和记录本,“传统熬炼靠感觉,认为‘粘稠如蜜’时最好。但我们的数据显示,在60度恒温下,当药液粘稠度达到某个特定数值区间(比蜂蜜稀,比糖浆稠一点)时,其灵力浓度曲线恰好进入平台期,意味着有效成分的析出达到最大化!再继续加热,粘稠度虽然增加,但灵力浓度不再提升,反而因为过度蒸发和可能的成分破坏开始有下降趋势!而那个‘淡青泛玉泽’的视觉标准,对应的是溶液透光率和特定波长灵光反射率的一个阈值,完全可以量化!”
童露露看着本子上清晰的数据曲线和赵亮指出的关键节点,小嘴微张,眼中充满了震撼。原来炼丹…不,制药,可以这样精确!原来那些玄乎的感觉,背后都有冰冷的数字在支撑!
第三步:成型与缓释探索。
熬炼好的药液被小心地转移到恒温箱内的特制平板上,均匀铺开,在精确控制的低温下缓慢冷却凝固,形成质地均匀的薄膏。再被送入一个微型的、由金系锐利符阵驱动的研磨装置中,研磨成颗粒度高度一致的细粉。
“这就是我们的基础版。”赵亮用手指捻起一点淡青色、散发着纯净草木清香的粉末,“比市面上的普通货色,灵力浓度至少高三成,杂质少七成以上,吸收速度更快。”
但他并未满足。看着那些细小的粉末颗粒,一个更大胆的想法涌现。
“露露,取一部分成品粉末过来。”赵亮拿起几个更小的水晶器皿和几种性质温和的灵植胶质,“我们试试‘包衣’。”
“包衣?”童露露不解。
“就像给糖豆外面裹一层不同的糖衣。”赵亮解释道,眼中闪烁着创新的火花,“我们要给这些补气散粉末的微粒,包裹上一层极薄的、能在体内缓慢溶解的‘膜’。这样,当修士服用后,有效成分就不是一下子全部释放出来冲击经脉,而是如同细雨般,持续、均匀、温和地释放、吸收!减少浪费,提升利用率,更重要的是——大大降低因瞬间灵力涌入过猛带来的不适感,甚至能让效果持续时间延长数倍!这对需要长时间维持灵力输出的任务,比如长途奔袭、持久布阵、甚至低烈度战斗,价值巨大!”
童露露的眼睛瞬间亮了!持续释放?延长效果?这简直是颠覆性的想法!
赵亮开始尝试。他用提纯后的“月华草”胶质溶液作为包衣材料,尝试不同的浓度、温度、搅拌速度,将基础补气散粉末置于其中,利用微弱的离心力(由小型旋风符阵制造)使其均匀翻滚,试图在每一粒粉末表面形成薄而完整的包衣层。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给了当头一棒。
“师兄!快看!”童露露指着水晶皿中正在翻滚的粉末惊叫。
只见那些淡青色的粉末微粒,在接触到月华草胶质溶液的瞬间,其表面蕴含的精纯灵力,竟如同受到了强烈的刺激,猛地向外逸散!丝丝缕缕的青色灵光不受控制地从微粒中逃逸出来,与胶质溶液混合,形成一团团混乱的光晕!更糟的是,逸散的灵力似乎干扰了包衣的均匀形成,许多粉末微粒黏连在一起,形成了难看的疙瘩,或者包衣层厚薄不均,甚至破裂!
“灵力逸散干扰…”赵亮眉头紧锁,立刻停止离心,灵识仔细探查。他发现问题核心:基础补气散的粉末微粒,其结构过于“松散”,内部蕴含的灵力处于一种活跃的、未束缚的状态。当接触到外部的包衣溶液时,活跃的灵力本能地向外扩散,破坏了包衣过程的稳定性。
“需要一种‘稳定内核’…”赵亮摩挲着下巴,陷入沉思。他的目光扫过实验台上那些材料,最终落在了那瓶提纯后的石钟乳粉上。石钟乳粉作为稳定剂,其晶体结构本身就具有稳固灵力、防止逸散的特性!
“有了!”赵亮眼中精光一闪,“露露,改变流程!在研磨基础补气散粉末之前,先将提纯后的石钟乳粉超细颗粒,与熬炼好的药膏充分混合!让石钟乳的稳定晶格结构,作为‘骨架’,将药膏中的有效灵力成分‘锚定’住,形成更稳定的复合微粒内核!然后再进行包衣!”
童露露虽然不太明白“骨架”和“锚定”的具体原理,但对赵亮的指令执行得一丝不苟。她立刻按照新的流程操作:将石钟乳超细粉按优化比例加入温热的药膏中,利用特制工具反复搅拌、碾压,确保均匀融合。待冷却凝固后,再研磨成粉。
这一次,当混合了石钟乳内核的粉末微粒再次进入包衣溶液进行翻滚时,奇迹发生了!
粉末微粒变得异常“安静”!内部蕴含的灵力光华被牢牢束缚在内,不再有丝毫逸散!淡青色的微粒在胶质溶液中均匀翻滚,一层薄如蝉翼、近乎透明的月华草胶质膜,如同最灵巧的工匠,均匀而完美地包裹在每一粒粉末表面!在微弱的光线下,这些包衣完成的微粒,如同无数颗微缩的、散发着朦胧青辉的星辰!
“成了!师兄!真的成了!你看!它们好漂亮!”童露露激动得小脸通红,指着水晶皿中那些完美包衣的微粒,语无伦次。
赵亮捻起一小撮成品。淡青色的微粒在指尖滚动,触感细腻。灵识探入,能清晰地感知到内核稳定澎湃的灵力,以及外层那层坚韧却透气的缓释薄膜。他取出一粒未包衣的基础粉末,同时将一粒包衣微粒投入一杯清水中。
基础粉末入水即化,一股浓郁的灵力波动瞬间扩散开来,如同投入水中的石灰。
而包衣微粒入水后,只是静静地沉在杯底,表面胶膜缓慢地溶解着,释放出的灵力如同涓涓细流,温和而持续,杯中的灵力浓度以一种极其平稳的速度缓缓上升,久久不散。
“标准版‘回灵散’…缓释版‘长明散’…”赵亮看着杯中截然不同的景象,嘴角终于扬起一抹掌控一切的弧度。冰冷的实验数据、精确的流程控制、颠覆性的缓释技术…现代制药的基因,已成功注入古老的修真丹药之中。
他抬起头,目光仿佛穿透了石壁,看到了“天工坊”外熙攘的人群。一场席卷外门、乃至整个低阶修士市场的丹药风暴,已悄然在简陋的石室中,孕育成型。而风暴的核心,正是他手中那闪烁着科技与修真融合之光的青色微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