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门后的秘密(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锁幽镜》最新章节。
清晨的阳光透过薄纱窗帘洒进卧室,林晚坐在床边,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手机屏幕。技术科的短信清晰地显示着那个关联——匿名邮件与国际艺术基金会有关,而基金会理事亚历山大·科尔昨晚就出现在林晓的画展上。
这不是巧合。
身旁的江离翻了个身,睡眼惺忪地看向她:"几点...了?"
"六点半。"林晚放下手机,"你再睡会儿吧,昨天那么晚才回来。"
江离摇摇头,强迫自己坐起来,手指按揉着太阳穴:"有进展?"
林晚告诉他关于短信和梦境的事。随着她的讲述,江离的表情越来越凝重。
"那个符号确定是'星群'的?"他问。
"百分之百。"林晚点头,"父亲的文件里标注过,三条波浪线代表'三级控制',是核心成员的标志。"
江离掀开被子下床:"我去局里查科尔的详细资料。你今天就陪着林晓,别让她单独行动。"
他走进浴室,水声很快响起。林晚拿起手机,拨通了林晓的号码。响了很久才被接起,妹妹的声音听起来异常疲惫。
"姐...?"
"你还好吗?声音怎么这么虚弱?"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做了个...很累的梦。记不清内容了,但醒来时枕头上有点血。"
林晚的血液瞬间变冷:"鼻血?"
"嗯,可能上火了。"林晓打了个哈欠,"画展后续工作很多,今天还要接受两家媒体采访..."
"取消。"林晚斩钉截铁地说,"我马上过来接你,今天我们一起行动。"
挂断电话,林晚迅速换上便装。江离从浴室出来,头发还滴着水,看到她焦急的样子,立刻明白了情况。
"林晓出事了?"
"昨晚的梦境连接对她造成了身体负担。"林晚抓起车钥匙,"我先去接她,然后带她去陈医生那里检查。"
陈医生是神经科专家,也是少数知道"星群"案件全部内情的人之一。一年来,他一直在监测林晚和林晓的脑部变化。
江离扣好衬衫纽扣:"保持联络。我查完科尔就去医院找你们。"
半小时后,林晚在林晓公寓楼下按响了门铃。当妹妹出现在门口时,林晚几乎认不出她了——林晓脸色苍白如纸,眼下是浓重的青黑,整个人像被抽走了精气神。
"老天,你看上去——"
"像被卡车碾过?"林晓勉强笑了笑,让姐姐进门,"我照镜子时也吓了一跳。"
公寓里弥漫着松节油和颜料的气味。画架上是一幅未完成的作品,色调阴暗,构图扭曲,与林晓通常的风格大相径庭。
"这是...?"林晚走近细看。
林晓摇头:"不知道。昨晚半夜突然醒来,有种强烈的冲动要画这个。"她指着画中模糊的人形,"感觉像是...门后的东西。"
林晚的脊背窜上一股寒意。画中人形虽然模糊,但那种扭曲的姿态和比例,与她在梦中门缝里看到的手极为相似。
"收拾一下,我们去看陈医生。"她尽量保持声音平稳,"然后...我们需要谈谈那个梦境。"
林晓点点头,拖着脚步走向卧室。趁她换衣服的空档,林晚仔细检查了那幅诡异的画作。在右下角,几乎被背景色掩盖的地方,有一个小小的符号——不是三条波浪线,而是四条。
这代表什么?父亲的文件中从未提到过四级标记。
去医院的路上,林晓靠在副驾驶窗边,眼睛半闭。阳光透过玻璃照在她脸上,更显得肤色惨淡得不正常。
"那个科尔先生,"她突然开口,"昨晚他看《共享梦境》的方式...很特别。"
林晚握方向盘的手指收紧:"怎么特别?"
"就像...在寻找什么。"林晓皱眉,努力回忆,"不是看画面的构图或色彩,而是专注在某些细节上。特别是背景里那个符号出现的位置。"
这正是林晚注意到的。科尔对那幅画的兴趣绝非偶然。
"他留了名片,说想收藏那幅画。"林晚试探地说。
林晓猛地转头,动作太快让她自己都晕眩了一下:"不!那幅画不能卖给他!"她的声音里充满罕见的恐惧,"我不知道为什么,但就是...不能。"
林晚安抚地拍拍妹妹的手:"当然不卖。我只是告诉你他的反应。"
陈医生的诊所在市中心一栋老式建筑里。他是一位六十多岁的和蔼老人,戴着圆框眼镜,说话慢条斯理,但眼神锐利如鹰。
看到林晓的状态,他立刻安排了一系列检查。两小时后,结果出来了——脑电图显示异常活跃的δ波活动,血液检查则发现了轻微的中毒迹象。
"纳米机器残留?"林晚紧张地问。
陈医生摇头:"不,如果是纳米机器,我们的设备能检测到。这更像是...某种神经递质过度分泌导致的自我中毒。"他指着脑部扫描图,"她的松果体活动是正常人的三倍。考虑到你们特殊的连接能力,我怀疑是过度使用的结果。"
"就像肌肉过度劳累?"林晚问。
"更准确地说,像引擎超速运转。"陈医生调整眼镜,"你们昨晚的梦境连接有什么不同吗?"
林晚描述了共同进入白色走廊、发现标记符号的门,以及那只从门缝伸出的苍白手臂。陈医生的表情越来越严肃。
"根据你父亲的研究,这种共享梦境应该是某种量子纠缠态的表现。"他在键盘上敲打几下,调出一组数据,"但能够具体化到这种程度...这意味着你们的连接在质变,而不仅仅是量变。"
林晓虚弱地问:"是好是坏?"
"不知道。"陈医生坦率地说,"理论上,这种能力可以成为强大的认知工具。但以你现在的身体状况..."他顿了顿,"我建议暂停任何主动尝试的连接行为,至少一周。"
他们离开诊所时已近中午。江离发来消息说在警局附近的咖啡馆等他们。林晓的状态稍微好转,但依然需要林晚搀扶。
咖啡馆角落里,江离面前摊着几份文件,眉头紧锁。看到她们进来,他迅速收起文件,起身帮林晓拉椅子。
"怎么样?"
林晚简要转述了陈医生的诊断,然后压低声音:"科尔有什么发现?"
江离警惕地环顾四周,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密封袋:"看看这个。"
袋子里是一张老照片,拍摄于某个实验室。画面中央是年轻的徐天明,旁边站着几个人,其中一个赫然是年轻版的亚历山大·科尔,只是那时他还是黑发。
"这是二十五年前'北极星'项目的初期团队。"江离说,"科尔当时的名字是亚历山大·科瓦尔斯基,波兰裔神经科学家。项目开始两年后,他因'学术不端'被开除,之后去了欧洲,改名换姓。"
林晓的手指轻轻触碰照片上科尔的脸:"他在梦里...就是那只手的主人。"
林晚和江离同时看向她。
"你确定?"江离问。
林晓点头:"虽然只看了一眼,但那种冰冷的感觉...和昨晚画展上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