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丝路医馆(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丝路万里驼铃》最新章节。

春风吹拂着布哈拉的城墙,战火的硝烟渐渐散去。城内一条僻静的小巷里,一座崭新的医馆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沈砚秋站在门前,望着工匠们忙碌的身影,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这不仅是一座医馆,"她轻声说道,"更是连接不同民族的桥梁。"

医馆筹备

沈砚秋亲自参与了医馆的设计与筹备:

建筑布局:

- 采用中原传统四合院结构,配以西域风格的拱门

- 设有诊断室、治疗室、药房、病房和隔离间

- 院内种植药草,既美观又实用

医疗团队:

- 邀请中原郎中、西域医者和波斯医师共同坐诊

- 招募本地青年作为学徒,传承医术

- 培养女医者,照顾女病患

药材准备:

- 收集各地药材,建立分类储存系统

- 与商队合作,确保药材稳定供应

- 设立药材炮制室,保证药效

开业之日

医馆开业当天,布哈拉的百姓纷纷前来:

"听说这里能治百病,还不收钱?"一位老者疑惑地问。

"我们对贫困患者分文不取,"沈砚秋微笑着解释,"医馆的大门向所有人敞开。"

第一位患者是个年轻士兵,在守城时失去了一条腿。沈砚秋为他包扎伤口,安慰道:"伤口会愈合,生活也会慢慢好起来。"

医术仁心

医馆很快就忙碌起来:

诊疗特色:

- 结合中医望闻问切与西域草药学

- 外科手术采用煮沸消毒法

- 为传染病患者设立隔离区

人文关怀:

- 为患者提供热汤和粥

- 邀请乐师为病人演奏

- 组织轻伤员照顾重伤员

"有时候,关心比药更能治愈人心。"沈砚秋常对学徒们这样说。

文化交流

医馆不仅治病救人,还成为文化交流的平台:

国际合作:

- 波斯医师带来蒸馏消毒技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