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拿捏人心,林阳与程昱的粮》最新章节。

15

兴平元年腊月末

高唐城头,碎玉乱琼遮天蔽日。林玄甲按剑 ** 雉堞,望苍茫雪幕,喉间滚出低叹:

"好一场瑞雪!"

身侧贾文和拢袖轻笑,霜须沾雪:"积雪掩尸骨,倒省了焚化功夫。"

此役袁本初七万雄师折戟沉沙,横尸两万有余。幸得风雪凛冽,阻了疫气蔓延。青州六郡,终入玄甲彀中。

"轰——"

雪原尽头忽起闷雷,黄汉升率铁骑破雪而来。

"汉升至矣。"

林玄甲抚掌下城,却见黄忠、太史子义诸将望着城外遍野尸骸,俱露骇色——虽早得军报,亲见这万里奔袭、孤军夺城的战果,仍教人脊生寒意。

"末将参见主公!"

众将抱拳当胸,甲胄铿锵。那雪中身影,恍惚竟与当年封狼居胥的冠军侯重叠。

众人到来时,林阳早已在城中等候多时。

见郭嘉、周瑜、黄忠、太史慈等人姗姗来迟,他朗声笑道:“诸位,这次可走慢了一步!”

目光扫过麾下众将,他颇为满意。三亭城一战的结果,他已从袁军降卒口中得知——

文丑战死,袁本初六万大军被一场大火烧得溃不成军!

如此战绩,就连林阳自己也不免暗暗心惊。

他原以为郭嘉等人会等袁军断粮后再予以致命一击,却未想到,他们竟提前击垮了袁绍主力,逼得其仓皇逃窜,最终遭遇赵云的重甲铁骑,彻底败亡。

郭嘉、周瑜等人相视一笑,拱手道:“与主公相比,我等仍是逊色一筹!”

他们可不敢像林阳这般孤军深入,舍弃粮草补给,一路追击下,军中粮草都已捉襟见肘。毕竟,寒冬腊月,若将士无粮,后果不堪设想。

林阳大笑,对属下的奉承颇为受用——毕竟,能得周瑜、郭嘉这般人物的夸赞,可不是易事。

“走吧,此郡已定,青州六郡,尽归我手!”他意气风发地说道。

不久后,高唐城县衙内。

众人落座,黄忠忍不住问道:“主公,袁本初已溃不成军,为何不一鼓作气将其剿灭?”

当时若令赵云率军追击,未必不能斩杀袁绍。

林阳未答,贾诩却先轻笑开口:“汉升将军,此时袁本初……还不能死。”

他随即解释,如今袁绍若亡,冀州、并州、幽州必乱,局势反而不利。

林阳尚未稳固自身郡县根基,贸然与冀州并州幽州世家敌对实非明智之举!

放眼天下,林阳早已将各大世家尽数得罪!

这场持续整整一年的世家之争,根源正在于此!

"文和之见甚妥,若我军进犯冀州,当地世家必倾力扶持袁本初,徒劳无功!"

因世家之事,林阳在汉室世家心中的声望已然跌至谷底!

虽显操切,但端坐上位的林阳认定此刻正是良机!

对待世家必须当机立断!

若不瓦解旧有世家,便无法建立全新秩序!

最根本之处在于——

若不清除徐州青州扬州世家势力,

后续乡试县试郡试等科举制度便难以推行!

这与汉室察举制截然不同,此等选拔制度直接触及世家根本利益!

因此,

林阳与世家之间的冲突早已无法调和!

欲行变革,首当其冲便要拿世家开刀!

"主公此战一举肃清三州世家势力,各郡县官吏空缺严重,恐需数年方能补足!"

周瑜亦进言道,自战事平息以来,沿途所见郡县皆面临官吏严重不足的困境!

战时或可勉强维持——

只需保证地方稳定,确保粮草输送即可。

然战后百废待兴,政务骤然繁重!

欲使三州之地重归安定繁荣,必须加速培养大批治国良才!

"此役过后,袁本初同样损兵折将,短期内我军当以休整为主。"

林阳在上首微微颔首。

连年征战,士卒未经休整早已疲惫不堪!

若非粮饷供给远胜袁本初部众——

如此高强度的连续作战, ** 恐怕在所难免!

有鉴于此,

林阳决意暂缓攻势,专心内政建设!

首先,培养各郡县人才,巩固三州统治根基!

其次,让军队休整练兵,为未来征战做好准备!

士兵也需要喘息之机,连续作战绝不可行!

"主公英明!"

郭嘉、周瑜、贾诩等人纷纷拱手,对林阳的决定暗自松了口气。

自扬州之战起,林阳大军连番征战至今,终于获得短暂休整。众人原先担忧林阳会冲动出兵冀州,与袁绍决战。

此番袁绍虽损兵折将,仍有残部撤回。加之冀州、并州、幽州守军,要吞并袁绍势力绝非易事。

"传令全军休整三日,而后班师回徐州!"

林阳最终拍板决定撤军。

此时冀州境内——

"主公,属下确实蒙冤!"

沦为阶下囚的田丰跪伏在袁绍面前。座上袁绍怒目圆睁,恨不得将其生吞活剥。

"冤枉?"袁绍冷笑着掷出竹简,"那阵亡的十余万将士又该如何交代!"

想到折损的大军以及高唐城 ** 之事,袁绍双目赤红,气血上涌。

"我军败亡皆因..."

"还敢狡辩!"

袁绍阴冷目光扫向郭图、许攸。二人当即厉声呵斥:"田丰逆贼!林子远在高唐城亲口向主公告发你叛变献城,铁证如山!"

“你还有何话可讲!”

许攸寒声斥责,田丰登时僵在原地!

此事他全然不知情!

自被羁押起,他便被提前押回,高唐城的变故,他半分风声都未听闻!

“正南兄,你深知我心,我岂会叛主?此事定有误会!”

田丰急望向审配——此人随袁绍同归,素来刚正,或能替他辩白!

可下一瞬,审配却黯然摇头:

“元皓,林子远确有此言。”他略作迟疑,终将林阳之语复述——

**“若非田元皓相助,我岂能攻入此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