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深渊之谜(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诸神烙刑:大圣破界印》最新章节。
腐臭的黑雾裹着石屑往鼻腔里钻,孙悟空抹了把脸,指腹蹭到的却是黏腻的腥气。
他瞥向不远处半跪在碎石中的牛魔王——牛兄额角的幽蓝火焰已经彻底熄灭,正扶着膝盖缓缓起身,眼尾还挂着未干的泪痕,像极了五百年前在火焰山喝多了时的模样。
"大圣。"镇元子的声音从深渊底部传来。
孙悟空这才注意到,地仙之祖不知何时已沿着碎石坡下到了最深处,青衫下摆扫过黑岩碎片,手中天地宝鉴泛着温润白光,正对准一块半人高的巨石。
那石头表面布满螺旋状紫纹,在宝鉴光照下泛着诡异的油光,像极了幽冥魔君那对渗血的眼珠。
"这巨石上的符文是幽冥魔君的核心所在。"镇元子枯瘦的手指抚过宝鉴边缘,镜面里的轮回影像正疯狂翻涌,"九世轮回中,每次幽冥祸乱三界,源头都指向这种纹路。"他话音未落,宝鉴突然发出蜂鸣,几缕黑气从石纹里钻出来,在镜面上凝成扭曲的人脸。
女娲的藤条"唰"地缠住那团黑气,五彩微光顺着藤身游走,眨眼间将黑气净化成星屑。
她站在镇元子身侧,月白裙裾被阴风吹得猎猎作响,眉心却轻蹙着:"摧毁它需要混沌本源的力量。"她转头看向孙悟空时,眼底闪过一丝担忧——上回动用混沌本源,他差点被青莲残瓣的力量反噬。
禺狨王的锁链突然在掌心翻卷成暗金色法印。
这位三界监察使闭着眼睛,指尖抵在太阳穴上,额角青筋微微跳动。
他在施展赤尻马猴的因果篡改之力,要撕开符文的伪装。"这些纹路不是防御。"他突然睁开眼,瞳孔里倒映着石纹深处的幽蓝,"它们是血管。"锁链"当啷"坠地,在碎石上砸出浅坑,"幽冥魔君把整座石海当成人形,这巨石是心脏,符文是血管,刚才打碎的魂晶......"他喉结动了动,"不过是个瘤子。"
孙悟空的金箍棒在掌心转了个圈。
混沌本源在丹田翻涌,像有团暗紫火焰要烧穿经脉,可青莲残瓣的清凉却顺着脊椎爬上来,让他的思维异常清晰。
他想起方才黑岩碎裂时,牛兄眼里的光一点点亮起来;想起杨戬扶着三尖两刃刀喘气时,第三只眼的金纹暗了又明——那是天道监视器在重启。
现在他又听见石海深处传来闷响,像有无数铁链在拖拽山岩,那是幽冥魔君的本体在苏醒。
"所以得把这颗'心脏'剜了。"他迈步走向巨石,赤金战衣在黑雾里泛着暖光,"老镇,照准了;娲皇,清怨气;老禺,锁因果。"他回头冲禺狨王挑眉,"上回在归墟海眼,你说我抡棒子像砸核桃——今儿个砸大点的。"
禺狨王扯了扯嘴角,锁链重新缠上手腕,暗金光芒顺着链身爬向巨石。
女娲的藤条分出数根,缠在巨石四周的碎石上,五彩光晕开始编织光网。
镇元子将宝鉴举过头顶,镜面朝下对准巨石,轮回影像突然凝住,照出石纹下跳动的幽蓝——那才是真正的魂晶核心。
"动手!"
金箍棒带起的风掀翻了众人的衣角。
赤金与暗紫的光刃劈在巨石上,石纹瞬间炸出火星,像被捅了马蜂窝的蜂巢。
禺狨王的锁链"咔"地缠住炸开的石屑,因果之力顺着锁链灌进去,强行扭转石屑飞散的轨迹,将它们重新砸回伤口。
女娲的藤条突然收紧,五彩光网里渗出金红两色——那是她用补天之力在净化石屑里的怨气。
巨石发出刺耳的尖啸。
表面的紫纹开始剥落,露出下面青灰色的石质,可幽蓝魂晶却越跳越快,像要挣破石壳。
孙悟空能感觉到掌心的金箍棒在发烫,那是混沌本源在与幽冥之力对撞。
他想起五百年前在三十三重天残阵,通天教主说过"破阵要砸七寸",此刻突然明白——这巨石的七寸,是幽蓝魂晶与幽冥本体之间的那根"血管"。
"老通!"他头也不回地喊。
通天教主的诛仙剑突然从黑雾里刺出,青芒裹着剑气精准地钉在巨石裂缝处。
剑鸣声中,幽蓝魂晶猛地一颤,一道若有若无的黑线从石底窜上来,缠上魂晶——那正是连接幽冥本体的因果线。
禺狨王的锁链"唰"地缠住黑线,暗金光芒大盛,开始疯狂撕扯。
"咔嚓!"
巨石终于裂开。
幽蓝魂晶"蹦"出来,悬在半空,表面还沾着紫黑的"血液"。
女娲的藤条瞬间裹住它,五彩微光如潮水般漫过,魂晶上的怨气肉眼可见地消退。
镇元子的宝鉴突然发出刺目白光,镜面里的血字再次浮现:"魂晶将死,幽冥将疯......"
腐臭的风突然变得狂躁。
黑雾里传来骨骼摩擦的声响,像有座山在翻身。
孙悟空抬头望去,石海深处的黑雾正凝结成巨大的人脸,青灰色皮肤滴着脓水,眼眶里是两团跳动的幽蓝——和魂晶一个颜色。
"敢动我的命魂......"那声音震得碎石乱跳,"你们,都得给它陪葬。"
牛魔王突然抄起混铁棍冲过来,铁棍子上还沾着没擦净的酒渍:"猴儿,老子陪你砸!"他眼底的清明里燃着烈火,是被唤醒的妖丹在发烫。
杨戬的第三只眼泛起微光,三尖两刃刀扛在肩上,刀刃却对准了黑雾深处——那是天道监视器在扫描。
孙悟空握紧金箍棒。
混沌本源的力量涌到极致,青莲残瓣的清凉却让他嘴角勾起笑意。
他望着牛兄泛红的眼尾,望着娲皇紧绷的下颌,望着老禺攥紧锁链的手背青筋,突然觉得这所谓"陪葬",倒像是幽冥魔君给自己准备的祭礼。
"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