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寒门生计艰 去留两难全(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马文才的重生棋局我为英台梳红妆》最新章节。

祝英台蜷缩在冰冷的地面上,泪水早已流干,只剩下麻木的冰冷和一种深入骨髓的绝望。

梁母那些尖锐的话语,反复在她脑海中回响——

“离经叛道”、“祸非福”、“送走”……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冰冷的利刃,狠狠剜在她的心上。

原来,在她抛弃一切换来的所谓“归宿”里,她竟成了最不受欢迎、甚至被视为灾星的存在。

她只觉得天旋地转,浑身的力量仿佛都被抽空,顺着墙壁软软地滑坐到冰冷的地面上,泪水无声地汹涌而出。

原来,在她以为找到的“归宿”里,在口口声声说爱她、要护她周全的山伯家中,她竟成了“招灾惹祸”的存在。

脱离了祝家小姐的身份,她什么都不是,甚至连一个安身之处都成了奢求。

银心紧紧抱着她,主仆二人在黑暗中瑟瑟发抖,如同被遗弃的幼兽。

外面堂屋里,梁母压抑却严厉的训斥声和梁山伯断续的、带着哭音的辩解哀求,清晰地传了过来。

“娘!求求您!不能赶英台走!这深更半夜,她一个弱女子,能去哪里?外面世道不太平,若是出了什么事,儿子……儿子一辈子都无法心安啊!”

梁山伯的声音充满了痛苦和绝望。

“心安?你做出这等丑事时,可曾想过为娘的心安?可曾想过梁家的脸面?”

梁母的声音如同寒冰,“我告诉你,这样的媳妇,我们梁家要不起!天一亮,必须离开!”

“娘——你要是把英台赶走,我也不活了!”

听着外面的争执,祝英台的心一点点沉入冰窖。

走吧,立刻就走。

她挣扎着站起身,对银心低声道:“银心,收拾一下,我们走。”

“小姐?现在?可是外面……”银心惊恐地睁大眼睛。

“没有可是了。”

祝英台的声音异常平静,却带着一种令人心碎的决绝。

“难道要等到天亮,被人像丢垃圾一样赶出去吗?”

就在祝英台主仆悄无声息地推开客房木门,准备投入外面无尽的黑暗时,堂屋的争执似乎有了结果。

只听得梁母深吸一口气,声音带着极致的疲惫和一种近乎冷酷的妥协。

“好!看在……看在她终究是士族千金的份上,我容她主仆在此暂住!”

“但并非认可你们这糊涂事!我梁家虽贫,却也知礼义廉耻!想要留下,就得守我梁家的规矩!”

“明日开始,一应起居用度,需得自己动手,我梁家不养闲人,更不养……不明不白之人!若吃不了这苦,趁早自行离去,也省得彼此难堪!”

这话如同重锤,敲在祝英台心上,也让她准备迈出的脚步僵住了。

梁山伯似乎如蒙大赦,连连磕头:“谢谢娘!谢谢娘!儿子一定好好读书,早日考取功名,绝不让娘失望!”

梁母冷哼一声,不再多言,转身坐在床上。

祝英台站在门口,进退两难。

这深秋寒夜,两个弱女子,能去哪里?流落荒野?

还是……灰头土脸地滚回上虞,接受命运的嘲笑?

最终,内心深处那一丝残存的希望,让她收回了脚步。

她默默地退回客房,关上了门,仿佛关上了通往外界和尊严的最后一道缝隙。

秋日的晨光,带着几分无力感,透过破旧的窗纸,照亮了梁家堂屋的尘埃。

空气依旧凝滞,尴尬而压抑。

梁母早早起身,坐在堂屋唯一,一张像样的椅子上,面色沉静如水,眼神却带着毫不掩饰的疏离与审视。

她没有看祝英台主仆,仿佛她们只是两件暂时存放的、需要“自己负责”的物件。

没有热粥,没有招呼。

梁山伯局促地站在母亲身边,眼神躲闪。

梁母眼皮未抬,声音平淡无波,开始了“立规矩”。

“米缸见底了,柴火也不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