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丝线重织,心照不宣(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马文才的重生棋局我为英台梳红妆》最新章节。
梅林中,寒梅傲雪绽放,红白相间,暗香浮动。
荀巨伯咋咋呼呼地跑去折梅,说要带回房中插瓶。
留下梁山伯与祝英台缓步走在梅树之下。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梁山伯望着眼前景致,不禁低声吟诵,神情专注而陶醉。
“林和靖先生此句,写尽梅之魂韵。英台,你觉得呢?”
祝英台闻言侧首看他。
阳光透过梅枝,在他清瘦却认真的侧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发现他沉浸在诗文世界时,自有一种专注忘我的光华,简单而纯粹。
她微微一笑,依旧保持着男子仪态,声音清朗。
“林先生之句固然绝妙,但梅之品格,或许更在其‘凌寒独自开’的孤勇。不借春风力,自向寒中生。”
她话语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目光清亮。
梁山伯微微一怔,细心品味着她的话。
他听出了那“孤勇”二字背后的重量,想到了她独自隐瞒身份在书院求学的艰难,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怜惜。
他看向她的目光里,充满了欣赏与一种难以言喻的疼惜。
语气也愈发温和:“英台此言大善!不借春风力,自向寒中生……此言当浮一大白!君子当如梅,坚守本心,不惧环境艰险!”
“君子”二字点出,既符合当下场景,又似是一种无言的鼓励与支持。
两人相视一笑,许多未尽之言,仿佛都融在这梅香与阳光之中。
在外人看来,这不过是两位志趣相投的学子在切磋诗文。
唯有他们自己知道,这平淡的对话下,流淌着怎样的惊心动魄与心照不宣的默契。
荀巨伯抱着满怀梅花跑回来,看着这两人站在梅树下言笑晏晏的模样。
摸着脑袋嘿嘿一笑:“你俩又在掉书袋了?走了走了,回去温酒赏梅!”
荀巨伯果然寻来一小坛温好的酒和几只粗陶碗。
三人就在梅林旁的石亭中坐下。
荀巨伯大大咧咧地给每人满上,自己先仰头灌了一大口。
哈着白气道:“痛快!雪后寒梅,热酒入喉,这才是人生乐事!”
梁山伯端着酒碗,有些犹豫地看向祝英台。
祝英台知他担心自己病体初愈,不宜饮酒,却不愿扫兴,更不愿在他面前显得过于娇弱。
她微微一笑,主动端起陶碗:“巨伯兄说的是,此情此景,岂能无酒?”
说罢,学着男子的样子,小口抿了一下。
酒液辛辣,却带着一股暖意流入肺腑,驱散了些许寒意,也让她的脸颊微微泛起红晕。
梁山伯看着她被酒气熏得微红的脸颊,和那双因酒意而愈发清亮的眸子,在梅香与酒气的氤氲里,竟有些移不开眼。
他慌忙低下头,也喝了一口酒,只觉得这寻常村酿,今日竟格外醇厚,一路暖至心底。
三人闲话笑谈,酒暖梅香,仿佛世间烦忧尽散,唯有此刻天地静好。
然而这份偷得的闲适之下,彼此心照不宣的心事,却如这梅影暗香,无声流淌,愈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