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迷雾初现,书院微澜(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马文才的重生棋局我为英台梳红妆》最新章节。

加之再无那些恼人的刁难与过于迫人的关注,书院生活似乎又回到了最初的“平静”。

午后暖阳,藏书楼一角。

祝英台与梁山伯对坐案前,共读《诗经》。

梁山伯神情专注,时而低声吟哦,时而认真向祝英台请教释义。

他穿着浆洗得干净却依旧显旧的青衫,袖口磨损处被细密地缝补过,透着清贫与整洁。

“英台,你看这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情感真挚热烈,却又含蓄至极,当真妙笔。”

梁山伯抬头,目光温润地看向祝英台,带着纯粹的欣赏与求知欲。

祝英台微微一笑,放下手中书卷:“是啊,山伯兄总能品出诗中深意。”

窗外庭院,玉兰正与几位女伴漫步闲谈。

她今日穿着一身藕荷色襦裙,外罩月白纱衣,发间簪着一支玉兰形状的碧玉簪,清雅秀致。

目光不经意间掠过藏书楼窗口,看到室内并肩而坐的两人,她脚步微顿,眼中掠过一丝了然的复杂情绪。

“英台,明日休沐,听闻后山枫叶正红,我们……”梁山伯的声音将祝英台的思绪拉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她正要回答,忽然一名书院仆役匆匆走来,递给她一封家书:“祝公子,上虞来的家书。”

祝英台接过,拆开一看,是八哥祝英齐的字迹。

信中除了寻常问候,竟特意提到了马文才,言其母病重,他前往杭州探望,见马文才忧心如焚、憔悴不堪,却依旧强撑待客。

感其孝心与不易,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深的同情与赞赏,末了还隐约感叹“文才兄实则至情至性之人”。

祝英台捏着信纸,怔住了。

马家伯母病重?

所以他当日才那般仓皇离去?他……现在很不好吗?

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涩与担忧悄然漫上心头,方才觉得平淡的心绪,瞬间又被搅乱了。

她望着窗外,目光仿佛要越过千山万水,看到那座笼罩在病霾中的杭州太守府。

而此刻的杭州,马文才派出的各路人马正以惊人的效率与财力疯狂搜寻解药。

然而,前三味药虽珍稀,尚有些许线索可循,唯独那味“血灵芝”,却如同人间蒸发,毫无踪迹,甚至许多老药师都摇头表示只闻其名,未见其物。

时限一日日迫近,马文才守在母亲榻前,看着道人施针后母亲依旧苍白却似乎平稳了一丝的睡颜,眼中血丝更重。

他指节捏得发白,心底那个疯狂的念头越来越清晰——

若最终寻不到,哪怕掀翻这天下,掘地三尺,他也要找出下毒之人,将其碎尸万段!

就在一筹莫展之际,观砚再次匆匆而入,面色凝重,压低声音道:“公子,查香料的线索……似乎……指向了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