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白莲教的烽火(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西山十戾传》最新章节。
那坐在旁边的嘉庆皇帝呢?脸上面无表情,一声不吭,像个泥塑的菩萨。可他低垂着的眼睛里,那眼神深得能淹死人!他那缩在龙袍袖子里的两只手,攥得紧紧的,指甲都快掐进肉里了!他心里跟明镜似的,可他动不了啊!和珅编织的这张大网,太结实了,不仅网住了前线的真相,把他也给网得死死的!
光是糊弄皇上,那还算不上本事。咱们和二爷更深知一个道理:“啥都是虚的,只有揣进自己兜里的银子才是真的!”他靠着太上皇的宠信,死死抓着全国粮饷、军械的调配大权。这下可好,各地军营、省府请求拨发军饷、补充粮食、调运武器的公文,在他眼里,那就成了一棵棵闪闪发光的“摇钱树”!
一个由和珅心腹组成的、看不见的“收费站”成立了。他们贪婪地翻看着每一份求救信,心里拨拉着小算盘:看看是谁派人来的?懂不懂“规矩”?“孝敬”够不够分量?
但凡那些将领、官员“会来事儿”,银子送得足,是自己人,那他们的请求,批得那叫一个快!粮饷拨得那叫一个顺溜!哪怕他们在前线屁功劳没有,光打败仗,也能在功劳簿上被记上一笔,甚至败仗都能说成是“战略性转移”!
反过来,那些“一根筋”、“不开窍”,不肯行贿,甚至还敢上书说军需有问题的“愣头青”官员将领,可就倒了大霉了!他们的公文,不是被无限期扣压,就是被当成皮球,在各个衙门之间踢来踢去!就算他们在前线拼死拼活打了胜仗,请求奖赏的奏折,也会被和珅轻轻一句“再看看”或者“不合规矩”就给压下了!他们手下的兵,饿得前胸贴后背,穿着破破烂烂的军装,拿着锈迹斑斑、一砍就卷刃的破刀,眼巴巴等着后方的补给,可等来的,只有西北风!
这系统性的腐败,就像一条看不见的毒蛇,把前线将士的脖子越勒越紧!
和珅的贪心,那可真是黄河决堤——没边了!他可不满足于收点“过路费”,他直接把黑手伸向了军需物资的生产和采购!
他暗中指使,甚至明目张胆地安排那些由他本人或者他手下马仔控制的“皇商”——这帮挂着皇家招牌,实则吃人不吐骨头的奸商——全面接管了利润肥得流油的军需买卖!
好嘛,一条条黑色的产业链迅速形成,开始疯狂吸食国库里那本来因为打仗就挺紧张的钱袋子!
你猜他们运往前线的都是啥?
陈年老米,都发霉长毛了,里面还掺着沙子石子,愣是按新米的价格算钱!
粗制滥造的兵器,刀剑一砍就断,火枪一开就炸膛,这哪是杀敌啊,这是自杀式装备!
更缺德的是,直接虚报士兵人数,吃“空饷”!大把大把的银子,就这么明目张胆地流进了和珅和他那帮狐朋狗友的私人金库!
这条大蛀虫,吃得是膘肥体壮,油光满面,可输送到前线的,却是要命的破烂玩意儿和空虚的编制!前线的士兵们,就在这帮蛀虫的盘剥下,饿着肚子,拿着烧火棍,绝望地看着如狼似虎的起义军冲过来……那场面,想想都惨!
也不是所有当官的都是软骨头、马屁精。在前线,也有像额勒登保、德楞泰这样还有点血性和良心的将领。他们领着同样吃不饱穿不暖的士兵们,真刀真枪地跟起义军干仗!靠着本事和不怕死,偶尔也能打几个胜仗。
可他们的胜利,咋说呢,就像是嚼黄连,苦得很!往往是刚打赢,正准备乘胜追击,扩大战果呢,后边告诉他说:“没粮了!”“没援兵了!”“兵器不够了!”得,只好眼睁睁看着机会溜走,甚至因为缺兵少粮,一下子从赢家变成被人围殴的对象,陷入绝境!
这些将领看着手下兄弟的惨状,想着国家的危难,气得肺都要炸了!他们用最直接、最痛快的话,写下奏折,痛斥后勤系统的黑幕,请求朝廷赶紧来查,救救前线的将士,救救大清朝!
然并卵!这些沾着血和泪的实话奏折,根本飞不出和珅的五指山!被他用“胡说八道”、“危言耸听”、“扰乱军心”等等冠冕堂皇的理由,轻轻松松就扣下了,有的甚至直接扔进火盆里烧了!不但如此,和珅还给这些“不懂事”的将领穿小鞋,找茬收拾他们,排挤他们,甚至把他们的兵权都给撸了!
就这么着,在和珅一手遮天的操作下,整个大清国的战争机器,陷入了一个可怕的死循环:前线的真实惨状被层层掩盖,后方的腐败在阳光下撒欢;忠心能干的被往死里整,贪腐拍马的却步步高升;国库的银子哗哗地往外流,换来的却是前线不断的败仗和士兵们白白的送死。这么大个帝国,就在这场本来能控制住的“小毛病”里,不停地流血,一步步往更深的坑里掉。
而那位住在深宫里的“盛世皇帝”乾隆爷,还在他最信任的臣子和珅编织的“胜利幻想”里,做着他的太平美梦呢!
起义的烈火,就在这种上梁不正下梁歪的腐败和欺骗中,越烧越旺!那些被逼得没活路的农民,一看官军这么废物,白莲教好像真能成事儿,更是玩儿了命地往里头冲!战火越烧越广,老百姓可遭了殃了!村子被烧,田地荒了,无数人拖家带口地逃难,饿死的人到处都是,那景象,真跟人间地狱差不多。
可这一切的惨状,传到北京,经过和珅那支“神仙笔”一加工,就变成了“小股土匪流窜,已被击溃”、“地方上有点小骚乱,大军一到立马平定”的轻巧话儿。紫禁城里,还是一派虚假的繁荣太平。宁寿宫里药香缭绕,乾清宫里“万岁”喊得山响,和府门口更是车马不断,晚上那歌舞声吵得街坊四邻都睡不着觉!
只有那些底层的小官,和偶尔能听到点真话的太监宫女,才偷偷摸摸地叹气:“这哪是啥小毛病啊,这分明是要命的心腹大患!和二爷只顾着自己捞钱,捂着盖着,这大火,眼看就要把房梁给烧塌喽!”
嘉庆皇帝心里跟明镜似的。他通过自己极其隐秘的渠道,早就知道前线的情况比朝廷里说的严重一百倍!他看着和珅在那里指鹿为马,欺上瞒下,看着国库的银子像水一样流进和珅的腰包,看着大好的江山在战火中哆嗦,他的心在滴血,火在烧肝!但他还得忍!还得等!他知道,现在还不是翻脸的时候,太上皇那口气还没断,和珅的势力还没到垮台的时候。
那和珅自己呢?他就一点感觉不到危险?那也不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他看着那些被自己压下或修改过的、透露着真实败绩的密报,心里也直打鼓。尤其是想起弟弟和琳的死,更觉得是个不好的兆头,好像自己的好运气快用完了。但他停不下来啊!那巨大的贪心和侥幸心理推着他,让他像个输急眼的赌徒,总想着再捞最后一把,再骗最后一次,也许就能混过去。他安慰自己:“不怕,只要太上皇还活着,天就塌不下来!”
他甚至产生了一种变态的想法:这白莲教闹得越厉害,朝廷就越得靠我搞钱(虽然大部分进了我的兜),越得靠我来“稳定”局面(虽然是在掩盖真相)。他的权力,好像跟这场动乱成了“难兄难弟”,畸形地绑在了一块儿。
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白莲教的烽烟,不会因为北京的谎言就自己熄灭,反而会因为得不到真正有力的镇压,越来越嚣张。无数老百姓的鲜血和生命,还有这摇摇欲坠的大清朝,都成了和珅满足他个人贪欲的代价!
这场大火,烧掉的不仅仅是南方的几个城镇,更是把“乾隆盛世”这最后一块遮羞布,给烧了个精光,露出了底下那千疮百孔、烂到流脓的真实样子。它也像一面照妖镜,照出了和珅那贪婪灵魂的最终归宿——当谎言再也骗不了人,当贪心最终吞掉理智的时候,就是这座看起来华丽无比的权力大厦,“轰隆”一声,彻底玩完的时候!
只是可怜了那些在战火里挣扎求生的老百姓,他们就像黄土坡上遭遇大旱的庄稼,默默地忍受着一切,用他们的血肉,写下了这段又沉重又悲惨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