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5(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综影视:助您梦想成真》最新章节。
随着对苏小蕊所授课程理解的深入,尤其是当她系统阐述如何通过土地改革、打破知识垄断来从根本上瓦解贵族世家根基时,萧景禹感到一阵阵寒意从脊背升起,同时又夹杂着一种拨云见日的震撼。
他听着苏小蕊条分缕析地解释土地兼并如何导致平民流离失所,如何成为世家大族操控国家命脉的利器。
听着她规划如何将土地收归国有,再按需分配给耕作者,只授予使用权,从根本上杜绝世袭垄断,听着她阐述普及教育、打破知识壁垒对于解放民智、实现真正平等的决定性意义…
萧景禹越听越心惊,他终于彻底明白了苏小蕊那句“不是去当新皇帝”的含义。
这哪里是普通的造反学说?这分明是一套系统性的、旨在彻底终结皇权与贵族共治天下的“屠龙术”!
她就是要从根本上刨掉皇帝和世家存在的土壤,如果这套理论真的成功实践,后世将再无“皇帝”这个位置存在的必要性和合法性。
这已经不是改朝换代,而是开天辟地!
“苏先生,您这是要屠龙啊。”萧景禹喃喃道,语气中充满了敬畏与复杂。
苏小蕊淡然一笑:“不是屠龙,是让天下人明白,自己可以成为自己的主人。”
理论必须结合实践。苏小蕊深知,要撼动大梁的根基,军事准备固然重要,但经济战更能于无声处见惊雷。
在她的指导下,以原赤焰军为骨干、吸收了大量经过考验的新成员的 “人民军队” ,在林殊的率领下,开始了以战养战的历程。
他们不再局限于山谷,而是主动出击,清剿大梁各州府交界处、官府力量薄弱的山匪水寇。此举一箭三雕:
练兵:在实战中锤炼新战术、磨合队伍。
聚财:缴获匪巢积累的不义之财,补充军需。
纳新:对被胁迫或活不下去才落草的匪众进行改造,择优吸收进入队伍。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剿匪行动,“人民军队”悄然控制了一些偏僻但资源丰富的区域。
在这些地方,苏小蕊建立起更加隐蔽、高效的工坊,利用带来的先进技术和远超当代的工艺理解,大规模生产品质极高、价格却相对低廉的精致白糖、雪盐,以及一些实用的铁器、肥皂等。
随后,通过早已编织好的、盘根错节的商业网络——那些由“云深商行”伪装的各种商队,这些“山寨货”如同涓涓细流,悄无声息地涌入大梁各地市场。
它们凭借过硬的质量和竞争力的价格,迅速冲击着原有由世家大族垄断的盐糖市场,抢夺了巨额利润。
同时,苏小蕊利用贸易赚取的庞大资金,通过隐秘渠道,从其他国家的丰收地区大规模收购粮食,然后在大梁一些受灾或赋税沉重的地区,以平价或略低于市价的方式悄然出售。
这看似善举,实则是一把软刀子:它缓解了部分民困,赢得了底层民心,更重要的是,它扰乱了大梁官方的粮食调控体系,削弱了官府和世家通过控制粮价盘剥百姓的能力。
苏小蕊并没有瞒着林殊、萧景禹、林燮、林乐瑶和萧溱潆这几位核心成员。她将这种经济战的本质和盘托出:
“我们不是在简单地做生意赚钱。我们是在用商业手段,悄无声息地抽取大梁国的财税根基,与朝廷争夺民心和市场主导权。
当朝廷发现盐糖税收锐减,粮价调控失灵,底层百姓对我们带来的实惠念念不忘时,梁帝和那些世家大族的统治基础,就已经开始松动了。
这比直接发动十万大军攻城掠地,有时更为有效。”
林殊等人恍然大悟,他们第一次认识到,原来战争还可以这样打!这种不见硝烟,却处处直指命门的斗争方式,让他们对苏小蕊的深谋远虑佩服得五体投地。
苏小蕊对他们倾囊相授,从政治经济学到基础管理学,从战略谋划到战术执行。
她要将他们每个人都培养成能够独当一面、深刻理解新世界运行逻辑的骨干。
林燮逐渐从纯粹的武将向战略家转变,萧景禹跳出了旧式权谋,开始从更宏观的视角思考社会问题,林殊则成长为兼具军事才能和经济头脑的复合型将领。
就连林乐瑶和萧溱潆,也成为了内政管理和民生保障方面的得力助手。
在山谷这个与世隔绝却又充满活力的新天地里,林殊的成长速度令人惊叹。
与原剧情中那个背负一切、在阴诡地狱中筹谋的梅长苏不同,此刻的林殊,虽然同样身负血海深仇,但他的心境却截然不同。
父母俱在,给了他坚实的情感依托,飞流这个心思纯净如孩童的伙伴,成了他最好的“减压阀”。
山谷里朝气蓬勃、为共同理想而奋斗的氛围,更时刻滋养着他的精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