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苏扶盈&张九林(1/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德云社:爱情也许美好》最新章节。
同学会的喧嚣像潮水一样涌来又退去,五星级酒店的宴会厅里,水晶吊灯折射出过于明亮的光芒,照得张九林有些恍惚。他站在人群边缘,手中握着半杯已经不再冒泡的香槟,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角落里的那个身影。
十五年过去了,苏扶盈依然穿着蓝色的裙子。
不是完全相同的款式——面料更考究,剪裁更精致,裙摆处绣着不易察觉的暗纹。但那种蓝色,那种仿佛将整个天空和海洋揉碎后染就的蓝色,张九林在无数个梦里见过。
他深吸一口气,香槟气泡早已消散,只余甜腻的余味黏在舌根。律师的职业让他习惯了在法庭上侃侃而谈,此刻却像个毛头小子般忐忑。这些年来,他打赢了无数官司,在业界小有名气,买了市中心的高层公寓,收藏了一柜子名表,却始终无法填补内心深处的某个空洞。
而现在,那个空洞的源头就站在不远处,指尖轻轻搭在高脚杯上,目光投向窗外被夕阳染成金色的云层。
“去吧,再不去同学会就真的结束了。”身后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是高中时的班长,现在已经发福得几乎认不出来,“大家都看得出你整晚心不在焉。”
张九林扯出一个职业性的微笑,将酒杯放在侍者经过的托盘上,整理了一下并不需要整理的领带。空气中有香水、食物和回忆混杂的气息,他突然感到一阵眩晕。
一步,两步。地毯柔软得几乎要吞没他的脚步声。
记忆中那个总是坐在窗边看书的女孩与眼前的女人逐渐重叠。苏扶盈的头发依然保持着他记忆中的长度,只是不再扎成马尾,而是松松地挽在脑后,几缕碎发垂在颈边。她的侧脸在夕照中勾勒出柔和的轮廓,鼻梁上多了一副细金边眼镜,非但不显老气,反而增添了几分知性。
阳光透过玻璃窗,在她周身镀上一层光晕。张九林忽然想起高三那年的某个午后,她也是这样坐在窗边,阳光将她的发梢染成琥珀色,她抬起头对他笑了一下,因为他帮她捡起了掉在地上的书。
那个笑容支撑他度过了整个灰暗的青春期。
“苏扶盈。”他终于走到她面前,声音比想象中要稳。
她转过身,眼镜后的眼睛微微睁大,随即漾开一个认出故人的笑容:“张九林?天哪,你变化真大。”
“变好了还是变坏了?”他试图开玩笑,手心却在出汗。
“变高了,变结实了。”她打量着他,眼神坦诚而友好,“听说你成了大律师?”
他们聊了起来,起初是客套的寒暄,渐渐找回了一些学生时代的熟悉感。她说话时还是会不经意地用指尖绕着一缕头发,笑起来眼睛依然会微微眯起。张九林发现自己几乎能预判她下一个表情会是什么,仿佛这十五年的分离只是短暂的一个课间休息。
“我记得你那时候总坐在最后一排,一下课就没了人影。”苏扶盈说,啜了一口杯中的果汁。
“因为我同时打着三份工。”张九林说,没有提及其中一份工作是为了攒钱买那条他看中许久的蓝裙子——与她此刻身上这条惊人地相似,只是价格可能差了两位数的零。
他们的高中时代在对话中一点点复活:严厉的数学老师,总是飘着粉笔灰的教室,操场边那棵开花的树,晚自习后星光稀疏的夜空。
张九林几乎要相信时光能够倒流了。
就在这时,一个小女孩从人群中钻出来,一把抱住了苏扶盈的腿。孩子约莫四五岁,穿着精致的淡黄色连衣裙,头发扎成两个小揪揪,眼睛又大又亮,像极了缩小版的苏扶盈。
“妈妈,爸爸问我们什么时候回家?”小女孩声音清脆,像风吹过窗边的风铃。
张九林感到一阵耳鸣,宴会厅的嘈杂声突然变得遥远而不真实。他的目光不受控制地落在苏扶盈的左手上,那枚铂金戒指在夕阳的余晖中闪着冷冽的光。设计简洁而独特,中间一颗主钻,两侧各有三颗小钻呈波浪状排列,如同众星拱月。
和他抽屉深处那个丝绒盒子里的戒指一模一样。
“这是婷婷。”苏扶盈的声音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她温柔地抚摸着女儿的头发,“婷婷,叫张叔叔。”
“张叔叔好。”小女孩乖巧地叫了一声,随即又仰头看向母亲,“妈妈,爸爸在等着呢。”
“马上就好,宝贝。”苏扶盈对女儿笑了笑,然后转向张九林,略带歉意地说,“我先生今天也来了,在那边和几个老同学聊天。没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
张九林张了张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酸涩的感觉从胃里一路灼烧到眼眶。他只能点点头,扯动嘴角,希望这个表情能够被解读为微笑。
苏扶盈似乎没有察觉他的异样,或者说,她礼貌地选择了不察觉。“很高兴再见到你,张九林。保持联系。”她说着客套的告别语,牵着女儿的手转身离去。
蓝裙子的裙摆划出一道优雅的弧线,消失在人群中。
张九林僵在原地,手指无意识地收紧,掌心被指甲掐出深深的印痕。宴会厅的喧嚣再次涌来,却仿佛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他看见同学们三三两两地告别,看见苏扶盈走向一个高挑的男人,那人自然地揽住她的腰,低头听小女孩兴奋地说着什么。
完美的三口之家。
他机械地移动脚步,走出酒店大门。夏夜的暖风扑面而来,带着城市特有的汽油和食物的味道。霓虹灯闪烁,车流如织,这个世界一如既往地忙碌运转,对他的心碎无动于衷。
回到公寓,张九林径直走向书房最底层的抽屉。律师的整洁习惯让他能够准确找到十五年前藏起来的那个盒子。黑色丝绒已经有些褪色,摸起来却依然柔软。
他打开盒子,那枚戒指安然躺在里面,在灯光下折射出与他记忆中如出一辙的光芒。
同样的品牌,同样的设计,甚至同样是半克拉的主钻。他记得自己跑了三家店才找到这个款式,因为它让他想起高三那年苏扶盈画在一本诗集扉页上的图案——几颗星星环绕着月亮。
那时她总是喜欢在课本和笔记的边角画这样的小图案。
他攒了整整一年的钱,每周有四个晚上去餐馆洗盘子,周末去给初中生补课,甚至偷偷卖了一次血——因为听说那样来钱快。同学们都以为他家境困难,没人知道他只是想买一份配得上她的毕业礼物。
但最终,他没能送出去。毕业典礼那天,他看见苏扶盈和篮球队长在礼堂后门接吻,那个画面像一盆冷水,浇灭了他所有的勇气。
多年来,这枚戒指跟着他搬了七次家,从大学宿舍到合租屋,再到如今的高级公寓。他交过几个女朋友,甚至一度考虑向其中一位求婚,但每次打开这个盒子,就知道自己还没有准备好。
现在他明白了,自己一直在等待一个永远不会到来的可能性。
张九林坐在冰冷的地板上,背靠着书架,戒指躺在掌心,冰凉的温度逐渐被体温焐热。手机在口袋里振动个不停,大概是同学群里还在热聊。他没有查看。
窗外的城市灯火通明,他却感觉自己回到了十八岁那个闷热的夏天,躲在礼堂的阴影里,手中紧紧攥着一个丝绒盒子,掌心的汗水浸湿了绒面。
第二天清晨,阳光过早地透过落地窗照进来,张九林在书房地板上醒来,脖子因睡姿不当而僵硬酸痛。戒指仍握在手中,在晨光中显得黯淡了些。
他洗了个冷水澡,试图冲走头脑中的混沌。作为律师的习惯让他开始理性分析昨天的情况:也许是同一品牌的热门款式,巧合无处不在。苏扶盈的丈夫可能只是碰巧选择了同样的戒指,这并不能证明什么。
但另一个声音在他脑中低语:那款戒指是限量版,当年全市只售出三枚。他曾为此感到骄傲,认为自己的礼物独一无二。
手机屏幕上显示着几条新消息,来自同学群的邀请,有人分享了昨晚的照片。张九林犹豫了一下,点开图库。
划过一张张笑脸和重逢的拥抱,他的手指突然停住了。那是一张抓拍,画面中苏扶盈和她的丈夫相视而笑,男人正轻轻将她鬓边的一缕头发别到耳后。他的左手放在她的腰际,无名指上的婚戒清晰可见。
放大图片,张九林感到呼吸一滞。
男款婚戒的设计与女款明显是一对,波浪状的镶钻方式如出一辙。而更让他心惊的是男人的面容——有几分熟悉,尽管增添了岁月的痕迹,但那张脸他不会认错。
程朗。高中时比他们大两届的学长,篮球队长,校园风云人物。也是毕业典礼那天在礼堂后门与苏扶盈接吻的人。
所有碎片突然拼凑起来,形成一个他不愿面对的真相。
接下来的几天,张九林像个偏执的侦探一样搜集着所有信息。通过同学群、社交媒体和偶尔的打听,他大致拼凑出了苏扶盈这些年的经历:和程朗大学时期分手,工作后重逢,五年前结婚,现在有一个四岁的女儿。程朗经营着一家小型科技公司,看上去事业有成。
表面上,这是一个普通的爱情故事。但张九林无法忽视那个巧合——程朗送给苏扶盈的婚戒,与他当年未能送出的那枚完全相同。
一周后的周四下午,张九林提前结束工作,按照查到的地址来到城西的一家咖啡馆。据说苏扶盈每周这个时候会在这里写作几小时。他选择了一个隐蔽的位置,点了一杯黑咖啡,假装阅读手机上的案件资料。
三点一刻,苏扶盈准时出现,穿着简单的白色衬衫和牛仔裤,鼻梁上架着那副金边眼镜。她点了杯拿铁,在窗边的位置坐下,打开笔记本电脑,很快沉浸在工作中。
张九林观察了她半小时,犹豫着是否要上前。他还没有准备好合适的开场白。
就在这时,苏扶盈合上电脑,揉了揉太阳穴,目光无意间扫过整个咖啡馆,然后停在了他的方向。她微微怔了一下,随后露出 recognition 的表情,微笑着点了点头。
无法再躲避了。张九林端起几乎没动的咖啡,走到她的桌旁。
“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你。”他说,希望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足够惊讶。
“我每周都来这里写作。”苏扶盈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吧。你在这附近工作?”
“不,只是...碰巧路过。”谎言脱口而出。他坐下,注意到她左手上的戒指不在原位,只有一道淡淡的痕迹,“你的...”
“哦,戒指送去清洗了。”她下意识地转动了一下空荡荡的无名指,“每年结婚纪念日前后都会这样做,算是种仪式感。”
张九林的心跳漏了一拍。“结婚纪念日?什么时候?”
“下周三。”她微笑着,眼神温柔,“五周年。”
他的计算没有错。五年前,正是他经历那场改变职业生涯的官司的时候,有整整三个月几乎日夜住在律师事务所。也就是在那段时间,他得知了一位高中同学结婚的消息,但忙于工作的他甚至没有注意到新娘的名字。
“程朗学长...”他试探性地开口。
“你记得他?”苏扶盈有些惊讶,“是啊,我们都没想到最后会走到一起。大学时分手后以为再也见不到了,结果六年前在一个画展上重逢。”她的笑容中有一丝感慨,“命运真是奇妙。”
服务生送来她的拿铁,拉花是一个完美的心形。苏扶盈小心地抿了一口,在杯沿留下淡淡的唇印。
“那枚戒指...”张九林深吸一口气,决定直面这个困扰他多日的问题,“很特别的设计。是程朗学长选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