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加拿大"猪农杀手"皮克顿连环杀人案(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案要案详情录》最新章节。

随后,警方又在皮克顿办公室中发现了一个哮喘吸入器,上面写着另一名失踪女性的名字塞琳娜,她在两年前失踪。警方怀疑皮克顿与这些失踪案有关,尽管这些证据不足以起诉皮克顿,但已经足够让警方获得对整个农场的全面搜查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6.2 史上最大规模的犯罪现场调查

第二天,加拿大皇家骑警联合失踪妇女专案组成员对皮克顿猪场展开了大规模搜查,这一次搜查更为彻底。警方在农场找到了大量令人毛骨悚然的东西,他们在皮克顿车辆的地毯上发现一名失踪女性莫娜的血迹。

在屠宰场内,他们还发现了一些人类的手骨、脚骨头以及被锯成两半的头骨等等。在垃圾桶里也发现了一些人体遗骸,而最令人震惊的是在冰柜里发现了几包绞肉,法医检测后确认这些肉中含有两名此前失踪女性的DNA。

警方在皮克顿的房车附近的冰箱里发现了两只白色塑料桶,其中藏着两个被劈开的头颅,左右手和左右脚残余部分。警方根据脱氧核糖核酸(DNA)和牙科检测结果确认了死者身份。她们头部均有枪伤痕迹。

警方继续搜查,甚至掘至养猪场地下数米深的地方,找到大量动物和人的遗骨及牙齿。他们在皮克顿的房车里发现了一把小口径手枪,上面有皮克顿和一名受害者的DNA样本。

养猪场面积较大,且环境复杂,尸体和证据分散在各个角落,给搜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皮克顿也十分狡猾,他在作案后对现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清理,试图销毁证据。

6.3 "无间道"式的卧底行动

为了获取更多证据,警方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派出了大量警力,对养猪场进行了地毯式搜索,收集了数以万计的证据样本。同时,警方还对皮克顿的人际关系展开调查,询问了他的朋友、邻居以及与他有过接触的人,试图还原他的作案过程和动机。

在调查过程中,警方还上演了一幕"无间道"。他们派出一名卧底特工,伪装成狱友与皮克顿同住一个牢房。

经过长时间的相处,卧底特工逐渐取得了皮克顿的信任。皮克顿在与卧底特工的交谈中,不仅透露了自己杀害了49人,还表示原本打算再杀一人,凑满50人的整数。这些关键信息为案件的侦破提供了重要线索。

6.4 大规模挖掘行动

警方对皮克顿猪场的挖掘工作一直持续了将近两年,在检查了30万立方米的土壤和猪粪后,最终他们累计找到了303名女性的DNA以及27名女性残骸碎片。

这起案件在加拿大引发了极大的社会恐慌,因为在皮克顿养猪场的产品多年来不断销往全国各地,并渗透到各行各业。据称皮克顿处理受害者的方式就像处理猪肉一样,用机器搅碎,然后将肉打包出售。受害者的大部分遗骸会被养猪场的猪处理掉,而那些未被猪处理的部分则会被它运往市中心的肉类加工厂。

警方耗资3亿多人民币掘地三尺,却还是无法确认所有遇害者的身份。皮克顿成了加拿大史上残害人数最多的连环杀人魔,他的养猪场也成了加拿大史上规模最大的犯罪现场。

七、罪恶审判:法律的裁决

7.1 漫长的审判过程

2006年1月30日,皮克顿的审判正式开始。控方出示了大量证据,包括在农场发现的尸体残骸、DNA检测结果、皮克顿与卧底特工的谈话录像等。

控方在审判的第一天表示,皮克顿向一名伪装成狱友的特工自首承认了49起谋杀案。控方称皮克顿表示他想再杀一名女性,以使谋杀人数达到整数的50人,并且他被抓住是因为他"粗心大意"。

皮克顿面临27项一级谋杀指控,但不到1个月后就被法官威廉姆斯(James Williams)以"证据不足"为由驳回了一项。8月9日,这位法官又将剩下的26项一分为二,即20项一级谋杀和6项二级谋杀指控。

7.2 争议的判决结果

2007年12月9日,陪审团宣布罗伯特第一组的六项一级谋杀罪名不成立,但二级谋杀罪名成立。最终被判处无期徒刑,25年内不得假释。

由于加拿大已经废除了死刑,所以这已经是对二级谋杀的最高刑罚了。本来还要对另外20起指控进行审判的,但没必要,因为即使被判有罪,刑期上也不会再增加,他的刑期已经是加拿大法律规定内的最高刑期了。

这一判决结果让许多人感到失望和愤怒,尤其是受害者的家属。他们认为,皮克顿至少杀害了49名女性,却只被判处了与六项二级谋杀相应的刑罚,这是对正义的亵渎。

7.3 案件背后的社会问题

皮克顿的案件引发了对加拿大失踪和被谋杀的原住民妇女危机的广泛关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成立了失踪妇女调查委员会,以调查警方在处理失踪妇女案件中的角色。

2012年发布的官方调查报告列出了67名女性的名字,她们在皮克顿2002年被捕前的20年间被谋杀或在该社区失踪。

2016年,加拿大政府成立了全国原住民妇女和女孩失踪及被谋杀调查委员会。

皮克顿的案件还引发了对加拿大司法系统的质疑,尤其是对边缘化群体的歧视和忽视。许多人认为,如果受害者是来自富裕家庭的白人女性,警方的反应会截然不同,皮克顿可能早就被逮捕,更多的生命可以被挽救。

八、罪恶余波:恶魔的遗产

8.1 令人不齿的"回忆录"

据加拿大电视台在2016年报道,皮克顿得意洋洋地将自己的犯罪经历写下来并委托狱友送出监狱,美国某出版商竟将其作品公开发售。这手稿完全是在为皮克顿洗白,声称他是遭警方陷害才入狱的。

不过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很快就有5万名网友开始在网上抵制此出版商和其书籍。他们的做法十分准确——若让这本书流于市场,岂不是对受害者家属进行二次伤害?而亚马逊网站迅速把其下架了,出版商也随之进行了道歉。

8.2 意外的假释危机

2024年2月,皮克顿获得了日间假释的资格。这意味着他白天可以出狱而晚上需返回原处。

这一度令加拿大人很是恐慌,因为谁都不知道这个魔鬼会不会在白天假释期间再次作奸犯科。民间随即对当地司法制度提出了相应质疑,也纷纷向政府反馈,希望取消此人的假释资格。

让人气愤的是,加拿大政府仿若毫不在意人们心声,皮克顿依旧没被取消这项资格。

8.3 恶魔的终结

正所谓"天道好轮回",老天爷似乎也看不过去官方对皮克顿如此纵容,最终让监狱中另一名罪犯亲手了结了作恶多端的皮克顿。

2024年5月19日,皮克顿遭另一名囚犯袭击,头部重伤,于5月31日在医院不治身亡,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据加拿大惩教署(CSC)最新公布的报告,加拿大臭名昭着的连环杀手罗伯特·皮克顿在狱中被另一名囚犯用断掉的拖把柄袭击致死,案发时他已在魁省一所最高安全级别监狱服刑。

一位受害者的家属乔治妮娅·帕平表示,终于能从家人辛西娅遇害的阴影里走出来。"这个消息舒心了,我不会说所有的家庭,我只会说大多数的家庭,"她说,"终于……我真的治愈了。我可以向前看,让这件事过去了。"

8.4 社会反思与变革

皮克顿的案件引发了加拿大社会对暴力侵害妇女问题的深刻反思,尤其是对原住民妇女和性工作者等边缘化群体的保护。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失踪妇女调查委员会的报告指出,警方在处理失踪妇女案件时存在系统性失误,包括对边缘化群体的偏见、调查方法不当以及未能充分共享信息等问题。

这些发现促使加拿大警方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改进对失踪人口案件的调查和处理,包括建立全国性的失踪人口数据库、加强对原住民社区的支持以及提高对边缘化群体的服务质量等。

九、罪恶名单:受害者的故事

9.1 确认身份的受害者

皮克顿确认的受害者包括:

1. 瑟琳娜·阿博特韦(Sereena Abotsway):1971年8月20日出生,2001年8月失踪时29岁,是皮克顿档案遇害人序列号第一位。

2. 莫娜·李·威尔逊(Mona Lee Wilson):26岁,2001年11月30日最后露面,皮克顿档案遇害人序列号第二位。

3. 安德里亚·乔斯伯里(Andrea Joesbury):22岁,2001年6月8日报失踪,皮克顿档案遇害人序列号第六位。

4. 布伦达·安·沃尔夫(Brenda Ann Wolfe):32岁,2000年4月25日报失踪,1999年2月最后露面,皮克顿档案遇害人序列号第七位。

5. 玛妮·李·弗雷(Marnie Lee Frey):24岁,1997年12月29日报失踪,皮克顿档案遇害人序列号第十六位。

6. 乔治娜·法伊茨·帕平(Georgina Faith Papin):34岁,1999年1月最后露面,2001年3月失踪,皮克顿档案遇害人序列号第十一位。

这些女性大多生活在社会边缘,从事性工作或有吸毒问题。她们的失踪起初并未引起足够重视,直到警方发现皮克顿的罪行,才揭开了这个长达数十年的连环杀人案的真相。

9.2 被遗忘的生命

皮克顿的受害者远不止这六人。警方在皮克顿的农场里发现了至少31名失踪女性的DNA样本,这些证据都指向了皮克顿就是这场噩梦的始作俑者。

皮克顿在与卧底警察的谈话中声称自己杀害了49人,他甚至懊悔自己没能凑够50人。

这些受害者大多来自温哥华的东区,这是一个充满贫困、毒品和犯罪的社区。她们中的许多人是原住民女性,面临着种族歧视和社会排斥的双重困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位曾与这些女性共事的证人告诉法庭,有些女性为了养活孩子而从事性工作,因为社会福利不足以维持生计。另一位证人描述了她的朋友乔治娜·帕平如何在陷入吸毒后逐渐消失。还有一位前性工作者和毒品贩子讲述了她的朋友布伦达·沃尔夫如何在2000年春天失踪,布伦达当时已经到了不洗澡、不洗衣服的地步,在失踪前,她已经瘦了约50磅,看起来一团糟。

这些女性虽然生活在社会边缘,但她们也是有人爱、有故事的个体,她们的生命同样宝贵,不应被如此残忍地夺走。

十、罪恶根源:恶魔是如何炼成的

10.1 扭曲的成长环境

皮克顿的犯罪行为与其童年经历密切相关。他生长在一个充满暴力和忽视的家庭环境中,父母对他漠不关心,母亲酗酒且脾气暴躁,父亲在他12岁时去世。

皮克顿在学校里表现不佳,被安排到特殊班级,同学们经常欺负他,给他起外号"臭臭的小猪"。这种长期的羞辱和排斥使他形成了孤僻、扭曲的性格。

皮克顿11岁时,用自己的积蓄买了一头小牛犊,他很疼爱这头牛,把它当成自己的宠物来照顾。可在某一天他放学回到家,发现牛被父母宰了,他十分伤心却又无可奈何。

这种早期的暴力经历和情感创伤,加上长期接触血腥的屠宰工作,逐渐扭曲了皮克顿对生命的看法,使他对暴力和死亡变得麻木不仁。

10.2 社会边缘的狩猎场

皮克顿选择杏工作者和吸毒者作为他的受害者,部分原因是这些人属于社会边缘群体,他们的失踪往往不会引起太多关注。

温哥华东区是一个充满贫困、毒品和犯罪的社区,这里的居民大多是社会边缘人,包括杏工作者、吸毒者和无家可归者。这些人的生活不稳定,流动性大,即使失踪也很难被及时发现或调查。

皮克顿认为自己是在为社会"清理垃圾",因为被杀死的都是"下贱的B子和瘾君子",而且这些人"死了也没人注意"。这种扭曲的正义感使他能够为自己的暴行辩护,甚至感到自豪。

10.3 体制性的失败

皮克顿能够长期逍遥法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警方和司法系统的系统性失败。警方对边缘化群体的偏见和忽视,使他们未能及时发现和阻止皮克顿的罪行。

1997年,皮克顿因谋杀未遂被控告,但由于受害者是性工作者,警方和法庭对她的证词持怀疑态度,最终撤销了对皮克顿的指控。

此后,尽管有多名证人向警方提供线索,指出皮克顿可能与多起失踪案有关,但警方未能进行充分调查,导致皮克顿继续作案多年。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失踪妇女调查委员会的报告指出,警方在处理失踪妇女案件时存在系统性问题,包括对边缘化群体的偏见、调查方法不当以及未能充分共享信息等。

这些体制性的失败不仅未能保护潜在的受害者,还向社会传递了一个错误的信息:某些生命不如其他生命重要,某些群体的安全不值得被认真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