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济南柏某才灭门案(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案要案详情录》最新章节。
4.1 警方通报
2019年1月20日下午,济南市公安局天桥区分局发布最新案情通报称,经过现场勘查、走访调查及尸检,查明:"1.18"案系柏某才(35岁)所为,其在六楼家中将父母、妻子及两个儿子杀害并放火焚烧案发现场后,跳楼自杀。
警方调查发现,柏某才生前曾频繁浏览治疗抑郁症的网页,同时在其单位办公桌内发现多种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以及其记录强烈悲观厌世情绪和对家人未来生活担忧的文字。
4.2 不为人知的抑郁症
柏某才的叔叔告诉记者,关于柏某才可能患抑郁症一事,家人并不知情。事发后,家里人才从警方那里了解到,柏某才从网上买了5盒治疗抑郁症的药物。
在邻居和同学看来,最终悲剧的爆发一定存在着某种导火索,而这个秘密目前已经无人能够得知。很多人推测,"他觉得自己活着很痛苦,自己如果死了家人也痛苦,孩子以后也不好过,索性一起带走。"
4.3 心理学家的分析
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顾问康成俊分析,抑郁症患者杀人并不少见,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易激惹的患者出于愤怒的情绪将对方杀死;另一种情况是"慈悲性杀人",出于一种"怜悯"的心态,例如患有产后抑郁症的产妇在自杀前会担心孩子以后遭罪,常常先杀死孩子再自杀。
"就这起案件来说,很难定性为哪一种。我们不知道是否是家庭矛盾引起的抑郁症,如果起因是家庭不和,很可能是愤怒性杀人,如果是'慈悲性杀人',很少会连父母、妻子、孩子一起杀死。如果不做调查研究,不能妄下定论。"康成俊说。
4.4 周围人的评价
在培训机构负责人王莉的观察中,柏某才对孩子很好,照顾得很细心。"他看到(大儿子)没戴小围脖,就会嘱咐让他赶紧戴上。"
柏某才的父亲为人和善、乐于助人,一家人平时关系和睦。邻居陈先生说,柏先生一家人平时关系和睦,从没听说过儿子儿媳之间或者老人和小孩之间有矛盾。他最近一次见柏先生还是在事发前一天,当时对方还微笑着和自己打招呼,并没有见任何异常。
五、家庭关系:表象与真相
5.1 和睦的表象
在邻居们看来,柏某才一家和和美美、关系融洽,很难想象会上演这样的悲剧。
柏家所居住的,是工商银行济南天桥支行的职工宿舍,这所房子归柏某才的父亲所有。柏父退休前是银行信贷科的干部,业务能力强,脾气好,没和谁红过脸,是小区里同事、朋友们对他的评价。
柏某才的母亲和妻子李然的关系也很好。李然所在培训机构的负责人王莉说,在培训机构举办的户外踏青、郊游活动中,李然还会带着婆婆去,"她没说过婆婆一个不字,婆婆也从来没说过儿媳妇一个不字。"
关于李然和丈夫的关系,王莉印象里,两人也没有什么矛盾,"她很少提家里的事,是很阳光、正能量的一个人"。
5.2 无人知晓的矛盾
然而,表面的和睦并不能掩盖可能存在的深层矛盾。柏某才的父亲在案发当天中午表现出的反常情绪,可能暗示着家庭内部存在某种问题。
心理学家康成俊指出,如果起因是家庭不和,很可能是愤怒性杀人。但周围没有人提到过柏家有什么明显的"家庭矛盾"。
这起案件中,柏某才不仅杀害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还杀害了自己的父母,这在"慈悲性杀人"中是比较罕见的。通常情况下,"慈悲性杀人"的对象多为自己的子女,而不是包括父母在内的全家。
5.3 孩子的最后一幅画
在培训机构还留着柏家大儿子轩轩尚未完成的一幅画,画的是一间屋子,有床、有桌子、有窗户。
那天,本该是轩轩来上寒假美术班的第二天,然而,他想通过画来表现的平常的生活,突然间完全毁灭了,连同这个7岁的男孩自己。
没有人能够说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连轩轩自己可能也不清楚怎么突然之间就离开了这样一个精彩的世界。
六、抑郁症:被忽视的公共健康问题
6.1 抑郁症的普遍性
据报道,职业人群逐步成为抑郁症发病的重灾区。湖南省脑科医院精神科大科主任、酒瘾网瘾科主任周旭辉表示,不少职场人员为赶进度、完成指标而加班加点,身体和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久而久之,容易出现精神压抑和情绪抑郁的情况。
柏某才的案例并非个例。据潇湘晨报记者梳理近年来相关审判案例发现,抑郁症如不能及时发现和治疗,造成的危害是可怕的。
6.2 对抑郁症的误解
湖南省脑科医院资深心理专家蔡溢主任表示,抑郁症对患者及其家属造成的痛苦,对社会造成的损失是其他疾病所无法比拟的。但大众对抑郁症缺乏正确的认识,因为偏见使得患者不愿到医院就诊。
另一方面,身边的人误以为抑郁症是闹情绪、矫情,不能给予应有的理解和情感支持,对患者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易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
柏某才的叔叔说,家里人都不知道柏某才可能患抑郁症,直到事发后才从警方那里了解到这一情况。这反映出我们的社会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和关注仍然不足。
6.3 抑郁症的治疗现状
湖南省脑科医院副院长刘学军表示,抑郁症与精神分裂之类的精神疾病是不一样的,它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绝大多数患者都是轻度到中度,药物、运动、心理治疗三管齐下,2周疾病往往有起色,6~8周就能达到不错的效果。
遗憾的是,由于患者的不重视或者存在"病耻感",在抑郁症患者中,仅有20%的患者接受了治疗。
目前,抑郁症的发病趋势呈现出年轻化、老龄化、全覆盖的特征。大多数独生子女的家长对孩子过分保护,喜欢包办代替,剥夺了孩子心理发育机会,容易导致孩子心理发育有缺陷,抗挫折能力差,社会适应能力也差。一旦当孩子面对挫折时,他们就会显得手足无措,容易引发抑郁症等症状。
与此同时,空巢老人也成为抑郁症的高发人群。蔡溢主任表示,约90%以上的抑郁症老人称"子女不在身边"。老伴去世是这些老人患病的第一诱因。其次是退休,很多老人退休后因为生活失去目标,出现心理问题。另外,疾病缠身的老人长期遭受躯体疾病疼痛的磨难,会出现情绪低落、失眠、消极厌世,进而诱发或加重抑郁症。
6.4 抑郁症与法律责任
湖南睿邦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刘明介绍,我国《刑法》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其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关于抑郁症,一般情况下鉴定机构可对抑郁症患者的刑事责任能力进行判断,出具相关人员是否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并可作为量刑的依据。一般情况下,抑郁症患者没有丧失认知能力、责任能力,理论上来说抑郁症一般不影响对其故意杀人的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