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甘肃甘谷县"4·04"情杀案(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案要案详情录》最新章节。
专案组分析,吕某可能已经逃离了甘谷县,前往外地躲藏。然而,根据吕某的背景调查,他性格内向,生活懒散,没有一技之长,长期在外谋生的可能性不大。因此,警方推测吕某很可能还在甘谷县境内,躲藏在某个隐蔽的地方。
为了扩大搜索范围,警方开始对周边地区进行排查。同时,他们还对吕某的所有社会关系进行了深入调查,希望能找到一些有用的线索。然而,这些努力似乎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案件侦破工作陷入了困境。
4.2 案情分析:情感纠葛引发的杀机
面对搜捕工作的停滞不前,专案组开始重新审视案情,试图从犯罪动机的角度寻找突破口。警方怀疑,死者陈某与吕某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特殊的关系,这种关系的破裂可能成为了吕某杀人的动机。
调查吕某社会关系的民警了解到,吕某性格中有着非常暴躁、偏执的一面,曾因为一点小事直接将邻居的牛给打死了。这种性格特点使得警方更加确信,吕某可能因为情感上的挫折而走上了杀人的道路。
警方推测,可能死者陈某与吕某彼此间有过结婚的约定,但是陈某突然反悔才导致吕某因爱生恨。吕某性格里面有暴躁易怒的特征,而外围的刺激行为有可能引起他杀人这样的动机。
然而,对于警方的这些猜测,只能找到吕某才能还原事情的真相。但是案发已经过去一周时间,搜索仍然一无所获,警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4.3 转机出现:神秘女子的举报
就在警方一筹莫展之际,一位中年妇女找到了警方,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使案件有了转机。来人自称是嫌疑人吕某的远房表嫂胡某,她家距离吕某家不远,在前期摸排中警方没有掌握到这层关系。
据胡某所说,吕某曾在4月5日和4月12日两次到她家来过,说自己实在太饿,讨要些食物填饱肚子。在4月5日下午,吕某第一次来只是要一些吃的,当时吕某的三叔恰巧也在胡某家,三叔问吕某是不是杀了人,吕某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向三叔要了一百元钱,拿了东西后就跑了。
由于害怕的原因,胡某当时没有报警。可不曾想在4月12日,吕某再次前来索要食物,这次胡某没敢开门,并对吕某说要报警了,吕某才离开。因为害怕吕某还会再来骚扰,胡某最终选择了报警。
胡某提供的线索让警方确信,吕某还在附近,并且还会再找机会向亲友寻求帮助。根据这一线索,警方推测,由于吕某从小在甘谷县长大,对这里的地形情况十分熟悉,极有可能已经潜逃到距离马家村不远的南山片区。这里有成片的密林和无人看管的庙宇,很可能成为吕某的藏身之地。
五、深山追捕:17天的生死追踪
5.1 搜山行动:全面围剿南山片区
根据胡某提供的线索,专案组决定调整搜捕策略,将重点转向南山片区。警方划定了嫌疑人可能藏匿的区域后,决定加派更多人手,出动警犬和无人机开展搜山行动。
4月13日,大规模的搜山行动正式开始。警犬将搜索队员们带到了半山腰的一处窑洞旁,民警发现窑洞里明显有人停留过的痕迹:门帘被撕下铺在地上,还有一些食物残渣。这一发现让民警们看到了希望,说明吕某确实藏在南山片区。
然而,接下来的搜索却再次陷入了困境。南山片区地形复杂,山高林密,给搜捕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民警们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前行,70度的陡坡、随时可能滑落的悬崖都无法阻挡他们追寻真相的脚步。
尽管条件艰苦,警方还是坚持进行地毯式搜索。他们分成多个小组,对每一个可能的藏身之处都进行了仔细检查。然而,几天过去了,仍然没有发现吕某的踪迹。
5.2 蹲守待机:等待吕某现身
就在搜山行动进行的同时,警方并没有放弃对吕某亲属的监控。他们坚信,吕某最终会联系家人,寻求帮助。因此,警方在吕某父母家附近安排了专门的蹲守人员,密切关注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4月20日晚上23点,蹲守人员的等待终于有了回报。吕某父母的手机响了,打电话来的正是他们的儿子吕某。吕某让家里人带些钱和食物,拿上他以前用过的一盏带蓝光的手电筒,到蒋家湾的山梁上与他碰面,就以手电筒的蓝光为暗号。
这一重要线索让专案组兴奋不已,他们迅速制定了周密的抓捕计划。三组民警各就各位:一组在约定地点外围埋伏,二组由一名民警假扮成吕某的弟弟,与吕某父亲一起带着东西上山,尝试用亲情感化引导吕某投案自首,三组民警带警犬埋伏在山梁通往古坡林场的方向,防止吕某再次逃跑。
5.3 深夜抓捕:吕某落网
一切准备就绪后,抓捕行动正式开始。扮成吕某弟弟的民警与吕某父亲一起摸黑上山,到了吕某所说的山梁上的一条山路边,民警打开蓝光手电进行晃动。不一会儿,暗处传来一声口哨,表明吕某已经看到了信号。
然而,吕某十分狡猾,他选择的地点三面都是悬崖,民警难以靠近。当吕某要求弟弟说话时,假扮的民警无法应答,吕某顿时起了疑心,不再应声。
关键时刻,吕某的父亲开始苦口婆心地劝说儿子投案自首,为民警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就在吕某犹豫不决的时候,真正的弟弟被民警带到了山上。当弟弟喊出那一声熟悉的呼唤时,吕某终于放松了警惕,从山崖上跳了下来。
早已埋伏好的民警如猛虎下山,将吕某一举擒获,并在他身上找到了作案的匕首。此时,距离案发已经过去了17个日夜,这场艰苦卓绝的追捕行动终于画上了句号。
六、真相大白:情感纠葛引发的血案
6.1 犯罪动机:由爱生恨的悲剧
吕某被抓获后,警方连夜对他进行了审讯。在审讯室里,吕某如实交代了犯罪经过。原来,他与陈某因接送孩子相识,一来二去,两人发展成了情人关系。
交往期间,吕某将自己打零工挣的钱都交给了陈某,两人还约定等到时机成熟时,陈某与丈夫离婚,他们一起外出打工,开始新的生活。然而,就在案发前,陈某突然向吕某提出分手,打电话不接,发信息不回,对他避而不见。
被感情折磨得处于崩溃边缘的吕某想外出打工,淡忘这段感情,但他没有路费,便开口向陈某借钱,换来的却是冷漠的拒绝和辱骂。4月4日案发当天,酒后去接孩子的吕某在学校门口碰到陈某,再次凑上去寻求复合。
当走到排洪渠附近时,两人因言语不合发生了争执。在推搡拉扯之间,两人一起掉进了排洪渠。在水渠里,情绪失控的吕某掏出随身携带的匕首,向陈某的颈部疯狂刺去,直到陈某不再挣扎。
案发后,由于内心恐慌,吕某便往排洪渠的地下通道深处跑去,等天黑后才从排水沟上没盖水泥板的地方逃了出来,先躲藏在城中村废弃的院子里,后又逃上了山,直至被警方抓获。
6.2 案件背后:一个关于背叛与复仇的故事
随着吕某的供述,案件的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这起血案的背后,是一个关于背叛与复仇的故事。
吕某与陈某都是为了孩子上学而来到马家村的陪读家长。他们在接送孩子的过程中相识,逐渐发展成了情人关系。吕某对陈某付出了真心,甚至将自己的全部积蓄都交给了她。然而,陈某却在感情上对他有所保留,最终选择了分手。
对于吕某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感情的破裂,更是一种深深的背叛。他无法接受自己全心全意付出的感情就这样结束,更无法忍受陈某的冷漠和拒绝。在酒精的刺激下,他的情绪彻底失控,最终做出了无法挽回的事情。
这起案件也反映了一些社会问题。在当今社会,婚外情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它不仅破坏了家庭的和谐,还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正如这起案件所展示的,一时的情感冲动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悲剧。
七、法律制裁:正义的审判
7.1 案件审理:法律的公正裁决
吕某被缉拿归案后,甘谷县人民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对其提起公诉。在法庭上,吕某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他表示,自己对陈某的死感到非常后悔,但事已至此,他愿意接受法律的制裁。
法院审理认为,吕某的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他因感情纠葛而采取极端手段剥夺他人生命,犯罪情节恶劣,后果严重,应当依法严惩。
7.2 判决结果:正义的最终裁决
经过审理,甘谷县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被告人吕某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吕某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经过审理,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最终,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了对吕某的死刑判决。2019年,吕某被依法执行死刑,这起震惊甘谷县的"4·04"情杀案终于画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