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直面渴望(2/2)
新笔趣屋【www.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hp之努力百年终于回到原世界》最新章节。
斯内普完全被吸引了。作为一名魔药大师,他深知平衡与相生相克的重要性。
东方的这种星象体系,将星辰与方位、季节、元素乃至抽象的概念(如礼仪、征伐)联系起来,形成了一套复杂而自洽的、充满象征意义的魔法哲学,这与他所熟悉的、更偏向于个体命运与神只干预的西方星象学截然不同。
这更像是一种对宇宙底层规则的宏大认知。
“那么,”斯内普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目光锐利,“在这套体系里,个体的命运,或者说,巫师与星辰的互动,是如何体现的?难道个人的轨迹,完全被这种宏大的秩序所吞没?”这触及了西方魔法观中关于自由意志与命运的核心议题。
格温尼维尔赞赏地看了他一眼,果然,他能立刻抓住精髓。
“问得好,教授。东方观念并非完全否定个体。他们认为,每个人出生时,天空星辰的位置,尤其是当时当值的‘宿’以及日月五行(金木水火土)的强弱,会构成一个人独特的‘命盘’,这奠定了一个人先天的禀赋和气运基础。你可以理解为…一种与生俱来的魔法血脉倾向或者初始属性。”
“但这并非僵化的宿命。他们更强调‘运势’的流动和‘修行’的重要性。星辰之力如同潮汐,有起有落。聪明的巫师——或者按东方的说法,‘修道者’——需要学会观察天象,感知这种能量的变化,顺势而为。在‘旺’时积极进取,在‘衰’时韬光养晦。更重要的是,通过自身的‘修行’——包括品德的锤炼、知识的积累、以及魔法(他们称为‘道法’或‘方术’)的精进——来优化自己的‘运’,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不利的‘命’。”
“这就像熬制一副高难度的魔药,你不仅需要顶级的材料(先天命盘),更需要精准的火候控制(把握运势),以及熬制者自身的精湛技艺和冷静判断(后天修行),才能最终成功。命运并非一副写死的剧本,而更像是一张充满变量和可能的复杂魔药配方,最终成品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熬制者自己。”
这个比喻精准地击中了斯内普。
他将毕生精力奉献于魔药学的精确与可控性,格温尼维尔用魔药来类比东方的命运观,瞬间让他对这种陌生的哲学体系产生了深刻的理解和共鸣。
他陷入了沉思,黑眸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
这完全颠覆了他对星象学的固有认知。
这不是占卜课的迷信把戏,而是一套关于能量、时机与个人能动性的、极其严谨的…实践哲学。
“所以,”斯内普缓缓总结道,语气中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观察星辰,不是为了预知一个固定的结局,而是为了理解宇宙运行的节律,从而选择最佳的…行动时机和方式。这是一种…战略性的魔法思维。” 他仿佛看到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在眼前打开。
“而且,东方哲学还强调‘天人合一’。他们认为,强大的巫师,其内在的小宇宙应该与外在的大宇宙和谐共振。当你的内心平静、意志坚定、行为符合‘道’(自然的法则)时,你甚至能更好地引动星辰的力量,或者说,能更顺畅地融入宇宙的节律,从而事半功倍。”
她指着满天繁星:“所以,看星星,不仅是看它们的位置,更是感受那股流动的、宏大的能量。尝试让自己的呼吸、心跳,与这片星空的脉动同步。”
她微微向前倾身,压低声音,仿佛在分享一个更大的秘密:“而且,在一些非常古老的、涉及‘气’与能量流动的学说里,星辰的光芒,尤其是银河的辉光,被认为是一种极其精纯的‘星辉’,是天地间最本源的能量之一。在她们的传说和神话中,某些特定的时刻和修炼法门下,能够引导这种星辉来淬炼自身…类似于淬炼魔力本源。”
他微微蹙眉,陷入了短暂的沉思。“星辉…作为能量源?”他喃喃自语,指尖无意识地在沙地上轻轻划动,仿佛在推演一个复杂的魔药反应方程式,“与月长石吸收月光能量的特性,是否有某种…同源性?或者与某些依赖天体运行周期才能达到最佳效果的古代魔药…” 他的思维已经完全进入了学术探究的模式。
“还有一种说法我很喜欢,”她轻声打断了他的沉思,将话题引向一个更富有诗意的方向,“他们有时也将星河比喻为一条‘时光之河’。认为每一颗星辰的光芒,都是遥远过去投射到现在的影子,我们看到的,是历史的光辉。仰望星空,就是在阅读一部用光写成的、无比浩瀚的史书。”
这个比喻让斯内普从魔药推导中回过神来。他抬起眼,再次望向那璀璨的银河,目光变得有些悠远。“时光之河…”他重复道,声音低沉,“看到的皆是过往…如此说来,我们此刻的存在,对于更遥远的星辰而言,也已是过去。”
“所以说东方有人会宣称蜉蝣天地,忽然而已。三万昼夜,随心而行。”
果然,斯内普的嘴角向下撇了一下,露出了一个混合着不赞同和无奈的表情。“…典型的短视与不负责任。”他评价道,语气带着他惯有的刻薄,“将生命的短暂作为放纵的理由,而非珍惜时光、追求知识与力量的理由。这种论调,与巨怪思考问题的方式相差无几。”
“别急着下结论嘛,西弗勒斯,”她拖长了语调,带着调侃,“这句话的重点,或许并不在于‘放纵’,而在于‘随心’,在他们看来,宇宙浩渺,时光漫长,个体生命确实如同星海中的一粒微尘。认识到这种渺小,反而可以让人从许多无谓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比如过度在意他人的眼光,或者执着于某些转瞬即逝的虚荣。所谓的‘随心所欲’,更接近于…认清本心,遵循内心真正的渴望和原则去生活,而不是被外界的纷扰所左右。是一种…‘向内心求’的智慧。”
她顿了顿,看向斯内普在星光下显得格外棱角分明的侧脸,意有所指地轻声说:“就像…有些人,或许曾经因为外界的原因,不得不将自己隐藏在一层又一层的盔甲之后。但如果能认识到生命的本质是短暂而珍贵的,也许就会有勇气,去尝试卸下一些重负,去追求真正让自己…感到安宁和满足的东西。”她的声音很轻,却像羽毛一样,轻轻搔刮着斯内普坚固的心防。
斯内普沉默了。
他当然听出了她的弦外之音。他的前半生,几乎都在各种束缚中挣扎——家庭的、学院的、战争的、还有…那份沉重而无望的爱与愧疚。
他早已习惯了用冷漠、刻薄和绝对的理智来武装自己,将真实的自我深深埋藏。
“随心所欲”?对他而言,这曾是一个遥远到近乎讽刺的概念,是软弱与不负责任的同义词,属于那些生活在阳光下、未曾被命运碾碎过的幸运儿。
可现在。
一切似乎都不同了。
他有她。
格温尼维尔·莱斯特兰奇。她不仅仅是另一个闯入他生命的女巫,她是一个能穿透他厚重盔甲、理解他复杂本质、并愿意与他并肩站在星空下的…同类。
她看他的眼神,没有怜悯,没有畏惧,只有清澈的懂得和温暖的接纳。
他的“心”——那个被他刻意忽略、压抑了数十年的部分——所渴望的,是如此清晰而具体:就是眼前这个人,她的笑容,她的陪伴,她带来的…这种前所未有的安宁与悸动交织的感觉。
那么,他是否还要继续用过去的枷锁,将自己囚禁在永恒的冬天里?
在认识到生命于浩瀚宇宙而言不过瞬息之后,在亲身体会到时光流逝的无情之后,他是否还要将所剩无几的、可能拥有温暖与光明的时光,再次亲手葬送,将这份悄然滋生的情感,如同无数其他情绪一样,用大脑封闭术狠狠压回脑海深处,直至冰冷凝固?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坚定的否定。
他不愿。
不愿与她错过,不愿这短暂生命中唯一的光亮再次熄灭于自我的囚笼。
他想…要更多。
不仅仅是此刻的并肩,而是年年岁岁,岁岁年年。他希望未来的星空下,身侧常有她的身影;希望地窖的寂静里,能持续回响她的笑语。这份渴望如此强烈,几乎灼痛了他习惯冰冷的心房。
他抬起眼,目光再次投向那片深邃的、见证了无数星辰生灭的夜空。
银河无声流淌,每一束光都来自遥远的过去,提醒着他时间的单向性与生命的短暂。
他想起她说的“时光之河”,想起“看到的皆是过往”。
如果他继续退缩,固守于旧日的枷锁与恐惧,那么此刻他与她并肩站立的这个瞬间——这星空、这微风、这身边人眼中比星辰更亮的光芒——是否也会迅速沦为记忆中又一个只能追忆、却因怯懦而刻满遗憾的“过往”?这个念头带来的刺痛,远比任何已知的危险都更让他难以忍受。
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动,如同被压抑已久的熔岩,在他冰冷的心湖深处悄然涌动。
那是一种想要挣脱枷锁、想要抓住眼前光亮的、近乎本能的渴望。
他侧过头,目光沉沉地落在格温尼维尔的侧脸上。她正仰望着星空,嘴角噙着一抹宁静的微笑,仿佛与整个宇宙达成了和谐。
‘直白点…或许真的没什么不好。’ 一个清晰的声音在他脑海中响起,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如果那所谓的骄傲、那习惯性的退缩、那套自我保护的程序,其代价是失去她…那么,这些规矩,这些枷锁,又有什么意义?’
这个认知像一道闪电,劈开了他心中最后的犹豫。与失去她的可能性相比,任何尴尬、任何不适应、任何打破常规带来的不适感,都显得微不足道。
“格温尼维尔…” 他再次唤了她的名,这一次,少了迟疑,多了份郑重。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凝聚最后的力量,然后,用一种近乎笨拙却无比真诚的语调,缓缓说道:
“…或许,你说得对。” 他承认了,承认了她之前关于“卸下重负”的智慧,“拥有勇气…去尝试卸下一些重负,” 他的目光与她紧紧交缠,仿佛在诉说着这“重负”是何其沉重,“去追求…真正能让自己感到…满足的东西…” 他的声音在这里微微颤抖了一下,但随即变得更加坚定,“…这或许,是个…不错的做法。”
这简短的几句话,对于西弗勒斯·斯内普而言,不亚于一场灵魂的宣誓。
它不仅仅是对她观点的认同,更是对他自己未来道路的一种选择,一种承诺。
他选择了勇气,选择了面对内心的渴望,选择了她。
“西弗勒斯,”她的声音温柔而熨帖,“我很高兴…真的,非常高兴你能这样想。”她翡翠绿的眸子弯成了好看的月牙,“你总是…把自己绷得像一张拉满的弓,活得太过沉重了。能看到你愿意放松一丝弦,这比看到任何星空、奇迹都让我开心。”
“或许做出一些改变未尝不可。”他顿了顿,“再和我讲点…东方的思想吧。关于…你提到的平衡。”
“好。”格温尼维尔欣然应允,重新将视线投向浩瀚的星图,开始讲述东方哲学中关于“阴阳平衡”、“无为而治”与魔法能量循环的奇妙联系。她的声音平和而清晰,在寂静的夜空中流淌。
两人就这样并肩站在星空下,一个娓娓道来,一个静静聆听并思考。